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正走向分化:“软新闻”当道,“硬新闻”无处安放青春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看出区别了吗?某些统计方法上的原因,可能导致scanvine过度夸大了buzzfeed和mail online最近的增长速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发展迅猛的“低级新闻”(low-journalism)网站的确比老牌媒体巨头状况好得多,而且这一趋势短期内还没有扭转的迹象。

请注意,我这里用的词是“低级新闻”而不是“劣质新闻”,二者截然不同。高级新闻指的是对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和nsa等机构的调查,感觉就像蛋白质,而低级新闻更像是巧克力。优质的巧克力自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比如the onion和cracked,他们的报道既言之有物又趣味十足。但buzzfeed却并非如此。

从历史上看,低级新闻一直都在补贴高级新闻。但现在,二者逐渐开始分离,主要是因为网上可以看到无穷无尽的低级新闻。buzzfeed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一部分源于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buzzfeed之于低级新闻,就好比高果糖玉米糖浆之于巧克力——这种讽刺源于the onion。buzzfeed就像是一台机器,一刻不停地将动画、gif图片和reddit上的帖子转变成页面浏览量,完全就是一杯“糖水”。

需要说明的是,我本人看buzzfeed时也经常会被逗乐,而且他们也并未不思进取。buzzfeed不仅进一步拓展了视频业务,还在向高级新闻领域扩张。在总编辑本·史密斯(ben smith)的领导下,他们已经扩大了政治新闻的报道力度,而且刚刚聘请了《卫报》驻莫斯科联络员作为首位海外和国家安全新闻编辑。

buzzfeed创始人乔纳·佩雷蒂(jonah peretti)表示,在4月15日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后,buzzfeed的扩张计划开始成型。“那确实是个令人启发的时刻。”他说,“人们没有跑去老牌新闻媒体,而是来到他们每天都访问的buzzfeed来了解情况。我们排名前5的内容都是硬新闻。”

但我用scanvine搜集的数据显示,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后的那个星期,buzzfeed上分享次数最多的40篇文章中有很多诸如《爱上波士顿的29个理由》这样的花边新闻,只有3篇算得上是硬新闻。其余各个星期的情况也基本如此。如果他们的读者果真想要看硬新闻或是政治新闻,肯定会另寻其他渠道。

但buzzfeed有朝一日或许的确能够发展硬新闻,我也很尊敬他们的这一计划。如果他们真的成功了,或许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媒体转型。但我怀疑这难以实现。我反而认为,新闻行业将继续向着高级硬新闻和低级软新闻两个方向分化,buzzfeed仍将是其中最低级、最软的一个。

这意味着报业历史上首次面临这样一个考验:硬新闻和调查性新闻能否凭借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但愿如此,因为上周的情况表明,我们仍然需要这些老气横秋的传统媒体来发挥监督作用,这种需求或许从未如此强烈。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