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教圈-做孩子教育移动互联网入口!
i黑马:他本是个平凡的爸爸,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遇到了许多疑问。学校更多侧重的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孩子的兴趣特长则需要家庭教育来引导,家长不懂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的天性和特长可能会被埋没。
然后他去看书、加各种微信QQ群,努力去学习。过程中就萌生一个想法:既然市场上没有一款专门为家长和老师提供及时交流的工具,为什么不做一款孩子教育主题的APP呢?于是有了孩教圈诞生。
以下为分享具体内容:
然后他去看书、加各种微信QQ群,努力去学习。过程中就萌生一个想法:既然市场上没有一款专门为家长和老师提供及时交流的工具,为什么不做一款孩子教育主题的APP呢?于是有了孩教圈诞生。
以下为分享具体内容: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够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为什么要创建孩教圈这样一个APP。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在过去十二年中,我已经成功创建了三家公司,现在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不错的成就,其中一家就是创建孩教圈的慧路科技公司。2009年,由于受美国在线教育的启发,我成立了这家公司,为企业提供在线管理培训课程,从此踏入了在线教育领域。现在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为什么我在原来的事业做到如鱼得水之际,要突然进入孩子教育的移动互联网领域。
在过去那么多年里,我除了将精力主要投入到事业上外,女儿的教育也是我一个比较揪心的事情,应该说我一直努力争取做个好爸爸,却经常碰到许多困惑。我女儿在学校里没有太突出的表现,学业处于中等水平,但从小受家庭氛围的影响便非常喜爱阅读和写作,两岁多的时候就可以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上一两个小时。有一次女儿在写作业,当我走近她身边时,她手忙脚乱地把本子收起来,我一问才发现原来她是在写一些小故事,因为怕我责怪她影响学习,就偷偷地写。我跟她说,喜欢写东西是件好事,不用偷偷摸摸,但要协调好时间,作业写完后有兴趣就可以写。女儿很开心,从那时候开始,她每天都会坚持写故事和画漫画。在女儿十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她说想写一本玄幻小说,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她锻炼写作能力,于是我立刻表示支持。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女儿会写成什么样子,只是鼓励她按照自己的构思撰写,写得顺畅时,她一天居然能写六千多字。等小说将近完成的时候,我才发现小说有一些故事情节比较幼稚,例如她将所有她喜欢吃的东西全部写到小说里了,后来我想这或者才是10岁孩子眼睛里面的世界,如果改成大人的文字,就不是小孩子写的书了,所以我没做任何修改就直接送去出版了。目前,她是国内写玄幻小说年龄最小的作者。
从女儿出书这件事上,我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学校更多侧重的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孩子的兴趣特长则需要家庭教育来引导,如果家长不懂得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的天性和特长可能就会埋没。其实我自己还有这样一个感受,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长经常是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思考问题,却发现过去的道理在孩子身上起不到作用,不知道新一代的人为什么会和自己小的时候不一样了,非常迷茫,有时候因此还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并把这些情绪发泄在小孩身上,尽管事后非常内疚,但是下一次依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些孩子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书,我发现市场上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书非常多,在看的时候都感觉很有道理,但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又无从下手,毕竟孩子教育的事情千变万化,家长不是专家,我们需要的是及时的、亲身的经验,而不只是理论化的传授道理。我也尝试过使用Q群、微信、微博等工具,却发现它们只能在某一方面解决我的需要,而不能很好满足我及时、全方面。 实操性的学习和交流孩子教育方面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市场上没有一款专门为家长和老师提供及时交流的工具,为什么不借助我过去在互联网教育的经验,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突破目前教育资源在空间、时间的限制,从而帮助更多家长掌握更好的孩子教育理念呢。于是我就产生了开发孩教圈这样一款为家长、老师、培训机构提供关于孩子教育主题交流的手机应用软件的想法。
想法虽然有了,接下来我们要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什么才是家长真正关心的内容?以什么产品形式可以更好满足家长的交流需求?如何让家长愿意持续使用我们的产品 ?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才是家长真正关心的内容?
对此我们首先做了大量的调查,第一步是创建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孩子教育网”,希望通过微信文章的阅读量来寻找用户关心的内容。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第一个月单靠口碑就吸引了两万多粉丝,而在只有三千粉丝的时候,单篇文章阅读量甚至达到了十万,这就初步验证了孩子教育是一个市场的刚需。而从文章阅读量上我们了解到家长喜欢的许多内容并不是我们一般想像中以升学为主题,反而更多的是对孩子成长方面的文章,同时关于女性方面的内容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妈妈更关心这个话题。此外我们专门做了一个三千多人的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关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0-3岁的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发育问题,3-6岁的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孩子的性格养成以及能力的培养,6-12岁小学阶段的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孩子的培养学习习成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当然到了高年级还有升学的问题。但到了初中以上,孩子自学能力加强了,家长关心孩子教育问题的时间也少了。因此我们将我们的核心用户群定位在孩子处于0-12岁的家长上,从胎教、早教、幼儿园到小学,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提供不同的内容。
我想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我们是如何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跟我差不多年龄的爸爸,有一天他在我们孩教圈里求助,因为他的小孩刚上初一,非常喜欢一位韩国明星,在整个屋子里贴满了照片,现在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他非常着急,但是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制止这种现象继续恶化下去。于是我就给他讲了我刚刚亲身经历的事情。我女儿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也哈韩,那时候正是她小升的关键时期,本来我也希望能够断绝她这个行为,不要影响学习。后来我发现00后追星是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喜欢明星比起我们之前更为明显和大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他们能够从四面八方接收到信息,甚至是和明星近距离地交流互动,想让他们不追星几乎是行不通的,我们只能是往正确的方向去引导他们。于是我专门找了个周末跟女儿聊天,我问她,你喜欢这个明星是喜欢他什么呢。女儿回答我说,他除了形象好之外,还非常有能力,他不但是一个明星,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经营很多家公司,他工作很努力,很小的时候就能养活自己了。我就跟她说,我觉得现在在演艺圈要成为明星确实要很有实力,也要很努力,你喜欢一个明星我不反对,但是你要从他身上学到正能量,如果你只是喜欢他但是没有从他身上学到东西,那就证明这个明星给你不是一个好的榜样,我就觉得你不应该再喜欢这个明星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发现女儿学习主动多了,因为她觉得为了喜爱的明星她要更加努力才行了。那个爸爸看完我的故事后,半信半疑,无计可施之下也去做了尝试。过了一个星期,他在APP上给我回了帖表示感谢,他说他跟孩子进行了一次类似的深入沟通,慢慢地引导孩子去学习明星一些积极有用的东西,孩子的性格也有了好的转变,父子之间的感情也好了不少,效果非常明显。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许多家长在我们APP上发帖子,并不是完全为了看资讯或者问问题,一些孩子年龄段小的家长,是为了展示孩子或者卖萌,就象一个年轻妈妈说的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我不能发太多孩子的相片或者信息,但在孩教圈我可以大胆地去展示我喜爱宝贝的内容,因为在这个圈里大家都是妈妈,我们都是对孩子有爱才聚焦在这里的,在这里,孩子是我们的一切!
第二个问题是:以什么产品形式可以更好满足家长的需求?
内容为王,这是移动社区的核心价值所在。但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后,接下来就用什么样的形式满足用户获取内容的需要。一开始我们想用即时聊天的方式,因为可以方便用户进行即时的沟通,后来经过和家长沟通后,发现家长刚开始更需要的是信息,如果没有内容吸引他们,更多人是用QQ或者微信聊天,因此即时聊天的工具我们不适合在起步阶段去聚集人气。而且即时聊天工具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它以信息流的形式出现,一不注意,许多重要的内容就会流失,下一次碰到同时问题的家长需要时,这些信息就不再存在,不利于知识的保存。经过详细分析相关APP后,我们发现市场上更多类似的产品是以社区的形式存在,因为社区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和人群的偏好形成社交圈子,而且以帖子的形式保存,方便家长再次阅读,也符合我们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家长差异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内容。
在确定以移动社区的形式后,我们在产品的技术层面,花非常多时间研究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体验。比如,在APP首页的设置上,我们发现许多产品都只是展示论坛的栏目名称,用户不能在首页就可以看到他们所关心的帖子,所以我们在首页的论坛栏目展示形式上做了改进,每一个栏目都可以将最新的帖子标题展示出来,这样用户不需要打开栏目就可以直接了解到帖子的栏目的内容以及帖子的标题了。而在按键的名称上,许多产品叫什么“圈、帮”的,我们经过讨论后,最后定为最土气也是最接地气的名称“论坛”。一开始有人反对,我说我们做个调查,看用户知道什么是“圈”什么是“帮”,还是“论坛”,后来验证了我的想法,用户几乎都知道“论坛”,却不一定知道其它的名称。“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这是我们产品设计的最根本原则。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原则在设计用户发帖子时,是让用户先进去论坛,然后在论坛里面发帖子,然后许多用户反映说找不到发帖子的按键,我们研究后才知道,大部分用户希望在首页就能够直接发帖子,而不是先进行论坛后才发帖子,市场上主流的移动论坛都是采取了前面的模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有过争论,就是有没有必须在主菜单栏上设置一个发帖键,一方面确实影响了UI的设计,同时也占用了主要的核心功能键,因为这样将使我们的主要功能键增加到五个!最后还是用户导向的思维占据上风,我们在下面导航条的最中间放了发帖键,同时还做了突出的UI设计,目的只有一个,让所有的用户不需要思考就知道如何发帖子。同时我们将发帖子的流程做了引导的设计,分两步:第一步发内容,第二步选择论坛栏目,力求用户不需要指引也会发帖。这就是苹果乔布斯所提倡的“将所有用户都当作傻子”的道理了吧。
第三个问题:如何让家长愿意持续使用我们的产品?
作为一款移动社区的手机应用软件,内容、技术这些只是吸引用户的因素之一,用户是否愿意持续使用我们的产品,最终取决于你是否能够形成用户感兴趣圈子,就是社交的氛围。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社交软件技术上很牛,推广也是下大力气,但最后并没有被用户所接受,原因就是用户的圈子不在那里。因此我们在栏目的定位上,以孩子的“教育”为核心,延伸出相关的栏目,如:生活、爱购、同城,提倡孩教圈不仅是家长们交流孩子教育的社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我们未来的应用场景中,家长们可以在孩教圈找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和他们孩子年龄段差不多的家长,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可以交流育儿经验,也可以八卦一些情感生活,还可以交换孩子的书籍、玩具、甚至是衣服;也可以在附近找到孩子有共同兴趣的家长,交流一下孩子在体育、绘画、舞蹈方面的经验,在周末大家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共同参加教育沙龙;同时可以搜索附近的培训机构,查看家长们对培训机构的口碑,挑选合适的家教老师,吐槽一下培训的效果…
我们认为,未来的孩子教育领域一定会出现一个移动平台的入口,改变用户寻找孩子教育资源的行为方式,让服务提供得更加精准和有效,并且能够随时随地分享交流心得体会,而孩教圈,就是这样一个入口。我们的目标是做中国乃至全球人气最旺的孩子教育社区,成为家长必备的手机应用软件,为家长提供学习和分享先进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让孩子能够更加快乐成长。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一个APP,而是改变下一代的伟大事业。
在过去那么多年里,我除了将精力主要投入到事业上外,女儿的教育也是我一个比较揪心的事情,应该说我一直努力争取做个好爸爸,却经常碰到许多困惑。我女儿在学校里没有太突出的表现,学业处于中等水平,但从小受家庭氛围的影响便非常喜爱阅读和写作,两岁多的时候就可以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上一两个小时。有一次女儿在写作业,当我走近她身边时,她手忙脚乱地把本子收起来,我一问才发现原来她是在写一些小故事,因为怕我责怪她影响学习,就偷偷地写。我跟她说,喜欢写东西是件好事,不用偷偷摸摸,但要协调好时间,作业写完后有兴趣就可以写。女儿很开心,从那时候开始,她每天都会坚持写故事和画漫画。在女儿十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她说想写一本玄幻小说,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她锻炼写作能力,于是我立刻表示支持。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女儿会写成什么样子,只是鼓励她按照自己的构思撰写,写得顺畅时,她一天居然能写六千多字。等小说将近完成的时候,我才发现小说有一些故事情节比较幼稚,例如她将所有她喜欢吃的东西全部写到小说里了,后来我想这或者才是10岁孩子眼睛里面的世界,如果改成大人的文字,就不是小孩子写的书了,所以我没做任何修改就直接送去出版了。目前,她是国内写玄幻小说年龄最小的作者。
从女儿出书这件事上,我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学校更多侧重的是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孩子的兴趣特长则需要家庭教育来引导,如果家长不懂得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的天性和特长可能就会埋没。其实我自己还有这样一个感受,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长经常是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思考问题,却发现过去的道理在孩子身上起不到作用,不知道新一代的人为什么会和自己小的时候不一样了,非常迷茫,有时候因此还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并把这些情绪发泄在小孩身上,尽管事后非常内疚,但是下一次依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些孩子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书,我发现市场上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书非常多,在看的时候都感觉很有道理,但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又无从下手,毕竟孩子教育的事情千变万化,家长不是专家,我们需要的是及时的、亲身的经验,而不只是理论化的传授道理。我也尝试过使用Q群、微信、微博等工具,却发现它们只能在某一方面解决我的需要,而不能很好满足我及时、全方面。 实操性的学习和交流孩子教育方面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市场上没有一款专门为家长和老师提供及时交流的工具,为什么不借助我过去在互联网教育的经验,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突破目前教育资源在空间、时间的限制,从而帮助更多家长掌握更好的孩子教育理念呢。于是我就产生了开发孩教圈这样一款为家长、老师、培训机构提供关于孩子教育主题交流的手机应用软件的想法。
想法虽然有了,接下来我们要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什么才是家长真正关心的内容?以什么产品形式可以更好满足家长的交流需求?如何让家长愿意持续使用我们的产品 ?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才是家长真正关心的内容?
对此我们首先做了大量的调查,第一步是创建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孩子教育网”,希望通过微信文章的阅读量来寻找用户关心的内容。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第一个月单靠口碑就吸引了两万多粉丝,而在只有三千粉丝的时候,单篇文章阅读量甚至达到了十万,这就初步验证了孩子教育是一个市场的刚需。而从文章阅读量上我们了解到家长喜欢的许多内容并不是我们一般想像中以升学为主题,反而更多的是对孩子成长方面的文章,同时关于女性方面的内容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妈妈更关心这个话题。此外我们专门做了一个三千多人的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关心的问题是不一样的:0-3岁的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发育问题,3-6岁的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孩子的性格养成以及能力的培养,6-12岁小学阶段的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孩子的培养学习习成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当然到了高年级还有升学的问题。但到了初中以上,孩子自学能力加强了,家长关心孩子教育问题的时间也少了。因此我们将我们的核心用户群定位在孩子处于0-12岁的家长上,从胎教、早教、幼儿园到小学,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提供不同的内容。
我想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我们是如何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跟我差不多年龄的爸爸,有一天他在我们孩教圈里求助,因为他的小孩刚上初一,非常喜欢一位韩国明星,在整个屋子里贴满了照片,现在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他非常着急,但是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制止这种现象继续恶化下去。于是我就给他讲了我刚刚亲身经历的事情。我女儿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也哈韩,那时候正是她小升的关键时期,本来我也希望能够断绝她这个行为,不要影响学习。后来我发现00后追星是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喜欢明星比起我们之前更为明显和大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他们能够从四面八方接收到信息,甚至是和明星近距离地交流互动,想让他们不追星几乎是行不通的,我们只能是往正确的方向去引导他们。于是我专门找了个周末跟女儿聊天,我问她,你喜欢这个明星是喜欢他什么呢。女儿回答我说,他除了形象好之外,还非常有能力,他不但是一个明星,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经营很多家公司,他工作很努力,很小的时候就能养活自己了。我就跟她说,我觉得现在在演艺圈要成为明星确实要很有实力,也要很努力,你喜欢一个明星我不反对,但是你要从他身上学到正能量,如果你只是喜欢他但是没有从他身上学到东西,那就证明这个明星给你不是一个好的榜样,我就觉得你不应该再喜欢这个明星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发现女儿学习主动多了,因为她觉得为了喜爱的明星她要更加努力才行了。那个爸爸看完我的故事后,半信半疑,无计可施之下也去做了尝试。过了一个星期,他在APP上给我回了帖表示感谢,他说他跟孩子进行了一次类似的深入沟通,慢慢地引导孩子去学习明星一些积极有用的东西,孩子的性格也有了好的转变,父子之间的感情也好了不少,效果非常明显。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许多家长在我们APP上发帖子,并不是完全为了看资讯或者问问题,一些孩子年龄段小的家长,是为了展示孩子或者卖萌,就象一个年轻妈妈说的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我不能发太多孩子的相片或者信息,但在孩教圈我可以大胆地去展示我喜爱宝贝的内容,因为在这个圈里大家都是妈妈,我们都是对孩子有爱才聚焦在这里的,在这里,孩子是我们的一切!
第二个问题是:以什么产品形式可以更好满足家长的需求?
内容为王,这是移动社区的核心价值所在。但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后,接下来就用什么样的形式满足用户获取内容的需要。一开始我们想用即时聊天的方式,因为可以方便用户进行即时的沟通,后来经过和家长沟通后,发现家长刚开始更需要的是信息,如果没有内容吸引他们,更多人是用QQ或者微信聊天,因此即时聊天的工具我们不适合在起步阶段去聚集人气。而且即时聊天工具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它以信息流的形式出现,一不注意,许多重要的内容就会流失,下一次碰到同时问题的家长需要时,这些信息就不再存在,不利于知识的保存。经过详细分析相关APP后,我们发现市场上更多类似的产品是以社区的形式存在,因为社区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和人群的偏好形成社交圈子,而且以帖子的形式保存,方便家长再次阅读,也符合我们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家长差异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内容。
在确定以移动社区的形式后,我们在产品的技术层面,花非常多时间研究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体验。比如,在APP首页的设置上,我们发现许多产品都只是展示论坛的栏目名称,用户不能在首页就可以看到他们所关心的帖子,所以我们在首页的论坛栏目展示形式上做了改进,每一个栏目都可以将最新的帖子标题展示出来,这样用户不需要打开栏目就可以直接了解到帖子的栏目的内容以及帖子的标题了。而在按键的名称上,许多产品叫什么“圈、帮”的,我们经过讨论后,最后定为最土气也是最接地气的名称“论坛”。一开始有人反对,我说我们做个调查,看用户知道什么是“圈”什么是“帮”,还是“论坛”,后来验证了我的想法,用户几乎都知道“论坛”,却不一定知道其它的名称。“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这是我们产品设计的最根本原则。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原则在设计用户发帖子时,是让用户先进去论坛,然后在论坛里面发帖子,然后许多用户反映说找不到发帖子的按键,我们研究后才知道,大部分用户希望在首页就能够直接发帖子,而不是先进行论坛后才发帖子,市场上主流的移动论坛都是采取了前面的模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有过争论,就是有没有必须在主菜单栏上设置一个发帖键,一方面确实影响了UI的设计,同时也占用了主要的核心功能键,因为这样将使我们的主要功能键增加到五个!最后还是用户导向的思维占据上风,我们在下面导航条的最中间放了发帖键,同时还做了突出的UI设计,目的只有一个,让所有的用户不需要思考就知道如何发帖子。同时我们将发帖子的流程做了引导的设计,分两步:第一步发内容,第二步选择论坛栏目,力求用户不需要指引也会发帖。这就是苹果乔布斯所提倡的“将所有用户都当作傻子”的道理了吧。
第三个问题:如何让家长愿意持续使用我们的产品?
作为一款移动社区的手机应用软件,内容、技术这些只是吸引用户的因素之一,用户是否愿意持续使用我们的产品,最终取决于你是否能够形成用户感兴趣圈子,就是社交的氛围。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社交软件技术上很牛,推广也是下大力气,但最后并没有被用户所接受,原因就是用户的圈子不在那里。因此我们在栏目的定位上,以孩子的“教育”为核心,延伸出相关的栏目,如:生活、爱购、同城,提倡孩教圈不仅是家长们交流孩子教育的社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我们未来的应用场景中,家长们可以在孩教圈找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和他们孩子年龄段差不多的家长,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可以交流育儿经验,也可以八卦一些情感生活,还可以交换孩子的书籍、玩具、甚至是衣服;也可以在附近找到孩子有共同兴趣的家长,交流一下孩子在体育、绘画、舞蹈方面的经验,在周末大家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共同参加教育沙龙;同时可以搜索附近的培训机构,查看家长们对培训机构的口碑,挑选合适的家教老师,吐槽一下培训的效果…
我们认为,未来的孩子教育领域一定会出现一个移动平台的入口,改变用户寻找孩子教育资源的行为方式,让服务提供得更加精准和有效,并且能够随时随地分享交流心得体会,而孩教圈,就是这样一个入口。我们的目标是做中国乃至全球人气最旺的孩子教育社区,成为家长必备的手机应用软件,为家长提供学习和分享先进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让孩子能够更加快乐成长。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一个APP,而是改变下一代的伟大事业。
本文为i黑马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