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少年科学家 谷歌举办了全球科学挑战赛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谷歌科学挑战赛的项目负责人Andrea Cohan

凤凰科技讯 4月11日消息,今天在北京谷歌大楼中,凤凰科技和谷歌科学挑战赛的项目负责人Andrea Cohan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Andrea介绍了谷歌即将在全球开展的2016年科学挑战赛的情况并鼓励更多中国青少年参加比赛。此前还尚未有中国参赛者进入全球总决赛。

这项始于2011年在纽约开展的一个小型项目的比赛,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在全球90多个国家,1000多队青少年科学爱好者参加的大型赛事。据悉,13-18岁的青少年皆可报名参加,获胜者团队都能够获得五万美金的奖学金,并且能够根据研究方向参观维珍银河、乐高、国家地理杂志等公司。从2015年起,这些参赛选手的指导者还有机会获得文化教育工作者奖,含有5000美金的教学基金和乐高教育提供的5000美元乐高教育卡。

众所周知,在今年的人机大战中,谷歌在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领先程度让世人震惊。事实上,谷歌公司对科研的态度一向积极,其学术搜索引擎在搜索速度和查询范围上为大多数研究者所称道。

Andrea告诉凤凰科技。从今年开始,为了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加比赛,谷歌设立了一项地域性的奖项“社区影响奖”,分别为欧洲、亚太地区、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地区五个地区,获奖项目一般为专注解决本区域的社会性问题。

据悉,2016年谷歌科学挑战赛已经开始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5月17日。两个月后评选委员会将公布100 个入围区域奖项的项目,再从中选出16 个进入全球决赛的项目。总决赛将会在网上直播。

以下为本次采访实录:

记者:目前为止,共有多少中国学生参加了挑战赛?成绩如何?

Andrea:其实每一年都有中国学生进入区域决赛。大家可以登录谷歌科学挑战赛的活动官网,查一下进入区域决赛的一些团队名单,就可以清晰看到有哪些国家的项目进入了区域决赛。

记者:Google科学挑战赛结束后,学生的项目会得到怎样的后续发展?

Andrea:比赛选手已经组建了一个网上社区,谷歌也会在赛后询问他们项目发展情况。整个赛事期间以及之后地一段时间内,其中一些项目都会取得非常好的进展。有的学生们会把这些项目提交到其它的一些科学比赛中,还有一些学生把项目移到了大学实验室继续搞科研,甚至还有一些给自己的项目申请了专利。同时,还有一些参赛者成为了Google的实习生。所有的往届选手都会想办法将自己的项目做下去。

记者:Google科学挑战赛为什么选择13至18岁的少年学生来参加,而不是18至24岁的青年?毕竟后者更加成熟,想法更完整,也更有能力去执行。

Andrea:按照之前的数据,13至18岁的人群占到全球人口的54%左右。他们大都已经是中学生了,对自己的情况有基础的了解,知道自己在科学方面的兴趣。谷歌希望改变他们对科学的一些思维方式,告诉他们科学更多的是基于一些共识去作出改变,他们自己也有机会成为科学家。谷歌也希望这些学生能够更好的协调发展,并鼓励他们将科研作为自己的事业。

记者:近年来参赛的学生主要是研究哪些领域?

Andrea:Google科学挑战赛主要分两个门类的项目:一个是科学类,一个是工程类。两个门类下都有很多细分门类。比如说科学类下分生物、化学、物理等200多个项目。其中,项目也可分为研究型和实战型。而不论是哪一类型,学生的这些项目都可以参加比赛。

记者:比赛获胜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Andrea:首先是项目沟通的能力。学生应当能够以非常简练的方式来表述,他发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他做这样的一个解决方案项目起因是什么。其次是能够做全面研究与调查的能力。

记者:Google对学生的项目起到了哪些推进作用?

Andrea:在参加Google全球挑战赛的时候,这些学生的指导者有时无法跟学生准确绘制项目蓝图,所以谷歌会首先提供一些科研计划,向学生讲述如何开发设计一个科学项目,帮助教师指导学生。

记者:Google科学挑战赛的评委都有哪些?

Andrea:最终决赛的评委包括不同的成员,部分来自赛事合作伙伴,包括乐高、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维珍等。还有一些年轻的时候就有非常了不起的科学成就的科学家们也会受邀担任评委,甚至包括一些诺贝尔获得者。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