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47天“死亡”后,姬十三复盘分答的“复活计划”
姬十三
上线近一年,在知识分享平台在行上接了100单后,王思源决定“休息”一阵子。
2015年4月在行上线,半年后,王思源抱着对新平台“一探究竟”的心情成了在行上的一名专家,分享的不是他的本职——北京某211高校计算机方向博士生导师——而是他研究了几年的学区房。
在行上他的话题“如何理性挑选学区房”评分9.8分,定价从299元提升到599元、799元。“ 提到799元纯是因为忙不过来了,不想约那么多了。 ”他告诉我。在完成“接100单”这个小目标之后, 王思源说他该体验的都已经体验到了,结实了新朋友,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更加立体了。 现在有些累了,时间成本还是太高,想暂时休整一段时间。
后来一分钟音频问答功能“分答”上线后,我还拉他上了分答,并问了他一个关于学区房的问题。那是9个月之前,这个问题共有153个人收听,由于提问者可以从每个收听的人那里分得5毛钱,直到一个月前我的账户还陆续有零钱进账。
但是他后来又答了一个问题就不再回答了,“ 分答就是把一些客观的知识体系交给他 ,学区房这个问题是很个性化的,不适合短平快地去回答。”
王思源所在的“行家微信群”中,人们的活跃度下降了许多。分答上线时还有很多人讨论,在分答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关闭后人们讨论的就少了。
一些“老行家”正在离开这个平台,其他先后崛起的知识付费平台又在争抢知识网红们 :罗辑思维推出的得到、喜马拉雅上的付费专区和知乎Live都有不错的表现。现在豆瓣也上线了付费产品豆瓣时间,邀请了北岛等当代诗人讲读诗歌。
先行者在行和爆款分答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火了之后如何稳定地保持下去? 在分答被关停47天后, 姬十三做了大量复活性产品试验。
现在出现的产品不到团队测试过的五分之一
不断完善产品功能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月前分答小讲上线,这是一个事先录好的音频课程产品,将专家们的经验浓缩成30分钟,9.9元听一场,听完还有追问与互动。我们还看到“快问”版块,用户提问专家“抢答”,姬十三告诉我白天的问题平均半小时内能有回复。
“我觉得所谓的知识付费这一波出来的都是第一代产品,因为假设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状态,可能会出现一个趋同性的产品。但 知识付费这个行业里面,今天大家看到的产品形态还非常多元化。 ”姬十三在位于北京朗园的办公室里这么和我说。
我们看到的这些产品形态,还不到产品团队测试过的产品的五分之一。 围绕知识付费的三个变量——内容、服务和时间的颗粒度——团队在不停测试新产品。
以分答小讲为例,姬十三介绍说, 从时间颗粒度来讲,小讲是一个三十分钟的颗粒度,分答是一个一分钟的颗粒度,在行是一个一小时的颗粒度。 小讲的音频主干是一对多的玩法,下面的问答互动性较强。
小讲目前开了40场左右的,人气最高的三场是PPT达人秋叶讲“如何从零开始打造你的个人IP”、IT从业者scalers讲“战胜懒癌,最易上手的习惯养成法”,和三公子的理财系列课之一“如何从0存款到100万”,均有近两万人收听。
“快问”版块则诞生于一个未通过测试的功能“悬赏”。 一个人提出问题,专家们可以来解答,但是最早测试时分答没有区分各领域专家,所有人都可以抢答。后来团队对专家做了细分,确保回答健康问题的都是医生。之后陆续开放了情感、法律等提问领域。
而更多测试未合格的功能,则无缘与用户见面。去年一月,在行低调测试了一个叫“吱”的15分钟电话回答功能,即使最后该功能因不具有普适性被停掉,姬十三现在谈起来依然很兴奋。当时他搬入新家噪声很大,就在这个版块发了一个求助,一个成都的工程师接单,给他打电话来解决了他的问题。但因匹配难度大、匹配周期较长,加之人们已不习惯拿起电话就打过去,这个功能就被关闭了。
和六年前创办科技网站果壳网时不同,姬十三现在会做很多产品尝试。 “失败下架耗的人力和资源其实并不是很多的,所以我才有机会在一年当中快速去试很多东西。但过去可能不会,过去就倾尽全力去做一个东西,一旦不行影响就很大。”
姬十三和产品经理会经常抛出一些新的想法,但说服团队其他人去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新东西意味着冒险,他可能需要放弃一个熟悉的工作去做没有结果的新工作,所以争论一直都在。“我觉得这都挺好的。”姬十三说。
果壳网早在2014年就已盈利,所以姬十三的负担比较小。现在他做的几件事中,像做科技企业孵化的果壳空间等不太成气候的产品以后会投入得更少, 果壳运营会偏稳重,分答则会更“冲”一些。
分答的用户群体在下沉
即便姬十三和他的团队在这半年内做了这些功能上的尝试,但人们还是会有种感觉——“分答”没有那么火了。
分答最新公布的仍是“ 上线42天 ”那个奇迹般的数据:截至6月27日,分答拥有了超过1000万授权用户,付费用户超过100万,33万人开通了答主页面,产生了50万条语音问答,交易总金额超过1800万元,复购率达到43%。在6月底,分答每日付款笔数超过19万次。
这其中部分原因在于 明星效应 ,随着王思聪、汪峰、章子怡、马东等名人入驻,大量用户怀着八卦的心情来分答围观。姬十三对此的看法是,明星的确带来了大量的眼球曝光,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短期用户,来“玩”了一下就走。长期来看, 他们希望用户是真正来分答平台上解决实际需求。
姬十三对现在分答平台上用户下沉的现象很满意。他告诉我 现在会有农民工来这里问如何维权 ,他们团队会接到一些电话,有时候对方口音重得都听不懂。有一次客服接到一个电话,产品使用上的问题,说他用的是“大苹果”手机,那种山寨的苹果手机,“但他真的是愿意付个五块钱十块钱来解决他遇到的问题。”
姬十三认为分答已经过了尝鲜期,变得更大众化了。 一线城市的人可能更容易接触到信息,三四线城市的人才更需要这个平台去解决问题。
“之前起码很多是互联网的尝鲜用户在里面玩,你刷朋友圈会看到很多人在转分答,但现在留下来的是真正愿意为这个产品付费的。”
这些都是分答经历了一次“死亡”之后的变化。 去年8月,分答关停了47天,完全在人们视野中消失,这对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分答没有就此消失,也可以算是个小小的奇迹。
视野之外的知识网红崛起了
现在姬十三认为知识服务平台的核心在于运营,包括在这中间投入了多少资源,运营效率是否足够高。此前做在行时,运营之重就让姬十三感到吃惊。
相比之下,专家、大V在姬十三看来不是一个独占性资源。“大V其实并不难找”,姬十三说,申请的人很多,压力在于如何筛选、鉴别质量。公司目前有一个类似于“知识经济人”的二三十人的团队,不单单是找专家,还要与专家沟通内容、修改文案。一场小讲可能来来回回要录10遍,30分钟的音频,周期长的可能需要一周时间。
深度合作的专家,团队会与他们签订类似排他性的合约,但大部分都没有。姬十三不太在意专家资源,好的专家总会同时在好几个平台上。
眼看着知识网红一个个崛起,李笑来、吴晓波、马薇薇团队都因付费订阅赚了上千万 ,我问姬十三有没有考虑塑造自身平台上专家们的“个人IP”。姬十三笑着说,你要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叫个人IP,“我现在搞不懂这种词,特别多(新词)。”
他认为知识共享平台上更多的是知识型网红:与李翔、马东相比,他们并不能称得上是头部IP,也不具备“单日销售额达百万”的影响力。但他们在各自领域有较长时间的经营,积累的经验和见解依然有号召力。
比如分享理财经验的三公子,一位在常州做公务员的姑娘。此前在一些平台上写理财专栏,后来被他们团队“相中”,邀请她来分答做分享,一场小讲赚了17万。“这种人其实是我们日常视野之外的,但她会在这个时代冒出来。”
分答的营收方式之一就是和三公子们的分成,从中抽成10%,而在行是完全不抽成。 做平台仍然是一个重运营的“苦活”。
“平台肯定要更长尺度来看问题,当你决心做平台的时候,你就很难说我要在一开始就赚这个钱。平台时间更长,内容制作者他(赚钱)就有一波是一波嘛,一定是这么一个局面。 但长远来看我还是看好知识付费领域里面出现一个平台甚至多个平台的机会。 ”
姬十三说,知识付费趋势已经很明显了,但说风口还早,用户使用率达到20%才能说是风口,市场成熟还需一两年时间。他相信未来三个月会有更多玩家入局, 今年下半年内容行业会洗牌,目前质量良莠不齐,整体偏成功学。
早在在行之前,果壳网在2012年曾办过一个活动叫“知识与学习的未来”,上半场的人有维基百科、百度等互联网行业的人,下半场是新东方、学而思等教育行业的人。他发现两拨人完全讲不到一块,上半场的人关注分享与传播,下半场的人关注教育本身。
下半场的思维让MOOC在2012年火了,果壳上线了MOOC版块,引进了很多国外课程。现在的知识付费平台就是上半场思维在产品上的体现。姬十三说现在的MOOC太“正襟危坐”了,恨不得说下了班有一两个小时坐在那学习, 现在更多的则是伴随式学习,让学习的“决策门槛”更低,并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MOOC现在也在做一些产品上的创新,时间变得更短是其中的一点。
“人们在终身学习这个年代最大的特征就是更焦虑,我们觉得我们自己的存货更不够用了,所以我出了大学以后还要不停的学。”
但书籍不再是姬十三传播知识的选择了。 姬十三组织青年科学传播者成立的科学松鼠会曾经开辟了一种轻松幽默讲科学的写法,并出了很多书,但 现在姬十三不会选择纸质书这种方式去沉淀在行或分答上的回答了。
连他自己看纸质书也比较少了,现在他主要在Kindle上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