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停业 勾起那些关于中关村的记忆
原标题:海龙停业 勾起那些关于中关村的记忆
7月7日,有17年经营历史的中关村海龙电子城正式停止对外营业。海龙几个大门外都张贴着一则《通知》:为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加快中关村西区电子卖场转型升级,打造海龙大厦“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海龙电子市场1层至5层自7月7日停止对外营业,将进行升级改造。
海龙
站在海龙的门口,再也难见曾经日客流量超5万人次的熙熙攘攘;只有墙上略显斑驳的商品海报还能依稀让人回忆起当年这里揽客的吆喝、讨价还价的人声鼎沸、商人忙不停地卸货装货的繁盛市相。
海龙不是中关村第一个关闭的电子市场,2011年太平洋数码大厦关闭,2015年中关村e世界关停,这些建筑都是承载着北京人记忆的“数码圣地”。
今天的海龙不过是目前中关村传统商业市场的一个缩影。过去的30余年时间里,中关村曾被称为“中国硅谷”,它汇知识与资本的光环于一身,将市场辐射全国。时光流转,所有来过此地的人们依然会记起当年自己在这里找配件、攒电脑、买光盘的情形。那不只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更是中国科技与商业碰撞的发展变迁。
海龙
如今,普通人有了更为便捷的选购电子产品的方式,当旧有的经营、盈利模式已远远被甩在了时代脚步之后,“再出发”成为中关村必须经历的阵痛。
30年前它就是“创业天堂”
30年前,“中关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个陌生的名词,即便北京人,也只把它当作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那时的它,真的不过是个“村”。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北京中关村地区一大批科技人员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陆续走出大院、大所、大学,“下海”创办科技企业。
1980年10月23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工程师纪世瀛、崔文栋等7名科技人员在中关村创办中国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其目标是探索在中国的条件下发展类似美国硅谷和128号公路的“技术扩散” 模式,建立中国的科技特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关村陆续出现了以“两通”、“两海”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群,逐渐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84年,柳传志也在这里租下一间小平房里,带着13个人,用20万创立了联想公司。如今联想早已跻身世界500强。
中关村孕育了包括联想、华为这样的企业,惠普等世界知名科技类品牌相继进驻,是中关村黄金岁月的见证。从段永基、柳传志到杨元庆、俞敏洪;从王志东、张朝阳到李彦宏、雷军……改革开放30年,中关村见证着中国商业史和社会史的一段传奇。
老照片
千禧之交,酝酿了12年的海龙大厦开业,地址就在中关村大街1号。同期开业的,还有硅谷电脑城、太平洋电脑城。2000年,北京四环路的正式通车,更是为中关村的膨胀式发展再助一臂之力。
建设中的海龙大厦
数码小白在这里炼成火眼金睛
在那个没有淘宝、没有京东、更没有品牌网上商城的年代,去中关村,成了大多数北京人购置数码产品不多的重要选择之一。
组装台式电脑在中关村电子市场内部行话被称为“攒机”,早期攒机产业的火爆带动了中关村电子市场的繁荣。20世纪90年代,动辄一两万元一台的笔记本,让普通家庭难望项背。而价格低廉的组装电脑,成为很多个人消费者尤其是学生的首选。
2000至2005年,百家硬件品牌扎堆中关村,奔腾、速龙、毒龙平台“争宠”。那个年代硬盘还停留在40G,256M内存已经足以炫耀一番。攒机送电脑桌、打印机是最火爆的促销手段。
中关村
如果你在北京生活的时间超过10年,那除了攒机,多半还会在中关村买鼠标、移动硬盘、U盘、路由器、手机、耳机……货比三家、砍价、与卖家斗智斗勇防被骗的焦虑,估计很多人都像小编一样,这辈子都忘不了。
在DIY产品市场渐渐远去的时候,MP3、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又成为中关村电子零售产业的支柱。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道中关村特有的风景你一定不会错过。“要光盘吗”“要发票吗”几乎每一个到过中关村的人都会遇到主动走来的、抱着孩子的大婶问过这样的问题。光盘是什么盘,发票为什么要买,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在卖盘、卖发票最疯狂的那个年代,也是中关村卖场生意最红火的年代。
卖盘……
总之,在那个时候,只要你想办点儿跟数码产品相关的事儿,到中关村,绝对可以找到“一条龙服务”。
兴也互联网“败”也互联网
如果故事一直这样继续下去,最开心的应该是中关村的商人们。然而,30年河东30年河西,这片曾经孕育了互联网发展的沃土,也遭遇到了来自互联网的巨大冲击。
过去靠攒机发家的中关村商户,如今生意大不如前。海龙导购小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攒机需要大量的沟通成本,配件成本也高,利润低。现在攒机客户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个人消费者很少。主要是售后不能得到保障,容易引起纠纷。”2015年12月,小孙所在的商户组装电脑生意只做了两千元,这点钱付摊位租金都不够。当大品牌通过体验店吸引买家、通过互联网拉低售价,中关村昔日的王牌业务,变成了“鸡肋”。
但中关村的人也在通过互联网寻找新财路。他们借助淘宝将产品销往全国,每天下午五六点钟是卖场最繁忙的时候,为了方便商家快递,甚至有快递公司更是直接将营业网点搬到了鼎好的柜台。
除了 购物 方式的改变,中关村的拥堵,大家也有目共睹。即便2010年后新架起两座天桥、即便4号线开通,人们对中关村童交通拥挤的畏惧并未减轻。
如果说外部原因只算是中关村逐渐走向落寞的诱因,黑导购、奸商的出现,则让中关村烂在了根儿里。
2006年起,中关村卖场的生意走起了“下坡路”,黑导购、强行拉客等情况随即出现。黑导购主要集中在各大路口、卖场门口、公交站,他们用强拉硬拽或哄骗的方式将客户带到特定的商户处,收取商家反馈的提成。更有甚者,有些不法商家混入大卖场,他们把笔记本偷换型号,或卖水货、翻新机、山寨机等质量没有保证的商品,还有网友吐槽,明明交钱时买的是手机、电脑,但到家打开包装看到的却是板砖、废纸。
帖子
勿忘初心还是“潜力股”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准确地说,中关村过去近30年的辉煌靠的并不是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它的创意、智慧、技术才是与“中国硅谷”相匹配的价值核心。这样应对成为它再起崛起的重要筹码。
从数家落幕的电子商城往西不到一公里,这块占地面积94.6公顷的正方形区域,被称作中关村西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域。野心勃勃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正在这个区域的西北部铺开,如果说落寞的数码卖场代表着中关村的昨天,这里则象征着中关村的未来。
约200米长、10余米宽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近两年,它被贴上了“创业者圣地”的标签,来自全国的创业者、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纷纷来此“朝圣”。
如今,中关村创业大街已有车库咖啡、3W咖啡、Binggo咖啡、飞马旅、36氪、言几又、创业家、联想之星、黑马会等20余家创业服务机构入驻。在这里,不乏一杯咖啡缔造一个创业神话的事迹。
创业咖啡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的蓝图中,e世界及周边区域的新定位是“中关村科技 金融 街区”,实现区域从零售向创业经济的转变。这里目前已经汇聚396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支行、深交所中关村上市基地、蚂蚁云金融、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融360、拉卡拉等一批科技金融机构,涵盖从初创、成长到成熟的系列创业金融支持。
30的前,中关村就被打上了创新、活力、智慧的烙印,“创业”是“中国硅谷”与生俱来的气质。海龙所代表的时代已经过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关村又出现新的“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