外卖订餐平台饿了么今天上午宣布完成 F 轮融资 6.3 亿美元,本轮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华联股份领投,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歌斐资产等新投资方及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原投资方跟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融资之后,饿了么估值超过 30 亿美元。而在今年年初,它的估值还在 15 亿到 18 亿之间。
这一公告遭到了业内的集体质疑。同日上午,腾讯新闻在 《饿了么融资数亿美元背后:O2O 烧钱模式难持续》 一文中提到,“饿了么若当时无法完成大笔融资,可能会面临资金链断裂”。投行人士认为此次融资股份稀释很大,按照报道来推算,饿了么实际的融资金额约为 4 亿美元左右。
与此同时,又有一位投行内部人士透露消息:饿了么此次融资额在 4 亿美元左右,估值 10 余亿美元。此轮融资实为救急,因为饿了么此前早就陷入资金紧张困境,被迫稀释掉大量股份。
相比较以上信息,独家财务顾问华兴资本的行为可能是这一观点更好的佐证:今天下午,它突然发送邮件到多家媒体,要求撤回关于饿了么融资 6.3 亿的新闻稿件。
外卖是一个非常烧钱的生意,百度早期分拆外卖业务,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对于这一点,饿了么曾表示,会在未来调整战略方向,以物流和配送作为重点,争取从一家外卖公司转变为到家网络提供商。
创始人张旭豪在 2015 年 7 月接受《财经》采访的时候就设想过这样的场景:饿了么未来会像淘宝一样为 O2O 提供水电煤等基础设施——流量需求方要付流量的费用,物流需求方要付物流的费用。
现在,饿了么被传出公告做假,真实情况尚未可知。如果那些融资数字都属实,对于饿了么的转型来说,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如果最后被证明系伪造,那饿了么面临的可能就不止是资金危机这么简单了。
题图来自:《十二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