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大陆“北上”创业的香港青年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黑马说:近日,一篇《香港互联网创业者为何这么少》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这让不少栖身于香港的 IT 创业青年惋叹。


其实香港本身的互联网创业氛围虽不及内地红火,却并不缺乏成熟的创业机制。有 cocoon startuphk 这类靠谱的创业孵化器,也有香港科学园这类政府主导的创业扶持项目,成熟而又发达的传媒行业也从未吝啬对本土创业企业的报道。


同时,香港拥有极具吸引力的互联网创业环境,除去充分自由的经济体制以及辐射世界的地缘优势外,香港本身 700 万人的城市人口却拥有近 1400 万的在网流动服务客户,其中有 500 万的智能手机用户。


香港的互联网用户质量极高,加上优越的网络覆盖及领先于世界多数地区的 4G 技术,这些显性的互联网创业环境其实早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们前往香港淘金。


可是,对于游曳于互联网端的国内网民来说,我们的视野之内却没有诞生出来自香港并与其城市影响力相符的互联网产品,香港的互联网怎么了?


文/灵机妙算
 

香港不是能诞生互联网巨人的母体


如同国内互联网发展态势一样,香港在上世纪 90 年代也经历了一波 TMT 创业热潮。但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使得这个试图急速上窜的火苗被无情掐灭,整个经济市场又迅速回归到金融为王的本体上。与此同时,先前大量涌入行业的资本也早已将本来就不大的市场利润迅速摊薄,讲求投资回报率的投资人们落在互联网的视线也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自由开放的香港社会有着通畅的信息获取渠道,传媒市场火热,商业文明十分成熟,城市公交系统发达,加上本来城市狭小,传统的商业社会已经给本地居民带来了便捷而又丰富的生活体验,这些因素也决定了香港居民对“互联网”这类新生工具的需求不会像内地民众一般来的热切,加上半西方的社会文化,来自海外的互联网产品对本土市场的巨大冲击,香港早已错过了诞生互联网巨人的时代。

 

跟风与模仿,并非是内地的特权


互联网产品模式的跟风与模仿,是大部分创业市场的一个共性,这一点香港也不例外。由于香港的开放性更优于内地,基本每个海外互联网创新的产品模式都能在香港找到复制版。


Web2.0 时代的香港本地化的门户论坛 discuss 和高登出现,算得上是紧跟变革立足于本地化市场并创业成功的代表,只是如今 facebook 这类时效性与用户感更强的社交平台的出现,已经大大削弱了二者的平台影响力。 10


年团购刚开始盛行时,香港就出现了 ubuyibuy 这种本地化的团购平台,并迅速将团购热潮推向全港,最终在 11 年被 groupon 收购。而本地化的电子商务平台也有草莓网、 sasa 网等,只是随着淘宝向海外市场的拓展,本地化的电子商务市场的生存空间也愈发狭窄了。


即便复制与模仿是一个新的产业市场向前发展时无法避免的路径,但香港本身的市场负载量确实有限,而互联网模式的迭代频率却在不断提速,香港的互联网创业也显得更为萧瑟。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力


移动互联的普及以及物联网概念的兴起给香港的互联网创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原本沉寂的互联网市场也逐渐开始有了多元化的产品形态出现。


获得多个国际创业大赛大奖的 Attership ,宗旨是搭建一个国际化的包裹跟踪平台,解决网络购物后包裹发送出去后的服务;受到 googleplay 热捧的日历择吉类应用老黄历,则从传统民俗文化切入,构建一个融和天气、历法、择吉、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工具类平台;号称香港货运版 uber 的叫车软件 gogovan ,打造的是一款基于物流货运的货车调度软件。


这些新出现的来自香港本土的创业产品,也在摸索着将自己的产品理念向海外市场推广。 aftership 的付费客户中,有 60% 来自于北美市场,中国国内及香港市场占有 40% ;而老黄历的市场方向更为开阔,因 2013 年开始将大陆市场作为中心,目前的所有用户中大陆用户已占据 85% ,香港和台湾市场份额降到 12% ,剩下的 3% 为东南亚华人市场。


面对着市场机制和人才资源都要成熟的香港,港媒中鼓励香港科技青年“北上”创业的声音也开始越来越多。


中国互联网是个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里需要一个被称作中国香港的身影,表达同一个民族精神下相互交融,也展现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理念交锋;既然围绕在“互联网”背影下的创业不会脱离公众视野,那么围绕在“中国”背影下的香港也必不会淹没在这个注定由互联网连接的时代。


本文为i黑马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i黑马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