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 阿里日活跃用户数才是重点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洗尽铅华 阿里日活跃用户数才是重点

今年双11给人最大的一个感受变化是,太多娱乐与互动元素的增加。尽管去年开始就由冯小刚办了第一届晚会,但今年从捉猫猫游戏、网红直播,到维密大秀等,都是去年无法比的。这种种热闹背后,最核心的一个效果是增加日活跃用户数量,提升用户黏性,对于平台型电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所谓日活跃用户数(DAU),可以理解为每天登录网站的人数总和。相比之下,互联网公司中更流行的一个数值是月活(MAU),即每月登录网站的人数总和(去除重复人数)。借用游戏行业衡量用户留存度的一个公式,DAU/MAU,即日活跃用户与月活跃用户的比值,数值越大,说明新用户留存度越高。理论上的极端情况是,当这个比值为1时(最大值),说明每个月登录该网站的用户里,他们每天都在登录。

细心的投资者已经注意到,至少在最近两个季度的财报后分析师会议上,阿里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CEO张勇、CFO武卫等人反复提到月活用户、用户留存、用户平均使用时长这些指标。武卫透露,今年三季度(2017财年二季度)阿里的DAU/MAU为40%,用户平均使用时长为20分钟,她认为这些数值很高,表现可喜。

阿里高管之所以重视这个比值和日活用户,要从阿里零售平台的变现模式说起。尽管淘宝天猫在品牌与营收结构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通常以一个整体面对投资者。与Google、Facebook类似,阿里最核心的收入来源于平台的营销服务变现,说白了就是对商家卖广告,这其中有按时间收费的展示广告,也有按点击收费的效果广告。

去年5月和10月,阿里两次增加了品牌广告的广告位,这个举动对营收的增长效果已经在今年的季度财报中体现出来。但广告位与用户体验之间存在一定的博弈,毕竟当总交易额已经有超过七成是移动端所贡献的前提下,无限度增加手机上的广告位,会破坏用户浏览体验。相比之下,效果广告的影响会小很多。

尽管阿里平台的主要活动是交易,但营收方式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理论上用户并不用实际去购买某件商品,只要他点击了,平台就可以按照效果广告的价格收钱。因此,大流量的保障是阿里巴巴能够不断从商家身上赚钱的资本。

但不光阿里,整个电商行业都面临一个人口红利退减的趋势。根据阿里最新的三季报披露,2016年三季度零售平台年度用户数同比增长为14%,而环比增长只有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日活用户数提高,意味着整体用户访问频率的提高,同时再加上平均每个用户停留时间的延长,这就会在即便年度活跃用户数增速趋缓的情况下,也能创造出更多的流量与点击量,从而增加营收。

流量如何持续增长?眼下,阿里巴巴正在整合大优酷、UC等文娱资源,去筹备文化娱乐集团,再加上关联方微博等媒体平台的导流,这些外部流量会灌注到阿里零售平台上。但张勇认为,未来零售平台要使用更多原生流量来增加可变现的流量库存。所以消费者明显感受到,一年来,淘宝App上增加了很多社交、用户推荐、互动直播等新功能,其目的是增强用户黏性,提升用户的参与度,不光是对购物的参与度,还包括对营销活动的参与,比如类似于Pokemon Go的“捉猫猫”游戏。

阿里想建立社交关系链的目的,也是为增强用户的黏性与参与度。此前阿里在社交工具上的尝试屡次受挫,如今却有望“墙内生花”,即通过大量创新的内容营销方式建立起消费者之间(比如兴趣分享)、消费者与商家(比如全渠道会员服务)之间的联系,让零售平台本身原生出更多流量和更长的用户停留,从而转化成更多交易。另外,广告技术的提高也对营收增长有正向作用,比如个性化推荐更精准。因为技术的提升可以提高广告客户的投资回报。

所以,DAU背后的诉求被这样揭示。至少在双11开始前,这个声称有亿级别观众收看的晚会,成功抓住了用户的时间,通过花样繁多的互动让用户更长地停留在淘宝App上。这是双11营销方案越来越热闹的一个核心诉求,如果这种停留与黏性能够在平日里常态化地沉淀下来,不仅是在有购物需求时才登录,而是变成一个对用户更“有用”的平台,就是一个成功的策略。本质上,这也是线下商家常说的“不怕你不买,就怕你不来”,没事就来逛逛,总有一部分转化成销售额。

随意打赏

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微信活跃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活跃用户数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