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9%受访者期待VR&AR等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新科技

虚拟现实(简称VR技术,指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编者注)、增强现实(简称AR技术,指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编者注)等层出不穷的新科技正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据媒体报道,中国VR的潜在用户规模已经达2.86亿。对于这些即将根本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科技,你是否关注?你认为它们会带来哪些改变?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76.8%的受访者关注VR&AR等技术。过半受访者期待VR&AR技术与 购物 、 旅游教育等领域相结合。

受访群体中,90后占21.8%,80后占53.2%,70后占18.6%,6.4%的受访者为60后及以上。

84.9%受访者期待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但从技术上来说,二者差别很大。据从事计算机视觉行业的知乎用户刘钊介绍,“VR就是双目渲染,严格来说,属于计算机图形学范畴。可以简单的认为,VR=双目渲染+硬件显示设备;而AR是三维环境识别,属于机器视觉范畴,典型的AR场景是通过显示设备在现实世界中看到虚拟物体,所以,可以认为AR=摄像头+视觉算法+显示设备。”

刘钊认为,VR的重点在于突破硬件及附带解决方案的瓶颈,而AR的难点不仅在硬件,更多是算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来自北京的严庆(化名)十分关注VR&AR技术的发展,他还特意买了一副“暴风魔镜”用来体验“听起来很酷”的虚拟现实情境。虽然“魔镜”的功能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但严庆还是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虚拟现实带给人的感受会更加舒适、逼真。

调查显示,像严庆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76.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很关注VR&AR技术,而78.5%的受访者表示会主动尝试虚拟现实技术相关的新产品。

大家对虚拟现实的期待也五花八门:65.6%的人期待VR&AR技术能与旅行、购物结合;61.6%的人期待与教育结合;49.6%的人期待与娱乐结合;44.6%的人期待与传媒结合;30.5%的人期待与医疗结合;29.3%的人期待与军事结合。

除了VR&AR,无人驾驶、机器人等新兴科学技术也正在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时代节奏的加快,意味着技术向现实转化的路径和成本的缩减,尤其对于众多年轻人来说,新科技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和更广泛的前景。

调查显示,有80.0%的受访者关注这些新科技的进展。84.9%的受访者期待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通过交互分析发现,越是年轻人,如80后、90后,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如大学本科、研究生等,对新科技越关注、越充满期待。

过半受访者担心新科技给生活带来风险

在对新科技充满期待的同时,人们也担心它们带来的潜在风险。其中,69.5%的受访者担心网络安全风险;56.3%的人担心因技术不成熟、或因人们不了解技术造成使用中的风险;50.8%的人担心人工智能这样的高科技可能对人类带来威胁;33.0%的人担心人们会沉溺于新科技中。只有2.0%的人不担心新科技可能带来的风险。

北师大新闻专业硕士生杨可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不太关心科技的文科生,她在老师的课堂上听说了VR&AR技术,了解、体验了一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并由此产生了很高的兴趣。但是,杨可也一直在反思:“虚拟现实会不会让我们难以区分现实与虚拟世界?虚拟现实中的情境如果有一天到了可以乱真的程度,会不会有人沉迷于那个世界而不能自拔?”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洪忠认为,首先要认识到技术革新的贡献,它给生活和认知世界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都会带来风险。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例,要想避免沉迷状况的出现,必须教会青少年如何使用新兴科技、如何判断新兴科技中内容的真实性。张洪忠表示,北师大正在针对“青少年的新媒介素养”开展大量工作,以弥补青少年新媒介素养教育的空白。

74.2%受访者提议增加科学课程和科研训练

尽管年轻人对新科技产品十分感兴趣,但真正投入研究新科技的人并不像想象中得多。严庆表示,玩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很有趣、也很容易,但研究却很难。“要懂计算机、懂数学,如果搞VR&AR与教育结合的研究,还得懂教育学和心理学”。

杨可也表示,自己对于新科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机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成为主流”。

在北京工作的设计师张灵(化名)认为,AR的市场更广阔,但要进入人们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对外展示的真机,主要还是技术问题,比如算法、场景采集等,估计最顶尖的研发机构还需要2~3年才能成功。因此,从实验室到市场,肯定需要更多人投入”。

调查显示,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青年对新兴科技的兴趣和了解,74.2%的人支持在教育中增加科学课程比重,鼓励科研训练;61.2%的人认为要多报道、介绍国内外前沿科学研究成果;52.3%的人认为要扶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副院长张志祯比较乐观。他认为,比起其他年龄段的人,“年轻人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更感兴趣,学习能力也更强。所以,社会最需要做的,是创造宽松的环境,允许年轻人去探索,要努力消除阻碍学习、钻研的制度与文化。”

公众和专家都相信,新科技的发展给年轻人带来了许多机遇,尤其是商业机遇。84.7%的受访者支持在“双创”中,增加对创业人员的扶持力量。张洪忠教授则勉励年轻人拥抱新技术:“每一次新技术的发生,其机遇都是留给年轻人的。”

受访者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5.9%,61.6%的人为大学本科,24.5%的人为大学专科,7.0%的人为高中或中专学历,0.9%的人学历在初中及以下。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