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曾经的 Windows 用户,当初投奔“敌营”Mac OS,我最大的期许是能有一个好一点的屏幕,为此果断拒绝了 1440*900 分辨率的 13 英寸 MacBook Air,“叛逃”的时间也因此延后了数月时间,所以用上了现在这台 12 英寸 MacBook。
不过,我至今还处在“痛并快乐着”的水深火热之中,痛处在于屏幕小、马力有限,好处则是轻薄和优秀的屏幕显示。即便如此,我却并没有停止对“故国”的怀念,尤其是现在的 Windows PC 在屏幕上隐隐有赶超 Mac 的趋势,一些笔记本用上了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优秀的屏幕,再加上 Windows 10 的诸多新特性,心里早已经长满了草。
高分屏和 Windows 10 的召唤
所以,我盯上了华硕 VivoBook 4000 笔记本,15.6 英寸屏幕,4K 屏幕。话说这个名字真的有点长,名字中出现的 4000 的字眼应该指的就是这块 3840*2160 分辨率的屏幕。
首先是这款笔记本的硬件配置,处理器为英特尔 Broadwell i7-5500U,主频 2.4GHz,可睿频至 3.0GHz。这是一款低电压处理器,是第五代 Broadwell 架构处理器先发阵容中的一员,14nm 制程工艺,TDP 15W,核显为 HD 5500,最高支持 3840*2160 分辨率。此外,还配备了英伟达 GeForce 940M 独显,2GB 显存。
(上图为 Lightroom 批量导出照片时的 CPU 负载)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一款显卡性能更彪悍的笔记本,原因很简单,我对于游戏没有需求,简单的影音办公来说,低电压处理器配上基本款显卡足够了,还能在偶尔的外出时获得更长的续航。正因为如此,我对 WinBoy 购买 ROG 小型主机 的动机存疑,但不得不说机器真的很帅气。现在手头的 MacBook 足以胜任文字工作者的绝大多数要求,而我对笔记本的需求也相对来说简单很多,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来存放照片和视频,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我首先尽可能会选择更好的屏幕。当然,它的三维也要尽可能匀称一些。
下面是华硕 VivoBook 4000 的一些基本参数:
处理器:英特尔 i7-5500U
显卡:英伟达 GeForce 940M
内存:8GB DDR3L
硬盘:1TB 机械硬盘
屏幕:15.6 英寸 3840*2160
尺寸:38.2 x 25.6 x 2.58 cm
电池:37 Whrs
一台干净的笔记本
在讲到屏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外观。
外观一如图片所示,设计上并不张扬,更多的是低调内敛。顶壳,也就是常说的 A 面,是深蓝色涂装的铝合金材质,上面印着比较细腻的拉丝纹路,上端有一长条分割线,内部安放着射频天线。正中的位置印着华硕的 ASUS 亮银色 logo。
C 面是一整块铝合金,除了六列的巧克力键盘,以及宽大的触控板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和线条。电源键位于键盘左上角,右上角则是华硕标志性的“SonicMaster”音效标志。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键盘区域的边缘,C 面并不是平整的,而是朝向键盘的方向有一定的倾斜角。但是在掌托的位置又恢复了成了一个平面。触控板的面积也足够大,高度稍稍低于掌托,两者衔接处倒角抛光处理。
从侧边看,整机呈三明治结构,第一层是蓝色的顶壳,第二层是银色的铝合金结构,第三层,也就是机身背面则是黑色的工程塑料制底壳。机身背面有一个可供拆卸的小窗,用以更换内存条。手头这款机型为 8GB 内存款,其中板载 4GB,另外一个插槽安置了一根 4GB 内存条,可以手动更换为单条 8GB 内存,而这也是华硕 VivoBook 4000 所支持的最大内存了,应付一般的影音娱乐也足够用的了。
电池为不可拆卸的锂聚合物电池,与过往笔记本上常见的 18650 电池芯的重要区别是它的重量更小,在电池形态上更容易控制,利于把机身做薄。现在很多超薄款笔记本也大都采用了这样的设计方案。
整体来看,华硕 VivoBook 4000 的外观干净简单,没有多余的装饰,没有多余的线条,不过为后续升级留出了空间,这也符合 Windows PC 一贯的风格。
4K 屏幕怎么能不看片
华硕 Vivo Book 4000 的最大特色可能就数它配备的4K 分辨率的显示屏了。根据官方的数据,这台笔记本的 PPI 为 282,也正是如此,从高分屏的 MacBook 上(226ppi)切换过来,至少在视觉效果上不会出现断层。另外,和 MacBook 不同的是,华硕这款 4K 本的使用的是雾面屏,对反光的处理比较好。
4K 视频的播放测试,我选取了三个视频片段,《迪拜焰火》、《碟中谍 5》预告、《世界遗产》,帧率分别为 23、50 和 60,对应的码率则是 17212Kbps、45432Kbps、12860Kbps。
使用 PotPlayer 播放,前两者都可以流畅地播放,而最后这一个则有严重的掉帧现象。毕竟性能在这儿摆着呢。而且在播放《世界遗产》这样的高帧率 4K 视频时,内存的占用可以直接飙到 80% 以上,这个时候机器也出现了严重的卡顿,隐藏于转轴处的散热孔处也会发布明显的声响。但对于多数不是如此变态的视频来说,播放时内存占用在 40% 左右,相对来说还是要节制很多,平时工作之余看个 4K 视频娱乐一下还是可以承受的。
除了看 4K 视频之外,更大的显示面积,和高分屏幕的优势是,在图片导入、预览和修改时能够更清晰地展现细节。
如果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屏幕的优势肯定要事先进行较色,我使用的工具是 Spyder 5 Elite 和配套软件。强烈建议有条件的对正在使用屏幕校准一下,说不定你会看到数字世界的另一番模样,包括色温、色准上都会有所改变。
色域方面,华硕官方给出的数据是 72% NTSC,100% sRGB,我们测试结果显示 VivoBook 4000 的色域为 71% NTSC,96% sRGB,数据和官方的差异基本可解释为误差。这块屏幕的观感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让我满意的,3840*2160 的分辨率,282ppi 有着足够的显示精度,看视频、修剪照片也都有很不错的体验。
(左侧为普通显示屏笔记本,右侧为华硕 VivoBook 4000)
当然也会有不适配的情况出现,比如下面这张图片,最右下角的 Google 拼音输入法。但更多的时候,靠着 Chrome 浏览器走天下,不适配的场景并不多,只是对于一些图片质量比较低的网页,自带打码技能。
(看右下角的 Google 拼音输入法)
终于不用忍受一个接口的尴尬了
对于一个 MacBook 用户来讲,如果说有什么捉急的地方,有且仅有一个的 USB Type-C 算一个。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需要拍摄大量的产品照片,处理照片的时候,接上转接头,还需要再连接读卡器,就像是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着实让人头疼。这对于传统型的笔记本来讲并不存在困扰。
华硕这款 VivoBook 4000 共有三个 USB 接口,其中左侧两个为 USB 3.0,右侧一个 USB 2.0。另外还有 VGA、HDMI、RJ 45 网线接口各一个。而就我个人而言,比较贴心的则是机身右侧靠近前端的这一个读卡器。
同样是在右侧,还有一个是光驱。虽然现在用到它的情况已经不是很多了,不过也算是有备无患。
最后,关于 Windows 10 系统部分。作为一位互联网、科技行业的文字工作者,持续关注和了解不同的系统平台还是很有必要的。抛开这一方面不说,Windows 10 的多任务、跨终端特性都足以让敌对阵营的人动摇,更何况我这种半路出家的。
而且很多人担心的高分屏不适配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非常少见,新系统对于高分辨率屏幕已经越来越友好,至少 Windows 10 的 UI 和内置应用并不会出现不适配,UI 过小,或者是文字严重模糊的情况出现。
另外对 Mac 用户来说比较友好的一点是,Windows 10 触控板也开始支持更多的手势,比如三指向下滑动显示桌面,三指上滑显示所有打开的窗口,三指左右滑动在全屏应用之间切换。而且这些手势操作和 Mac OS 有共通之处,降低了切换的成本。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MacBook 仍将是我写作的工具,而这台华硕 VivoBook 4000 将会承担我的大部分数字娱乐,比如观看 4K 视频,当然也可以胜任现在 MacBook 上的工作任务,缺点可能就是 15.6 英寸的屏幕决定了它的体积并不会有太多压缩的空间,机械硬盘如果是换做 SSD 就更加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