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平台整肃“二清”再升级 商户正常经营受阻
李意安
谁也没想到,同为“微”系列的微信支付和微店如此轻易就走向了决裂。
6月14日起,微信支付悄悄封杀了微店的支付端口,引起了微店入驻商户的集体反弹。
早在今年3月,经济观察报从接近监管人士处了解到,多家电商服务平台在此前半年间陆续接受了央行的约谈调研和窗口指导(详见3月20日独家报道《多家电商被央行约谈》)。
然而,由于涉及大量技术整改问题,在过去的3个月里,微店的整改工作推进迟缓,出于金融风险防范的初衷,微信支付封停了微店接口。
公开资料显示,微店于2014年1月1日上线,隶属于北京口袋时尚科技有限公司(口袋购物),官方数据显示有近7000万商家。口袋购物曾于2014年宣布完成一笔3.5亿美元的C轮重磅融资,腾讯参与投资了1.45亿美元,占股比例达到10%。其他投资方还包括H Capital、老虎基金、Vy Capital和DST。“双方都是腾讯背景,本以为合作非常牢固,即使此前确实有过一些风险上的提示,也想着不至于把支付端口直接关了。”一位接近微店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
而截至发稿前,经济观察报记者拨打微店官方电话仍无人接听。
商户正常经营受阻
经济观察报在微信中找到微店服务号,发现所有商品购买的支付页面均显示微信支付“业务调整暂停使用,将在业务升级完成后恢复”,而除微信支付以外,还可以选择使用银行卡支付和去微店APP支付。
事实上,选择下载微店APP购买商品依然拥有支付宝和银行卡付款等多项选择。但经济观察报从多家微店商户处了解到,真正会选择下载APP进行购买的消费者少之又少。
微店一上海商户告诉经济观察报,日常交易流量绝大多数来自微信,且基本全部采取微信支付的方式,无法微信支付损失严重,“今天下单的没有一笔付款,很显然就是到了支付环节卡壳了。”
“这两天一边推广店铺,一边还要回答朋友为什么不能微信支付的问题。”浙江一位微店商户告诉经济观察报,用微店无非图个免费方便,“以前转账、发货都没有第三方背书,买家也看不到实时快递信息,就想着有一个平台可以把支付服务、物流信息这些问题都系统解决,微店正好满足了这个诉求。但现在微店用不了微信支付,效率就大打折扣。银行卡付款麻烦,许多客户不买了,还有一些提出了微信转账再让我按照地址发货的诉求,但是这么做一方面有人担心卖家信用,另一方面沟通成本也大大增加。”
一位微店商户告诉经济观察报:“这几天的交易不畅让大家对微店平台失去信心,老板已经直接让我们更换平台了。”
事实上,除了下线微信支付,6月12日微店就正式发布了调整交易手续费补贴的公告。信用卡微店交易将收取1%的手续费,手续费由卖家承担。微店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了增加信用卡恶意套现的成本,新的收费标准从2017年6月16日起实行。“微信支付封杀微店或许是承压于监管诉求,协助肃清二清,打击套现或洗钱的行为,但是下载APP之后支付宝依然可以支付,这就意味着,对于真正想套现或洗钱的人来讲,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我爱卡主编、资深信用卡研究专家董峥告诉经济观察报,“所以采取直接封杀的方法未必理智。”
增加套现成本防范洗钱
“诸如微店这样的手机开店软件,天然就有移动端基因。模式非常轻,只有轻的模式才能带来快的速度。而且商户入网基本不存在门槛,较传统电商平台而言,商户审核要宽松得多,提交基本资料就可以开店。很早就引入了与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机构的合作,但支付机构仅仅是以支付通道的角色介入,并未对其平台本身的账户体系进行托管。但从风险的角度而言,这也为套现提供了便利空间。”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副总裁告诉经济观察报,“操作上来讲,注册一个商家,一边绑定自己的收款账户,一边利用信用卡套现完全可以实现。”
经济观察报在百度搜索“微店套现”,显示结果多达26.3万个。
上述接近监管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类似的情况并不仅仅存在于微店。在类似的商业模式中套现比例相当高。但与此同时,无论是微店还是微信支付都没有能力就单笔交易对此类风险进行核实判断。“有一些数字能够看出,交易比例中存在异常,但就单笔交易而言,很难精准判断是否存在套现行为。”该人士表示。“监管层在关注互联网金融风险之际,留意到不少电商平台在实际从事业务的过程中使用的是‘大商户’和‘二清’模式。因为资本的涌入,不少互联网企业近年来发展得很快,但对于监管而言,在合规性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风险也会随着规模的膨胀与日俱增。”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如微店这样的平台类商户虽然不是金融或类金融机构,也没有支付牌照,只要它有机会变相从事金融业务,就有必要被纳入监管。
其分析认为,这些电商在货款结算的逻辑上与传统的商场业务十分一致,都是统一收受客户的货款,然后分发给平台上的各个企业,因此必然会存在货款资金在其平台滞留的情况。“但从风险的角度来讲,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一、线下实体商场跑路一般是区域性的风险事件,影响较为有限,互联网则没有边界,极有可能酿成全国性风险事件;二、商场主跑路的时候通常会留下固定资产,跑路的成本比较高,而电商平台则多数是轻资本运营,成本无非就是点服务器、办公用品。”
上述接近监管的人士表示,“现在这些互联网平台发展都非常迅速,规模小的时候监管不一定会留意到其背后的潜在风险。但是发展到一定规模,自然会引起监管重视。这些风险本质上和P2P、非法交易所二清机构一样,只要账户上存留的资金到达一定规模,一跑路就会引发连锁的民生问题。针对这类机构,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但严控风险的同时,累及大量无辜商户也是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所谓“二清”,指的是支付公司或银行先将POS机的结算款支付给某一个人或某一家公司,再由这家公司或个人结算给商户,此种行为均属于违规行为。
客观而言,二清模式并不一定意味着套现或洗钱。但在这种模式下,套现或洗钱的难度大大被降低了。“套现本身并不一定违法,甚至是市场刚需。现在某些平台的商业模式就是基于套现的逻辑,比如现金分期。如何界定和管理套现行为是核心。监管真正要打击的是恶意套现,比如制造他人信用卡伪卡进行套现,套现之后不还等,现在监管也开始采取一些手段,比如对个人持卡数量进行限制等。”董峥告诉经济观察报,但就平台而言,对风险真正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应该在前端,“比如在商户审核上进行更严的把控,对于用户的实名制认证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