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创始人戴威:不惧共享单车对手
ofo
在PingWest品玩年度数字嘉年华HAY!16的活动上,ofo共享单车创始人兼CEO戴威在题为《共享经济的新战场》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ofo的发展过程、对于自行车起源和发展以及共享经济这一新兴行业的思考。
在戴威看来, 一切的产品、技术、运营都将回归为用户提供好的出行服务,而共享单车领域好的服务意味着随时随地、数量足够的自行车,颜色鲜明容易被用户发现,并且在使用时轻便好骑、省时省力,又有便宜、亲民的价格。
最后,戴威直言,共享经济市场巨大,未来会有更多公司进入共享单车行业,ofo希望与其他公司共同提供出行服务,解决问题,让城市更美好。
自行车很早就被发明了,跟达芬奇有关,在15世纪,真正被大规模使用是在欧洲19世纪的中叶,也有超过150年的历史了,自行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两个轱辘上加一个架子,最开始是通过脚撑地向前进,后来有了链条就开始蹬踏前进,这里要说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轮子,也是自行车最重要的东西。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很多科学家一起打分,人类历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最后当选的是轮子,轮子大概在公元前4500年就开始使用,至今6500年的历史,它在整个人类运营发展历程中跟火的作用是一样大的,但火不是被人类发明出来的,人类是驾驭了火,而轮子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我们想想现在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东西,也许都跟轮子有关,它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
轮子最好应用在自行车上,也是我们整个团队非常热爱的东西,我们看全世界70%的人会骑自行车,也就是说可能有50亿自行车用户,而2015年互联网用户只有30多亿。
我们去想像一下,全世界会骑自行车的人是非常非常多的,世界上具体有多少自行车也没人能算出来,总体上是非常大的量。
这样就有了我们,不知道在座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OFO叫OFO呢?当时很多人猜测是不是跟O2O有关,其实这个名字是2014春节正月十五(定的),当时我还在青海支教,在net.cn上注册了域名,因为它长的像一辆自行车,我们希望全世界任何人在任何角落,当我们告诉他OFO像一辆自行车时他就永远不会忘记OFO是一个跟自行车有关的、跟低碳、环保、健康出行方式有关的一家公司。
最开始做OFO时我们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方向,比如最开始我们做的是骑行旅游,因为我们团队是原来北大车协的,非常喜欢骑自行车,我们骑了很多长途线路,我们有一些同事早期一个人骑过川藏线,从成都到拉萨2400公里,骑30天,我们很多人也骑过超过500公里的长途线路,我们无比热爱这个骑行过程,所以我们做的最开始跟自行车有关的方向跟骑行旅游有关,但后来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非刚需市场,后来我们试了自行车分期租赁等无数方向,最后我们觉得还是应该从更大众的角度来切入,那就是出行。
虽然自行车有很多很酷的骑行,包括环法、川藏线,但它的基本属性是什么呢?其实是出行,帮助用户便捷完成从A点到B点的位移,这是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本质,也是出行的本质。
今天是什么情况?我们有两点分析:
1、一辆车只能服务一个人。在座买过自行车的人,能不能举手?我们看到比例非常高,超过了80%。其实是这样的,从小到大我们或多或少都买过甚至不止一辆自行车,这个车只能我们自己骑,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做往返运动,骑去了还得骑回来,如果不骑回来就用不了这辆车,我得想办法走路或打车找这辆车,这样就限制了出行自由,同时有朋友想借我们的车用一下,把钥匙给他,他下去找我们的车可能也找不到,有非常多的麻烦。
2、不敢买车,因为怕丢,现在城市里偷自行车的非常多,在北京我们也看到有很多“严厉打击自行车偷盗”的横幅,我顺着刚才的问题想再问一下现场,丢过自行车的人能不能举一下手?比例也非常高,可能有70%,其实这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大的两个痛点,自己的车有时候用起来不方便,假如车没了也不敢买,买自行车骑到地铁站,怕回来后车丢了,总体来说有两个非常痛的点,像我在北大,丢了五辆自行车,在我们同学中应该属于中位数,最夸张的是我隔壁寝室的一个同学,四年时间他丢了13辆车。其实有的车也没有丢掉,而是找不到了,放一个暑假回来,车没有了,或者他放在某个地铁站,忘记了。
于是我们想做的事情就是OFO共享单车,2015年9月7日我们在北大上线,最开始一千辆车全都是由用户共享,相当于存量车,当时我们写了一篇文章,通过我们的微信号在北大传了一下,大家还是很响应的,当时那篇文章叫“这2000个北大人要做一票大的”,号召2000个北大同学把自己的自行车拿出来共享给OFO,当时我们觉得2000人,每人骑自己的一辆车那就是2000辆车,但如果大家都共享出来,每人就可以骑2000辆车,在任何角落我只要发现车就使用它,到目的地停在那儿就不用管了,特别方便,2000辆就算丢5、6辆,也不影响大家的使用。我们7号在北大上线了这个项目。
上线后总体反馈非常好,第一天200单,第二天500单……很快北大单校的定单就涨到了4000单,在去年这个时候,那时候我们希望做一些扩张,有人问是不是只有在北大才可以运行这个模式呢?所以我们做了扩张,到了人大等五个学校,但那时候我们发现共享经济里有一个问题,冷启动是非常难的,在北大我们找的1000多辆车可以说用了洪荒之力,正好赶上毕业生,收了一些车,再加上一些响应我们号召的同学,才收上来一千多辆车,当时在人大、北航再次启动这个项目发现,如果每个学校、每个城市里,都需要从零到一走一遍这个过程,是非常慢慢。
这跟大家的心理有关,第一个共享用户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因为他把自己的车拿出来给所有人用;第二个人稍微好一点,因为已经有一辆车了,再拿一辆车大家一起用,但也是非常难的,所以从第二个学校开始我们就先投入了一批小黄车,大概300辆,我们希望用这些车告诉用户,我不拥有一辆车,只使用一辆车有多么方便,第一个共享用户他可以拿自己的一辆车换得301良车的使用,我们觉得他的共享意愿应该会更大一些,所以我们开始了小黄车的尝试,效果非常好,不断有同学加入我们,更多同学来使用车。
所以我们给自己的定义是“科学的增量+存量的盘活”,我们看中国整个城市自行车的保有量应该是在4亿量,算上电动车可能超过6亿量,存量其实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合理投放……比如50万辆甚至500万辆,也只占到存量的1%,其实增量没有那么大,却造成了社会的困扰和问题,我们通过1%的杠杆撬动了那么多社会存量,我觉得一定是未来的方向和趋势。所以OFO希望连接自行车。
我觉得一切的产品、技术、运营都将回归为用户提供好的出行服务,还是刚才讲的,自行车能够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出行,500米到3公里,或者500米到5公里的距离里走路是比较累的,一公里的距离我们可能要走10到15分钟,2公里需要走20到30分钟,很多时候其实很困扰我们,这个距离如果打车,司机可能也不一定会接单,因为距离太短了,打车成本也是比较高的,在这个距离里,我们认为自行车是最好的交通工具,现在我们也在通过很多数据算法,虽然我们用的是最普通的自行车,但我们还是希望帮助用户能够最便捷地找到车,包括我们的运营、包括我们的技术,都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可以多讲一句,我对好的理解。我记得之前看到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一篇文章,我非常认可他说的一件事情,他说很多人问他未来会怎么变,他的回答是,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未来什么不会变。
我觉得未来什么不会变呢?就是用户对于短途出行这件事,第一,他希望越方便越好,最好出门就有10辆车,不要让我找、不要让我想,出门就有车,随便拿一辆就可以用,这是不会变的;第二,越省力越好,轻一点,最好不要让我去蹬,如果能够解决电池问题,我觉得电动车一定是趋势,一定是未来,能拧一下就到的就不要蹬,甚至更远的未来,假如有飞行器的话,最好是飞过去,如果有瞬间转移,最好按一下我们就到了,这是大家永远不变的方向和追求。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不会变,越便宜越好,能一块钱就不要两块钱,还有就是保证安全,现在的电动车骑起来太快了,会导致很多交通事故。
刚才说了一些对于共享单车明天和未来的一些想法,我会觉得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公司进入到共享单车的行业里来,我觉得是一个好事情。
更多公司会互相促进,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我看来,这么多公司一起来做这个事情,我希望竞争是小于合作的,更多公司一起推动这个城市的变革,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因为我们要对抗的是什么?是现在猖獗的偷盗自行车的行为,是一些社会不诚信的问题,所有在这个行业里的参与者我们要一起解决这些问题,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更好的出行服务,我觉得未来更多企业进入到这个行业里来,是好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OFO希望与其它公司一起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解决问题,让城市更美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