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康:互联网金融?先搞懂这些概念再说 - i黑马
刘明康说:“金融业很特殊,要有敬畏之心。”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姿态昂首挺进金融业;大数据概念风靡全球,对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形成冲击。无论是跃跃欲试热情高涨的民营资本,还是鼓吹颠覆性创新的互联网大佬,刘明康以他四十年金融从业的敬畏之心提出忠告,“搞互联网金融,既要懂互联网,更要懂金融。至少要防范五个概念的缺失——资本金、拨备、网络安全、风险管理和尽职调查的概念,没有这些概念,迟早要出大案。”
“民营银行不一定会支持民营企业”
“不要有误区,认为国有和民营只有哪一个能搞好,哪一个搞不好。重要的是,不能把风骨丢掉。”
刘明康近期将早春读书会上的演讲《呼唤金融业的“风骨”与“柔情”》整理成专栏文章发表,他从《威尼斯商人》的契约精神,讲到胡雪岩、乔致庸为代表的徽商、晋商兴衰,最后谈到了他亲手处理过的德隆案。
刘明康回忆说,成立银监会后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参与扑灭德隆的火灾。在德隆迅速由一家实业企业滑向一个错综复杂的杂牌金融系统时,“负债率高企,资金链断裂,火从新疆烧到全国各地。”
复杂的关联交易和频繁的违规操纵拖垮了德隆。据他回忆,当时堵在新疆银监局门口要钱的群众太多,导致工作人员无法进出,“吃饭都是从外面递进去。”
“今天民营机构参与金融,我们由衷欢迎,但不要有这样一个误区:好像国有和民营只有哪一个能搞好,哪一个搞不好;最重要的是,不能把风骨丢掉。”刘明康试图呼吁中国银行业缺失已久的独立精神,德隆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当前涌现民营银行发起热,但目前尚难看到有着清晰竞争定位、战略远景、股东资质、公司治理、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等详细制度框架设计的“民营银行”设计方案。也就是说,尽管民营资本有办银行的热情,但距离具备办好一家真正风险自担民营银行的要求,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问:你怎么看待近期的民营银行发起热?对其定位有什么建议?
刘明康:原来有一个观点,民营银行一定会支持民营企业,我感觉不完全如此,这里存在一定的误区。如果缺乏很好的政策引导,在扭曲的利润考核导向下,民营银行容易走形。综合来讲,成本低且效益高的,一般是大型企业客户。几乎所有银行都喜欢大客户。
但我觉得应该鼓励民营银行面向社区和小微企业。我们看到真正的草根出来的一些金融机构,比如浙江有几家银行,一直坚持做户均50万-60万的贷款。它们其实 都没有走到社区以外的地方,但资本回报率也不错,一点不比大型银行差,所以并不是说要给什么样的政策,关键要会做小企业。
当然,解决微小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其实不仅仅是银行的事,应该更多依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诸如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的支持。
比如台湾,将资本市场拉开五个层次[注:包括台交所(上市)、柜台买卖中心(上柜)、兴柜市场(上市、上柜预备市场)、盘商市场(非公开交易市场)],让 VC、PE有充分的渠道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退出,使它们愿意支持风险投资,小企业三年死了没关系,三年的投资回报可以覆盖损失。
但银行不一样,它的资金来源于储户的存款。
辩证读懂互联网金融
“最可怕的是,不懂金融的在搞金融。”
“我相信很多互联网公司会从非常激进的态度转向相对的理智。”刘明康认为,互联网企业积极申请银行牌照,是因为它们已经意识到牌照和体制的重要性。
在刘明康看来,让不懂金融的人来搞金融,并不是创新,比如比特币现在已经成为投机炒作的工具。
当然,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带来的技术革命,也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问:民营银行创办热潮中,我们看到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业的热情非常高,你对此有何看法?
刘明康:我相信众多互联网公司会从非常激进向相对理智转变。互联网只是一个平台,本身的技术难题并不是太多,因此当银行、保险、证券发现互联网带来的好处时,它一定谋求与其合作,逐步把它的业务放到线上(online)。
但是,如果银行内部不做体制性的改革,即便有好的概念、平台去做互联网金融,也不会做好。这里有个服务文化的问题。
问:刚刚说到比特币,最近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提示。
刘明康:早应该如此。比特币从一开始的游戏币已经演变为炒作的工具。商品过度投机就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性。比特币目前的特性是无法与各国法定货币相提并论的。
问:除了比特币外,2013年,P2P网贷风险也开始小规模暴露,早在两年半前,银监会就对人人贷潜在的非法集资等七大风险,作出过提示。你如何看待目前P2P领域的风险?
刘明康:现在互联网金融搞得如火如荼,但已经开始出了一些事情,比如P2P涌现的风险事件,规模已经不小了。其实搞互联网金融的人,应当既要懂互联网,更要懂金融。最可怕之处在于,不懂金融的在搞金融。金融业很特殊,就是我们这样的人一干三四十年,也是越干越敬畏。
P2P的问题,还在于其信息与银行之间从来不做共享。一些人完全忽略了银行经营的诸多前提。现在不少P2P风险事件中,一些黑客集团轻易侵入账户,盗取密码,许多钱就这样被卷走。
相反,银行在保护账户安全方面,有严格的防火墙制度,每一个银行,不管大小,都要有一套核心系统和支付系统,有两道防火墙。
但这两道防火墙,在中国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里,目前还要加强,有些甚至连队伍还都在建设中。做互联网金融,至少要防范五个概念的缺失——资本金、拨备、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风险管理和尽职调查的概念,没有这些概念,迟早要出大案。
互联网企业申请金融牌照,是因为它们意识到了牌照和体制建设的重要性,认真接受银监会的监管,然后由银监会来指导他们的制度建设。
当然,即使有专业的监管,持牌机构仍然时有问题发生。
互联网金融VS传统金融
“银行不一定会比阿里巴巴们聪明,但银行有专门的丰厚的资本金。”
问:在你看来,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带来了哪些挑战?
刘明康: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一定会给传统银行业带来很大挑战,这是首先需要肯定的。另外,对传统银行不善于做风险管理,吃大户、搞典当式的抵押担保和高成本放贷,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这是互联网带来崭新的面貌。
依靠掌握的信息和流量,就可以给企业放款,这是一个理念问题。许多银行授信只看两个东西:第一,谁给担保?第二,拿什么来抵押?互联网金融对这个陈旧理念有着巨大的冲击,互联网企业掌握客户的信息,实现信息对称,而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风险便可以更准确地定价。
互联网的大数据模式,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帮助信贷人员更好地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当贷款金额小、笔数多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法则,批量处理。这种情况下,风险损失基本是一个正态分布(NormalDistribution)。
但是,一旦是大金额、小样本,风险损失分布就不同了,会出现偏态分布和肥尾效应(FatTail)。因此,也就需要充足的资本金来应对非预期损失。
问:但无论是银行传统的信贷审批流程,还是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其实都存在数据有效性的问题。
刘明康:数据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银行与互联网各有所长。
很多人不能专业、全面地去看待互联网金融。有些媒体、社会和政治家都如此。其实没那么简单。
银行不一定会比阿里巴巴们聪明,但银行有专门的丰厚的资本金。银行使用百分之十几的资本金来对付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losses/UEL)。银行的拨备则专门用来对付可预期损失。
可预计损失,由拨备来对付,不够就增加拨备。不可预期损失,根据风险损失分布情况,可以基本计算所需资本。资本金算不到那么精确,对不起,再加附加资本2.5%;如果你是系统性重要银行,再加一个百分点。据我所知,至少现在如此。
商业银行还有一个指标,就是杠杆率,不管你做得好和不好,银行杠杆率不能低于4%或者是不能超过25倍。
目前,互联网金融对这些概念的认识还要深化。如果按照上述风险控制,在我看来,互联网金融只能做户均5万或10万以下的贷款,只能采取多流量低金额的方式。
至于安全网和系统建设,商业银行对防火墙的投资,这是基础设施建设,哪家银行不是进行了大量投资的?!中国银行业能做到今天很不容易,过去几年,商业银行进 行了全面的IT系统建设,小型金融机构则可以联合起来做IT系统开发,未来云计算下,也可以考虑把一些东西放到云端上。
相关公司:
数据来自 创业项目库
作者:史进峰 | 编辑:weiyan | 责编:韦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