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之父”再度冲击IPO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来源:猎云精选(ID:lieyunjingxuan) 作者:邵延港

创业板折戟后,他带“芯”再战。

回国创业二十余年,最年轻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带领独角兽中星微回A股的波折之路。

中国无芯片历史的终结者,决定再一次冲击IPO

8月11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中星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星微”)上市辅导备案获广东证监局受理,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据悉,中星微曾于 2018 年向证监会申报 IPO,2020年7月平移至深交所创业板审核,拟募资13.6亿元。不过,在2020 年 12 月,中星微却选择撤回申请文件,深交所随即终止审核。中星微在此次辅导备案文件中备注的当时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系其基于业务发展规划,拟合并芯片业务后择机申报。

自2015年从纳斯达克私有化退市后,中星微已经为登陆A股进行了多次努力。反向收购不成,重组直接申请也受挫,中星微的再次上市之路堪称曲折。而曾经被称为“最年轻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中星微创始人邓中翰,在1999年创立中星微后,成功地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星光中国芯,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如今,中星微早已成长为一只独角兽,在当前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邓中翰能否带着中星微顺利冲击A股市场?

01

“中国无芯历史终结者”的曲折再上市路

上世纪90年代,从中科大毕业的邓中翰也加入了那场留学潮,去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深造,并且获得了该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物理学硕士与经济学硕士学位,伯克利建校130年来第一个获得横跨理、工、商3科学位的人。

求学任务完成后,邓中翰也留在了美国工作,曾任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高级研究员,后来还在硅谷创业,成立了一家名为Pixim的研制高端平行数码成像技术的半导体公司,不到两年,产品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公司市值达1.5亿美元。但邓中翰并没有做好长期留在美国的准备。

1999年,邓中翰作为中国留学生的优秀代表,应邀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观礼,那一刻,激动的邓中翰决定“要回国创业,设计出中国人自己的芯片”。1999年10月,邓中翰带着他的核心团队回国创业,借鉴硅谷模式成立了中星微电子,在北京中关村启动“星光中国芯工程”。

2001年,中星微电子设计出中国第一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星光一号”,邓中翰也被称为“中国芯”之父。

据了解,那时候的中星微电子,核心业务多媒体芯片主要应用于PC和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启动并承担了“星光中国芯”工程,曾被索尼、三星、惠普、飞利浦等一线IT企业采购,全球市场份额一度达到60%。

对于中星微来说,此次辅导备案并不是它第一次接触资本市场。在2005年,邓中翰就带着最初的中星微电子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据了解,中星微电子股价顶峰曾达到20美元,但后来的股价却长期低于1美元,还曾收到过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

由于公司估值长期不理想,终于在2015年的6月,邓中翰等管理层作出了私有化提议。而当时中概股退市回A已经形成了一波浪潮,中星微电子回A股的计划也早早地提上了日程。

值得注意的是,中星微电子在退市后,对业务进行重组,对安防业务与芯片业务的拆分,将安防视频监控业务组建成中星有限来回A上市。

2016年5月,A股上市公司综艺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以支付现金及发行股份的方式,总计作价101亿元收购中星有限100%股权,其中现金支付对价金额为23亿元,剩余部分以发行股份形式支付;同时,综艺股份拟向包括其实际控制人昝圣达在内的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为拟不超过51亿元。

而中星微电子私有化时的价格为普通股每股3.375美元,按当时总股本13411.61万股测算,中星微私有化时估值为4.53亿美元,按照交割日汇率,其估值约合人民币29.34亿元。

并且,中星有限仅是中星微的子公司,综艺股份给出的估值是否合理被证监会质疑。

最终,中星有限反向收购被叫停,中星微首次A股上市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但中星微并未放弃,借壳失败的中星有限改为股份制公司,简称中星技术。

证监会官网显示,2018年8月,中星技术提交创业板IPO资料,2019年9月6日,证监会发布了对于中星技术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反馈意见,提请中星技术补充说明的问题达60个。

好在最终中星技术的创业板申请在2020年7月获受理,但仅在5个多月后,中星技术撤回了申请,期间仅被审核委员会问询一次。

“中国芯之父”再度冲击IPO

来源:创业板官网

今年8月3日,时隔30多个月,中星微与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重新启动IPO进程。

02

创始人等待上市减持还债

曲折的上市进程,也看出中星微对于IPO的执念。对于创始人邓中翰来说,中星微上市同样很重要。

海归创业,6年公司上市,让他风光无限。

尤其是在2009年,41岁的邓中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年的祖国60年庆典,邓中翰还曾作为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创业家代表乘坐彩车在长安街上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2020年,邓中翰还同李飞飞等7位华人一同选入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科研能力方面风光无限,但邓中翰在资本运作上却存在一些忧虑。

在2015年中星微私有化退市时,出资方是Alpha Spring,该公司的背后正是中星有限回A股所借的壳公司综艺股份的董事长昝圣达。据悉,昝圣达在中星微电子私有化前就通过Alpha Spring在二级市场以购买、定向增发、协议受让等方式取得中星微电子33%股权。私有化时,Alpha Spring直接提供资金3亿美元,该部分债务资金自然由邓中翰等人承继。

根据借款协议及后期的补充协议,作为中星微电子实控人的邓中翰,最终承继的私有化债务金额为2.22亿美元,占比75.6%。据中星技术2020年招股书信息,截至2020年6月邓中翰已偿还约1500万美元,剩余债务金额2.07亿美元。

这部分债务规模巨大,邓中翰只能以公司股份来偿还。根据邓中翰与Alpha Spring的协议,邓中翰通过质押或减持其持有的中星技术股票所获得的资金偿还上述借款及相应利息。

昝圣达在协议中表示同意不谋求中星技术实际控制人地位,且同意不与中星技术的其他任何股东签订一致行动协议或通过投票权委托等其他方式谋求中星技术的控制权。

据中星技术的招股书,邓中翰持有中星技术股份锁定期届满后次年开始三个自然年度内全部偿还完毕,其中第一个年度还款比例不少于30%,第二个年度不少于60%。这意味着,公司上市后邓中翰需要减持套现进行还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年前的中星技术IPO阶段,中国芯片产业正在经历国产替代的高峰,芯片企业估值一路高企,而以芯片起家的中星微却剥离芯片业务让安防产业上市。此次IPO的节点,正处在AI芯片的风口上,中星微重新合并芯片业务,能获得怎样的估值呢?

03

重新合并芯片业务,“独角兽”中星微这次能否“一锤定音”?

中星微电子私有化退市后,对业务进行了重组,将旗下两大主营业务进行了拆分,一是芯片,二是安防。由于当时芯片业务盈利能力薄弱,所以中星微选择将其剥离给北京中星微,而留下安防业务,即此前的中星技术。

对于中星微和邓中翰来说,芯片才是他们的“初心”。在2001年首款芯片发布后,三年后的2004年,“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集成电路芯片产品。而9年之后的2013年,中星微的芯片应用重大项目再度荣获国际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中星微上市辅导备案文件中备注的当时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系其基于业务发展规划,拟合并芯片业务后择机申报。

“中国芯之父”再度冲击IPO

来源:证监会官网

如今,在中星微官网中的介绍中,中星微是一家在数字感知领域拥有国际领先的芯片设计技术和新一代机器视觉编解码技术的高科技企业,面向公共安全、数字信创、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水利、工业物联网、车联网及家庭等领域提供数智化行业应用及解决方案。

此外,在2020年底,中星微中星技术就与SpaceX、阿里云、Waymo、寒武纪、京东健康、地平线、比亚迪半导体、苏宁金融等企业入选了全球独角兽500强。

近年来,中星微也在不断增强公众对其在芯片领域的认同。中星微最早的半导体领域的积累来自在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2016年6月中星微宣布成功研制中国首款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芯片,成为全球首颗具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嵌入式视频采集压缩编码系统级芯片,并取名“星光智能一号”。2017年,中星微拆分出AI芯片部门,成立了北京中星微人工智能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中星微的AI芯片应用于安防及物联网产业,这或许是中星微将安防业务独立上市的原因。如今人工智能与芯片产业发展的焦点之一,中星微作为中国无芯历史的终结者,在资本市场会有怎样的表现,仍值得期待。

文章评价
“中国芯之父”再度冲击IPO 匿名用户
发布
发布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