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的“国际生意” - i黑马
作者:黄锴
【导读】这几年国际MBA教育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和海外名校优质资源对接成了国内不少成人再教育产业从业者的一种商业策略。然而,市场的深入发展,整个产业也面临着两级分化的问题。那这些问题又是什么呢?
国内的MBA市场,正在进入两极分化的淘汰赛。
随着国内商学院教育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申请人开始注重MBA教育的品牌。其中,中外合作项目时常受到人们的青睐——不难理解,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能够享有两方甚至多方的教学资源,并可能拿到多个学位,对学生而言颇具吸引力。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学生仍然青睐一纸洋证书。
而另一厢,许多国外商学院进入中国后,只能通过合作办学的模式拿到招生执照。在它们蜂拥而入的大潮下,合作办学项目在近两年愈发如火如荼。毕竟,中国已经成为谁都不想放弃的市场。
此前,不少海外名校已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或中心。2010年3月,哈佛大学在上海浦东陆家嘴设立了上海中心,这是哈佛在海外设立的7个研究中心中最大的一个。5年前,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在上海设立了中国中心,并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展开合作项目。此外,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办的“上海纽约大学”,也在今年进行了第一批招生。
然而在风风火火的表象下,合作办学并不能确保“稳赚不赔”,或者说,取得1+1>2的协同效应。双方院校的文化是否能融合,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是否相当,都是影响合作办学成效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说,如果双方院校在合作中的地位不对等,那么这类项目便很难延续下去。
事实上,中外合作的MBA项目在中国已走过十余年,其中失败的项目不在少数。与此同时,合作的内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MBA、EMBA市场会逐渐走向分化,那些“强强联合”的项目能够继续发挥其影响力;而那些双方实力较弱,设计不佳的项目,也将被加速淘汰。
各取所需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已成为海外商学院越来越不愿忽略的阵地。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骆玉鼎的话说,“中国元素是个很大的卖点”,海外商学院纷纷试图通过在中国开设课程来增加吸引力——这样做既可以吸收中国的学生,也可以把想来中国工作的外国学生带进来,同时让教授的研究氛围里添加中国的元素。
海外商学院选择入华,除了本身想渗透到新兴国家的教育市场外,另一个原因也不容小觑。通常情况下,美国及欧洲的商学院与相关行业内的企业往来十分频繁,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也会推动商学院与中国的联系。
而选择与中方院校合作,国外商学院通常看重的是中方院校的社会资源与招生能力。由于国内教育市场及教育体系的特殊性,国外商学院“单打独斗”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和风险,找到国内一流的商学院合作,是一种降低风险又能双赢的方法。
譬如,一些欧美商学院在进入中国后,比较容易接触到欧美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但在与国内民营企业打交道方面,就容易“水土不服”。此时,对本土情况熟悉的中方商学院就能够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
“很多情况下,海外商学院和民营企业谈自己的国际排名,对方不一定重视,民营企业家更关注课程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殷志文称,“许多民营企业并没有在海外扩张的想法,也不需要了解美国或欧洲企业的做法,它关心的是如何将眼前的市场做好。”这将海外商学院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此时,国内商学院在合作中的价值就不容小觑。
同样,中方的商学院也有自己的“算盘”。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为例,教育部每年批准复旦招收400个EMBA学生,但加上各类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后,复旦管院每年招收的EMBA学生大约在1000名。这些合办项目中,复旦管院和外方院校各派一半的老师,学生毕业后大多拿的是国外商学院的学位,复旦则提供一份“课程学习证书”。换言之,这些合办项目的学生并不占用那400个名额,复旦管院实际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扩大了招生规模。这样一来,学院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财务表现也会更加好看。相比于一般的EMBA项目,合办项目的成本会高一些,但对复旦管院而言是一块增量。
这也解释了为何当下多数的合作办学项目是“单学位”项目,只发外方文凭,不发中方文凭。能提供双学位的项目,只占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少数。
在“各取所需”的基础上,经过近些年的合作,中外方在项目中的地位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骆玉鼎看来,中外合作办学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中外合办项目在中国生根发芽,那个阶段,合办项目对国内的商学院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中方院校而言是一个引进、吸收、提高的过程。
到2005年以后,国内商学院间竞争开始逐渐激烈了。骆玉鼎认为,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之为“品牌竞争”的阶段,各个商学院的学费与生源都出现了分化。不少商学院认为自己的品牌力不足,因此希望通过中外合作来“借品牌”,以此增强竞争力。
到了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商学院迎来了树立自身品牌的好时机。一方面,国外商学院的“架子放下来了”,另一厢,中国经济的表现仍然比较抢眼,国内商学院的品牌得以提升,且获得国际认证的数量越来越多。到了这个阶段,国内商学院的重点是打造自己的品牌,从这点看,“侧重做双学位或中外合作项目,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骆玉鼎称。
在他的心目中,国内商学院正处于第四阶段的临界点,即中国商学院携手国外商学院“走出去,通过互设海外校园、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等方式把中式商学教育扩展到海外去”。这样不仅能为出海的中国企业提供本地化服务,也能为跨国公司培养中国通。骆玉鼎对此表示出很高的期待。
文化冲突
相比于一般的MBA项目,中外合作项目从发起、设计到招生、运营,都显得颇费周折。
浙大MBA教育中心主任寿涌毅对此感触颇深——他全程参与了浙大管院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合作的“制造与供应链MBA”项目的设计,该项目的筹备期长达两年。
“双方磨合的难度很大,前期沟通是个非常花精力过程,”他说道,“我们几乎每两周都要开电话会议,为了这个项目我还专门飞到加拿大两次。”
在采访中,几乎每家商学院都承认中外合作项目的挑战不小,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产生意见分歧。以浙大管院的“制造与供应链MBA”为例,由于是双学位项目,学生必须同时符合两所院校对于入学和毕业的要求,重新整合的课程也必须得到双方认可,达到两所院校对于质量的要求。用寿涌毅的话说,这个项目中每一门课的课程大纲及教授都要先做考评,需要得到双方院校的逐级批准,因此“我们需要非常仔细地设计课程中的各个环节,前前后后花了两年。”
再比如,一些商学院授予学位的前提是要求一定比例的课程由自己的老师来上,这同样会给合作带来障碍。“打个比方,如果双方都要求原先课程中的60%由自己的教授来上,那么学生要拿两个学位就变成至少要上120%的课程,比原先的最低学分要求高了不少,这也是一个难题。”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称。
双方的合作尚且难以协调,三方或多方的合作就更加艰难。眼下,浙大与法国里昂商学院、美国普渡大学合作开办了“全球创业MBA”,结果发现,不仅中方与外方的教学体系有很大差异,美国和欧洲商学院之间本身也存在隔阂。
“就拿入学标准来说,中方、美方与法方的要求各不相同,会有很多细节甚至一些原则性问题的冲突,如何处理变得很棘手。”寿涌毅称,“好在我们有着非常好的互信,还是可以通过交流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此基础上,中方院校通常看重的是合作项目对自身影响力、知名度的提升,给同学和校友带来的价值,以及对自身教师在科研、教学领域的提高等。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沈艺峰认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往往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很困难,但等大家建立起互信机制后,项目的推进就会顺利很多。“许多院校与外方的合作是断断续续的,因此会出现沟通难题。只要连续做几年,许多沟通就不是问题了。”
可以说,合作办学需求很热,但如何度过磨合期,是摆在这些课程设计者面前最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