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的野心与优雅
凤凰科技白杨
刚刚立春,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去,刘强东就忍不住撒下一把种子。
在昨天召开的京东集团年会上,刘强东给京东制定了一些“小目标”,比如,2021年之前,京东要成为中国第一大B2C平台。
刘强东
很多媒体将这个目标解读为向阿里宣战。但这里要注意,刘强东说的是第一大B2C平台,所以从业务上来对标,京东的对手其实是阿里旗下的天猫商城。
刘强东自己提到,这些年京东与行业第一的差距越来越小。从最初的60倍差距到现在刘强东所说的不到2倍,可是,要反超成为第一,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当第一,没那么容易
根据去年阿里和京东发布的财报显示:2016财年,阿里集团全年GMV为30920亿元,其中天猫商城GMV为12150亿元;而京东集团的全年GMV为4627亿。
当时,有分析师预测,2016年,京东和天猫的GMV增速将分别为44%和36%。
可按照昨天刘强东所述,2016年京东的GMV已经超过9000亿,这意味着京东去年的GMV增速高达94%。
京东在2021年成为第一大B2C平台的前提是,京东能够按照现在的增速去发展,但这个接近100%的增速能持续五年吗?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电商行业整体增速也在减缓。无论是大小平台,都在调整策略,将重心从获取增量用户转向深耕存量用户。
从用户数量上看,京东并不占优,更何况天猫也并非停滞不前,去年天猫双11当天1207亿的成交额足以说明一些问题。除了竞争对手是否会给京东反超的机会,网购市场能否支撑京东持续性的高速增长,也同样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京东想要盈利了
刘强东在年会上还说出了另外一个目标。未来五年,京东的现金流可以超过1000亿,而且京东在下一个12年之内,净利润要进入世界500强前十。
对京东而言,这个目标仍很遥远。根据京东去年发布的财报显示,2015年,京东净亏损94亿。常年的亏损,让京东一直被人诟病,有人说京东的商业模式有问题,也有人说刘强东一直在忽悠投资人。
对于这些质疑,刘强东不以为然,他坚信正道成功。刘强东认为京东现在之所以处于亏损状态是因为在打基础,是在进行正规化的阶段。
说到打基础,需要提一下京东的物流。从2007年刘强东宣布自建物流开始,质疑的声音也从未间断过,但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没人会再质疑京东的物流建的不好。
刘强东体验配送
刘强东说,“电商模式之争已经结束了,未来十年所有的电商都会愈来愈像今天的京东。”
单从物流这件事儿来看,刘强东这句话说的没错。物流建设已经成为各个电商平台均努力在做的事情,而京东,也借此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壁垒。
现在,已经打下基础的京东,开始考虑盈利问题。去年双11前夕,刘强东在接受《福布斯》的专访时曾表示,京东正在一步步接近盈利。
彭博社的报道也指出,预计京东2016年会把亏损缩减至5.07亿美元,2017年则缩减至1.83亿美元。
技术!技术!技术!
在昨天讲话最后,刘强东说未来12年京东只有三样东西,那就是技术、技术、技术。他说,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刘强东称要用12年的时间来改造京东过去12年所建立的商业模式,从而变成一个纯粹的技术公司。
他谈到了很多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商品、基因技术等等。其中,关于京东的无人科技,刘强东讲的时间最长。
无论是去年的“618”,还是“双11”,京东在宣传上都着重强调了他们的“三无产品”,即无人仓、无人车和无人机。
京东无人机
无人仓可能更容易被人理解,毕竟工业上的机械自动化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京东做的无人车和无人机,一度被人认为只是一个噱头。尤其是无人车,在汽车的专业领域,无人驾驶尚处于寻求突破的阶段,京东一个门外汉,就想着进行商业化了?
此前,京东无人科技的负责人肖军在接受凤凰科技采访时说过,京东的无人车和汽车厂商在做的无人驾驶汽车有很大差异。实际上京东无人车更为简单,只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划路线进行移动就可以,所有的操作都是规划好的。
即便如此,无人车上路依然存在政策、环境等诸多不可控因素,京东又为何要在此进行孤注一掷,刘强东说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不安与自责。他在年会上说,看到京东配送员在严重雾霾的天气外出送货、在路途艰险的山区冒着危险送货,这些让他很自责。所以京东要发展技术,要用机器顶替人工,把员工要承担的风险用技术来解决。
“中国好老板”的一面瞬间凸显而出,但结合京东的现状来看,这似乎又是一个不得已的举措。
目前,京东在成本费用上已经控制的很好,花的几乎都是不得不花的钱。但是,在自营物流的体系下,订单量增加或者想要提升配送效率,物流成本的增加都难以避免。尤其是京东的人力成本很重,刘强东希望给员工最好的待遇,这个问题在其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谈到了。
所以,无人科技是京东寻求突破的一个选择。一旦成功,京东发展的天花板将被打开。当然,这也同时是一场赌博,赌的是无人科技能否真正实现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