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忠出版新书:局座教你怎么变“网红”
新书讲述 微博 公众号的经历
在公众的视野里,张召忠的身份早已远远地超出了军事专家。去年退休了的他又为自己增添了一个新的身份——“网络主播”。他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局座召忠”,每周每天更新不同的文字、音频、视频军事评论,还成功走上B站进行网络直播。凭借着多年来在电视节目中积攒的经验和人气,10月“局座召忠”微信粉丝已近百万,头条阅读量成功突破100000+ 。近日,张召忠的新书《进击的局座:悄悄话》出版上市,书中谈及了早年间求学、当兵的经历,谈及了国防教育,也谈及了创立和经营公众号的过程,更不忘针砭时弊当下的中国影视。
在新媒体上
抢占舆论高地
今年64岁的张召忠自称“非常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因此始终追随着时代的潮流。而以此来看,张召忠开启微信公众号、在B站做直播就显得格外的顺理成章。作为军事专家他有自己的考虑,那就是,“占领舆论这块儿高地”。
“有关伊拉克的新闻,你看到过伊拉克人诉苦的新闻吗?你看到过伊拉克人如何打击美国人的新闻吗?”多年和媒体打交道的张召忠认为,掌握话语权是信息时代极为重要的软实力,“舆论这块儿高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我退休之后,一直在思索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就我个人而言,开了‘局座召忠’这么一个微信公众号,深入新媒体世界,也是想在对内宣传这块儿,跟如火如荼的娱乐节目抢抢人,能网到多少年轻人是多少。”这也就是他“一个退休老头儿的进击”。
越来越多的人进军网络公众号后发现,维持一个公众号,保持每天更新是一件十分累人的事儿。而张召忠不仅保持每天更新,还为每天安排了不同类型的节目,比如每周五更新视频节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召忠说,“没有人逼我开这个东西,就是说一开始弄起来了,弄起来之后,还是一个人做事的习惯,只要开始干一件事情,必须确保这件事情持续下去,而且要成功。中国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再干这个事情。”
语言敏感
成就网络“弄潮儿”
蓝瘦香菇、一个亿的小目标……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些最新的网络流行词语总是能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的口中自如而准确地运用。张召忠格外重视和年轻人的交流,也格外喜欢和年轻人交流,“我是1992年做电视,我周围都是30后、40后、50后当领导的,以后变成70后、80后,现在都是90后,我一直跟年轻人交流。”
对新鲜的语言如此敏感,张召忠把这个原因归结于他的语言学习经历,“我最早是学理工的,以后学外语的,学外语的人对语言很敏感的,出现一个新词我就会搞清楚,我每天跟孩子们在一块儿,他们有时候交流的时候,经常搞点这种话,我一定要问清楚。”“我深知语言的重要性,我经常给大家讲课说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出国一个是会开车,这就是你的腿,再一个要会说外语,这就是你的嘴。”
是科学
就有可能失败
新书中,张召忠讲述了自己成为“战略忽悠局座”的经过,调侃,自黑,“我并没有高潮的预测能力”“预测是一门科学,科学就有可能失败”,“在骂声中成长,在批评中进步。”张召忠还对当年他预测的伊拉克战争做了解读。他虽然不怕黑,但“遇见批评我的,都会去反思”。
在采访中张召忠说,“研究未来有一套的预测方法、资料搜集的方法,研究的方法,这是非常科学的,这个叫论证,对于未来预测是五年计划、十年规划,十五年战略,我讲十五年到二十年的事,大家翻我的书,16年前写的网络战争,现在看是不是感觉我是搞预测的呢?看我的书要在15年以后看。”
军事专家
对话中国影视
作为军事专家的张召忠在书中也特别关注了中国的影视剧,当然这个关注也更多的倾向于军事题材。张召忠写道,他喜欢美国的战争大片,因为在这里他“能感受到美国人非常有想象力,能够用电脑动画做出那样震撼人心的、冲击力非常强的画面,能够在科学探索、科学畅想、科学普及、科学幻想方面做得那样好”。可是回过头来看,“生活在回忆中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外国人所不理解的事情。我们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但不需要全面继承,宫廷斗争、尔虞我诈的东西都是糟粕,我们需要继承的仅仅是那些优秀的文化,继承中国古人的科技创新。”
在采访中,张召忠说道,“抗战剧、谍战剧如果搞得好是正能量,是好事,我为什么要开微信公众号,我也是想给大家传递一点正能量,但是我现在看到的,由于我们现在这方面的国防和军事教育,专业性比较差,所以导致现在我们一些年轻的影视剧演员、导演、编剧不太熟悉,原来演的都是军人,都是战场上摸爬滚打下来的,任何动作都是战时动作,标准化的,现在这些人没有当过兵,没有经过战争,演起来太假。需要军事专家多普及一些知识,比如说《战狼》的吴京节目非常好。”
国防教育
问题依旧紧迫
当然,作为军事专家张召忠认为,普及国防教育是自己的责任,这也体现在他写的书中。在书中,张召忠用了最长的篇幅谈及国防教育问题,“像瑞士这样的国家,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国防意识”,可是,和瑞士相比,“我们是大国,但国防教育现状却很让人忧心。”
张召忠对记者说,“现在国防教育和军事问题都不太关心,有好的一方面,好的一方面我们是长期和平,长期和平建设离战争越来越远,大家觉得不着急,还是民生问题着急,高考、小孩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比较忧患的事,国不可一日无国防,兵之国之大事,死生之计,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平常就得注意,我现在感觉一辈子搞国防教育,退休了干别的也不会,写点悄悄话聊天还可以,所以就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北京晨报记者解辰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