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海:互联网地图竞争的下半场在手机与汽车双中心
陈永海
(作者为高德地图副总裁陈永海)
近几年,互联网地图行业诞生了很多新的玩儿法。有人大力做O2O,把地图当入口谋求变现,有人想剑走偏锋做街景、做离线,寻找突破。然而,我看到国内外的互联网地图发展了这么多年,越来越趋向一个共识——位置出行应用竞争的本质是数据和引擎。
用户看到的地图只是一个应用,是一张皮。在众多应用中,它是操作相对简单的一个。而应用之下调用的是复杂的地图引擎,引擎之下运用的是海量大数据。数据要精准、全面、实时,引擎要具备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专业的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才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近日高德地图发布上线了新一代AI引擎。新引擎从目标上说就是为了给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服务,而从动因上说,是基于我们对移动互联网下一站的判断。值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移动互联网和对位置出行应用行业的思考。
首先,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多样的终端当中,我认为两个Mobile是最重要的,一个是手机MobilePhone,一个是车机AutoMobile。手机显然已经是大家都离不开的生活中心了,而 汽车 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中心。为什么呢?汽车也符合成为互联网中心的“双高”的特点——高频和高覆盖。更重要的是,汽车有它独特的场景属性,就是场景互斥性。在驾驶场景中,用户很难再同时使用其他终端。
从去年开始,更多 新车 型的车机开始联网了。联网就意味着车机数据和应用更新的问题得以解决,开始进入快速变革的时代。虽然现在车机还有很多用户痛点,但车机的大屏、汽车所配备更多高精硬件都给了车机很大的想象力。
第二,移动互联网接下来的发展进化一定是围绕着大数据进行的。两者本来的关系就是相生。移动互联网让大数据分析跨入了新的时代,智能硬件和各类移动应用大大扩充了大数据的覆盖范围,而大数据则赋予移动互联网给用户提供按需、精准、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对于位置出行来说,大数据能让物理世界的变化更快地映射到互联网世界。地图从根本的数据生产就发生了变化,正由传统的数据采集正在向大数据挖掘和众包过渡,POI、道路等数据的更新都能够大量地自动获取。大数据也让地图活了起来,实时的交通大数据使地图再也不是静态的。
把这两点想清楚,就会发现出行位置应用的竞争其实已经进行到了下半场。在上半场,数据上,拼的更多是静态数据,产品上,要做好的还是手机与PC。而在下半场,竞争的关键则转移到了动态数据,并在产品上拉通手机和汽车这两个中心。
我们说互联网地图要做一张活地图。做好活地图的关键是什么?就是要处理好地图和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这也是今天很多行业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过去近20年里的互联网是纯互联网应用,像门户、IM(即时通讯)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交集很少。但是最近几年,互联网和其他行业结合越来越紧密。互联网有很多优势,像大数据、云计算,UGC、快速迭代等。地图像很多传统行业一样有自己的专业性,如定位、导航、交通信息等。
行业数据显示,2016年出厂的前装联网车型将达到19%。如何在手机和车机这两个中心都能够在高度应用和适配硬件条件的基础上,融合互联网与地图能力,将是高德在未来的两年内要思考以及实践得最多的问题。
在位置出行应用竞赛的下半场,我们研发的AI引擎只是个起点,高德会持续不断地提升引擎性能,完善细节,持续打通大数据,做深度数据挖掘,持续改进产品,拉通用户在汽车和手机上的一体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