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不怕犯错 方向调整已经完成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
英特尔,这家的PC芯片巨头终于在2016年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那就是要从一家PC公司转型位一家驱动云计算和数以亿计的智能、互联计算设备的公司,并提出了未来要聚焦在八个细分领域进行发力。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在接受凤凰科技采访时表示,在2016年英特尔在中国市场总体实现了稳步增长,在经过了近两年的调整后,英特尔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计划。他表示:“英特尔并不怕犯错,现在方向已经确定,未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
聚焦AI、VR等八大领域
在英特尔眼中,未来谁能高效地处理数据,谁就能获得更多价值。“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台设备通过网络互相连接,这些设备将产生大量的数据流量,”杨旭表示。“到2020年,一个人每天将产生1.5GB的数据,但要是物上网,如医院、无人驾驶汽车、飞机、智能工厂等,每日产生的数据量甚至会在一百万GB。关键是要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意义的采集,实现产业增值。”
云端和终端的连接
也是基于此,英特尔明确了要向物联网转型的战略方向,具体实现的方式是通过连接技术将云端和终端进行连接。英特尔在此次转型中还确认了八个关键技术领域,分别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5G、虚拟现实、体育、机器人、精准医疗和中国制造2025。
英特尔发力的八大领域
从今年英特尔各类的发布会活动可以看出,英特尔在这几个领域内都已经开始动作频频,希望通过提供平台或核心技术的方式来主导整个产业。在人工智能方面,英特尔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变革企业业务的运营方式以及人类与世界交互方式,并在近期推出了包含软件和硬件在内的数据中心计算产品组合——英特尔Nervana平台。据悉,该平台将提高人工智能应用的速度和易用性,帮助构建高度优化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同时英特尔还建立了与世界领先公司的广泛联盟,并成立了英特尔Nervana人工智能委员会。
无人驾驶也是英特尔今年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英特尔已经宣布和宝马以及Mobileye达成合作,将在2021年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在今年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还提出了首创的”融合现实“概念,将AR和VR技术相结合,借助英特尔实感技术以及Alloy头戴项目,并为产业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今年英特尔也与智能硬件创业孵化机构硬蛋成立机器人产业战略合作,提供一个完整开放的机器人产业生态。5G技术则是整个物联网的一个关键。除此之外,体育产业、精准医疗、中国制造2025等也都是英特尔未来关注的重点。
中国成为重要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杨旭表示在英特尔确认要聚焦的八个领域中,精准医疗和中国制造2025是英特尔根据中国的特殊情况所制定的重点领域。“在英特尔总部谈的是前六个,但是把中国这两大趋势加进去之后他们也完全认同,成为整个公司的整体发力领域,”杨旭表示。
杨旭认为中国在精准医疗和智能制造方面总动很快,并且全面开放。“华大基因在研究基因排序以及靶向药物研究,国家的基因库也是委托他们来建立,很多数据特别重要,”杨旭表示。“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德国工业4.0更多还是针对传统的制造商,中国更强调向智能化增值的转变,因此中国有很大的机会去引领。”
对于中国市场,杨旭还表示,英特尔会特别重视中国市场的特殊之处,并根据中国特色去制定具体战略,对于中国有特征的东西要“看的清楚”。
杨旭以自己在中国市场实施PC战略为例,他表示自己在二十年前回国时,PC实际上已经是全球性标准的产品,但中国市场整体落后了两年。他在当时的策略就是复制全球战略,很多在中国销售、市场战略都非常见效,抓住了中国普及电脑的机会。所以在今天英特尔转型的情况下,英特尔也依然要看清楚中国市场的特点。
“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要么是并驾齐驱,要么是独特引领,如今产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就一定要针对中国市场制定政策和策略,”杨旭表示。
完成思维转变
与此同时,在此次英特尔转型中,杨旭也坦然,英特尔已经完成了思维转变,从一家单纯提供芯片的公司转变为到提供包括芯片、IP、算法等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的公司。
杨旭表示,在几年前,英特尔思维还停留在给终端设备“找芯片”层面,“那个时候老想找个地方把英特尔芯片弄上去,找到哪个有英特尔芯片的机会,但后来发现很多都是小设备,英特尔的芯片其实做不了。”
但现在,英特尔内部已经想通了,不再仅以芯片作为业务的唯一标准,提供的解决方案会更加灵活。杨旭表示,“不一定是要找到芯片才会觉的有机会,尤其是在物联网这个方向,里面也许有IP的机会、英特尔感知技术的机会、甚至是一些英特尔提供的算法的机会。”
不过对于英特尔走过的弯路,杨旭也表示,他自己这么多年学到的重要经验就是不要怕犯错误,“英特尔方向性的布局已经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去验证和执行,对英特尔的执行力,我从来没有怀疑过。”(王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