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堂创始人颠覆性自述:餐饮才是朝阳行业,互联网厮杀太激烈没有创业机会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i黑马注:人们都认为互联网行业前途一片大好,互联网正在逐步改造餐饮这种传统行业。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不以为然,听他自述是怎么把一票互联网大佬企业嘲笑为“村办企业”,把自己的米粉生意形容的光辉照人的。

\

以下系张天一《伏牛传》之十篇:

我们在朝阳区卖粉,我们真的是朝阳产业。搞互联网的都在中关村,他们都是村办企业……

我始终坚信一点,人人都看得到的趋势不叫趋势。

而且我相信另外一点,有的时候坚持一些形而上的原则比形而下的技术性短视更为重要。

所以我坚持,不管耳边有多少声音,坚持自己的宏观判断与看法比什么都重要。

比如我诸多坚持中的一条就是,在人人都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等等的时候,去搞这些东西在我看来都是扯淡。至少在做个人创业方向选择的时候是扯淡。

原因参考开头第一句话:人人都看得到的趋势不叫趋势。机会永远属于趋势的创造者而不属于趋势的跟随者。用更加负能量一点的话说,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第一个创造新概念的是天才,第二个使用概念的就是蠢材。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做得好不如做得早。

周边的很多创业朋友都在一窝蜂的从事TMT大框架内的某个领域的创业。当然大家伙儿也发现这样是不行的,于是创造性的提出了“细分领域”这个概念,当到了“细分领域”之后又发现还是不行,于是开始“细分之再细分”,表示自己的产品与同类产品有哪些功能上的一二三BLABLA的不同啦。

这样一来,细分是细分了,姑且不论用户认不认可这么个“细分法”,关键是细得连毛都没有了。好比我号称我的牛肉粉是我们家新街大院X号楼的第一名,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更为关键的是,在你无限细分寻找市场空白的时候,万一一开始你的大前提就错了呢?

就好比往前三十年,一位农村姑娘还在纠结自己应该嫁给一个供销社的供销员还是一个生猪收购站的采购员时,她就压根没有想到她其实应该嫁给村里面唯一那个冒着坐牢风险倒卖鞋裤袜的小伙子。

今天,我们姑且不论互联网是不是供销社。但我认为今天我们很多人“互联网至上”的思路是有问题的,在很多有意无意的舆论导向下,硬生生地把互联网这样的一个好东西给弄成了邪教教义一样的“绝对正确”。

好像什么事情不互联网化,或者不搞互联网,就搞不成了,好像什么事情不和高大上的互联网沾个边,就不行不行地了。

有很多朋友和我聊天,一上来就是“你们的牛肉粉和互联网有关系吗。”此时,我都会善意地提醒一下他:“先别问了兄弟,粉凉了,就不好吃了。”

此类风气让很多兄弟们走上了“互联网化”的不归路,只要有一个创业方向出来,就一拥而上,在这片红海里的无数个细分领域里面一群又一群地杀得头破血流。

我们不妨跳出这样的思维狂热或者说“大马哈鱼”式的疯狂扎堆创业,拷问一下互联网这个行业,到底怎么样?

有人说互联网是个朝阳行业,餐饮业是个传统行业,所以趋势就是朝阳的去改造传统的。

事实上呢?我们不妨从这几个角度来看一下:

产值:我在网上检索了一下。互联网产业一年的产值约为万亿元这个级别,餐饮业一年的产值也是万亿级别。两个行业的产值实际上是差不多的。

市场占有率:就互联网行业而言,BAT占据了整个市场超过50%的份额,在各个细分垂直领域,还有一大群人在杀得死去活来。

但整个全中国餐饮行业前十名巨头吃掉的市场份额也不超过10%。排名第一的百胜集团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仅仅是5%往下。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是很多路边摊餐馆散兵游勇式地野蛮生长。

两个行业产值差不多,一个行业有垄断巨头,有庞大、稳定的从业人员、有稳定的市场、开发线、产业链,另外一个基本上还是野蛮生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哪个产业更像夕阳产业,哪个产业更像朝阳产业呢?

伏牛堂就目前的发展而言,虽然问题和困惑不少,但是总体上发展速度还是可以的。以至于我经常感慨,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我们这样一群“竖子”的出现,可能也正是由于我们周边那些比我们优秀百倍的朋友们正在一个个高大上的创业领域里杀得死去活来。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说一句,我们在朝阳区卖粉,我们真的是朝阳产业。搞互联网的都在中关村,他们都是村办企业……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微信号cylbnc)

作者:张天一 (伏牛堂创始人)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i黑马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