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6年十大技术:天上的星星会“说话”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原标题:天上的星星会“说话” 回顾2016年十大技术(下)

 

发射卫星上天并接收信号,人类就可以被“告知”更多想要了解的信息。

格林尼治时间28日1时03分(北京时间9时03分),一枚俄罗斯“联盟”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采用欧洲航天局“小型地球同步轨道平台”的首颗卫星送入轨道。

这颗通信卫星由德国OHB系统公司为西班牙卫星公司建造,发射质量约3.2吨,携带20个Ku波段转发器和3个Ka波段转发器。卫星定位在西经36度,用于向西班牙、葡萄牙、加那利群岛和南美洲提供通信服务,预期工作寿命15年。

“小型地球同步轨道平台”(SmallGEO)由OHB系统公司开发,其主要特点是模块化,无需对卫星总线大修改即可根据用户需求安装不同的模块,成为不同功能的卫星。这使卫星总装时间大为缩短,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任务灵活性。这一平台最适合搭载通信模块,但也可以作为地球观测卫星、气象卫星的基础平台。

在过去的2016年中,我们在科技上也有了新的突破,本次带您盘点2016年十大创新技术的下篇。 

6.量子通信技术

回顾2016年十大技术:天上的星星会“说话”

配图

要建立绝对安全的加密方法,只要选择一串随机的字符和数字,用作加密信息的密钥。把这个密钥写在纸上,用一次之后把纸烧掉就行。关键是要确保没有人能拦截或篡改密钥。而在互联网上,窃取或篡改密钥的事情一直没断过。量子密钥分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该方法会从纠缠光子中生成一个一次性密钥。量子密钥分发的问题是,没人知道如何长距离传输纠缠光子。今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功将世界第一颗量子卫星送入轨道,为解决这个问题迈进了一大步。

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一大任务就是要建立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设置地面和卫星之间的一个超远距离的量子通道高精度采集的协助、跟踪和瞄准系统,进行量子卫星和地面站点之间的密钥分配,并进行无条件安全的量子通信实验。

中国科学院的项目名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与奥地利科学院合作的项目。该项目利用卫星向中国境内相距1200千米的两个观测站传输量子密钥,这一距离是目前最远传输纪录的8倍。如果中国研究人员创造了量子密钥传输距离的新纪录,那么未来的卫星就能提供一个轨道平台,建立起不可攻破的“量子互联网”,物理定律可以确保加密数据包的绝对安全。

怕错过精彩?快来这里回顾!

墨子号畅想:通信界“天下无贼”

我国首颗量子卫星发射准备就绪

7.区块链技术

回顾2016年十大技术:天上的星星会“说话”

配图

2017年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与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宣布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

据介绍,该系统于2016年10月上线,已在真实业务环境中顺利执行了上百笔交易。通过与IBM的合作,邮储银行采用超级账本架构(Hyperledger Fabric)将区块链技术成功应用于真实的生产环境。

此前,记录比特币的分布式电子交易账本,已经使区块链技术广泛使用。仅2015年一年,风险投资企业对区块链行业投资金额就突破十亿美元,其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及政府工作方式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才逐渐显现。

香港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将区块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启蒙和探索阶段”、“加速发展阶段”以及“商业应用阶段”。“启蒙和探索阶段”是技术极客用社区的方法来发展区块链的技术,“加速发展阶段”是优秀的技术公司开始介入,加速推动区块链技术的成熟,而“商业应用阶段”则表现为在真实的生产环境里面出现区块链技术的产品化和工程化。巴曙松认为,今年将陆续在全球主要的金融市场开始出现真实环境里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应用。

区块链的未来应用将极其广泛,包括点对点交易,P2P的跨界支付、汇算、结算,也可以作为登记可靠的数据库数据,记录各种信息应用在存储、反洗钱、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确认等方面。巴曙松举例称:“区块链技术也可成为存储永久性记录的理想解决方案,比如土地所有权、股权真实性的验证和转移、智能管理,也可用于自动付息、自动分红等。”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一旦技术成熟和被全面采用,将会彻底改变现有金融体系结构和基础设施。然而,区块链技术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技术挑战,对于区块链的落地及在主流金融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并创造价值,尚无法预知。

8.基因编辑

回顾2016年十大技术:天上的星星会“说话”

配图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对DNA核苷酸序列进行删除和插入等操作,使人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改写遗传密码。举例来说,基因编辑可以通过改变人类胚胎的基因,修复其中的致病部分,并且这一“优质基因”可以得到遗传。诸如“宫颈癌、阿尔茨海默综合征、唐氏综合征”这样的遗传疾病可以在家族病携带者的后代中消失。

长期以来,对DNA的编辑只能通过物理和化学诱变、同源重组等方式来实现。这些方法要么编辑位置随机,要么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操作,但CRISPR/Cas9的出现,使得科技人员能够方便而精确地对DNA和核苷酸序列进行编辑,不仅操作更为简单,成本也极其便宜:应用者只需花60美元便可以在网上买到其中最基本的材料。事实上,在诸如医疗、农业、畜牧业等研究中,这一技术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对于基因编辑,在伦理和科学层面一直争议不断,它所涉及的技术可能会治愈包括抑郁症和艾滋病在内的多种重大疾病,这些疾病过去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无法治愈。但它却也让人担心会给人类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比如,它可以给人类定制胎儿。世界基因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曾聚集在华盛顿,召开了为期三天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会议上,学者们探讨了“基因编辑”这项革命性技术带来的科学、伦理和监管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基因编辑依旧会成为医学讨论的热点。

9.人机互动的新可能:自动驾驶

回顾2016年十大技术:天上的星星会“说话”

配图

随着智能化进程的推进,汽车已经不单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产品,而逐渐成为一个“电子产品”。各种汽车电子元件正在试图成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手臂和大脑。而国内厂商如何在高速增长的市场下、从外资零部件厂商口中抢食成为当下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市场研究公司IHSAutomotive数据显示,2020年车载摄像头销量将达到8300万。市场研究公司TechnoSystemsResearch认为,随着技术覆盖到中低端车型,从2011年到2018年,仅车载摄像头这一细分市场规模将增长7倍,达到66亿美元。

如此高速的市场增长将得益于汽车智能化和各种高级辅助驾驶技术的加入。根据定义,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深度学习、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实现自动驾驶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而通过摄像头等传感器进行环境感知是实现汽车自动驾驶的第一步。

基于安全考虑,传统车企坚持无论在那种驾驶状态下,人都必须实现对方向盘的绝对掌控,而互联网和IT公司则倾向于让系统直接代替人接管方向盘,这是目前行业对于自动驾驶的实现路径全然不同两派的出发点和观点。

怕错过精彩?快来这里回顾!

驶向2017:汽车开始对人动了情黑科技入侵改变未来出行

10.下一代机器人

回顾2016年十大技术:天上的星星会“说话”

配图

机器人已在负担起人们的部分生产生活。

下一代机器人将更着重于人性化方面。其具体表现在体积更小,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且更加灵活,工作起来更为精细、灵活、智能,真正成为工作环境中人类助手的作用。

麦肯锡分析了800个职业中的2000个工种,发现其中仅5%的岗位在现有技术情况下可被机器人完全取代,然而几乎所有工作中人类的作用都能被机器人部分替代。根据测算,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近60%职业的30%工作内容可以被自动化替代,这部分劳动力价值近16万亿美元。

麦肯锡周二发布报告称,虽然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正逐渐普及,人类依然在新兴技术的工作上具有竞争力,对于机器人未来完全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是没必要的,预计到2055年全球近半数工作活动可以被机器人所替代。

下一代机器人的出现,在提高产品制造效率的基础上,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思维。

随意打赏

2016年大事件回顾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