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文创行业分会音乐沙龙实录】黄勇:专注做“小而美”的内容产品 音乐链条才能串起来
北京时间6月12日,黑马全球路演中心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和美国硅谷同步揭牌启用。黑马全球路演中心将为创业黑马提供从项目展示、融资并购、资源对接、创业培训、创业沙龙、宣传推广等一系列全方位服务,让“创业无时差、创新零距离”,帮助中国创业者走向创业、创新、创富的舞台。
在第二趴论坛互动环节中,李宏杰和四位嘉宾围绕“音乐O2O怎么玩?”的主题展开了精彩纷呈的对话,在现场与观众的互动中,观众的提问更是相当有水准,与几位嘉宾的自由交流看点颇多,彼此的观点碰撞也十分有料。以下分篇章为大家送上沙龙实录:
九门爵士音乐节创始人黄勇:
专注做“小而美”的内容产品 音乐链条才能串起来
重塑对爵士乐的认知要避免两个极端
我想先聊聊我关注的爵士乐,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提到,
20
世纪人类对自身最大的文化贡献就是产生了爵士乐,
现在对爵士乐的评价已经上升到了它和古典音乐一样平行的两条路。因为民族的融合,导致爵士乐的产生,这个音乐的产生说明它具备了顽强的生命力。
但是
从改革开放这些年以来,各种媒体,甚至更小的自媒体,传统的媒体、政府媒体,等等传达出对音乐的定位一律是错误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关注的爵士乐内容,我相信在可能有超过
50%
的人在心理上把爵士的定位是跟以下这些相结合的,比如咖啡、红酒、舒适的生活,需要抱着猫,再来本书,这是完全错误的,在音乐上是颠倒的认知,这是
两个极端:一个是把音乐放在了一个格子里供起来;另一个极端就是完全功能化的,跟你的生活,跟你抱着那只猫和喝那杯咖啡有关,这两个都是不对的。这是我从内容的角度来说。
我个人觉得,对爵士乐的理解,应该还是客观点儿、冷静点儿看。现代的流行音乐或者当代的流行艺术音乐,包括跟摇滚乐、跟世界音乐,爵士乐等,这些音乐门类是如何变成现在的样貌的?对于这些,我们完全是断档的,根本不清楚。在不理解的基础上,无法来进一步谈论。所以我觉得对爵士音乐的理解应该放到某一个高度或者平面上客观来看待,不要太工具化。
互动抽奖环节
音乐O2O不管怎么玩,我都推崇小而美的原则,要专注
这个话题对我太尴尬了,比如说陈总唱吧1.5亿用户,陈总任何一句话发动一下,我估计一人吐口涂抹都把我淹死了,所以我个人做的工作对产业的思考没有那么宏观。我个人感觉就是把你眼前这点儿事儿,用你全部的热情、精力、青春、生命、时间,把这件事尽量的做好,追求它的完美。
举一个例子,我身边有几个朋友,他是一位伟大的日本的吉他演奏家龙龙老师,龙龙说话有点儿结巴,但我特别爱跟他聊天,他去日本看了演唱会回来之后有了一些反思,他
跟我分享了如何把最小的东西做好的问题。
而他的那些困惑在五六年前正是我很痛苦的事
,我做的九门音乐节时经尝试过露天公园、搭台唱戏,吸引了有很多媒体来报道,也吸引了很多人参与演出,然后我就把这些都往演出上推,说实话这么抡上去之后我完全没有精力和能力顾及这之后的事儿了,这也是我个人交的学费。而恰恰在
2011
年、
2012
年我转头去找了北京
300
人的小剧团,就
300
人坐在这儿,我精心的从音响从各方面考虑,
4
个小时的演出我们做了很细致的准备,细节到用什么品牌的鼓或其他乐器,应该选用什么样的鼓皮材质做的,这样专注做300人场的演出。
回到说龙龙老师,你看改革开放后我们身边有的最小的最让人喜欢的,从小录音机开始,都是日本人做的,他们无论从空间设计,物理合理,防静电、防老化、降温等等设备,都考虑的非常精。这是他们专注小而美的体现。
把这套理论放在一个做音乐的企业来考虑,我首要考虑的无非是公司有多少钱,你要干什么?要弄一个音乐文化的产业链吗?我是70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看着像60年代的人印象特深,包括我父母、我哥哥,我们长大的环境里,从来在心里上就没有非常认同哪些买音乐、买艺术、买电影花钱的生活习惯。从小,到了周末,我爸爸带着我坐着小板凳看电影,单位就给你放了,所以音乐是为老百姓人民大众服务的,所以从小我印象里我没花过钱,并且我认为天经地义,我就不应该花钱听这些音乐看这些演出,我不知道在座各位是不是有这样年轻时或者小时候的记忆。
现在大家的心理的意识一上来就问,你有多少个亿的企业,怎么让中国人具备拯救音乐行业的意识?我就这个问题问所有的任何人,换句话说,产供销在我们没开放改革的那些年,从建国一直到
80
年代,我们中国音乐产供销是非常非常成型的,就在北京有无数个团,他们有房子住、有饭吃,结婚领导还帮你找媳妇儿呢,我就每天排练,演出季我就下乡去演,还有演出补助。中国唱片公司就每年定期帮我们出唱片,收音机也天天播我们的东西,产供销,艺术家的热情,全部都是饱和的。
我个人坚持就是这样,任何一个最火的企业、最有钱的企业、大腿抱的好的企业都无法改变我们的音乐产业,音乐产业是链,音乐节是什么?音乐节实际上是最初级最低级的基本音乐消费,它解决不了任何音乐产业链发展的问题,产业就是应该从原创,从制造,从渠道,到终端到所有的方式,这是一个链。
我所做的音乐节只是作为这个链上的某一小块,这也可能是这个链子里最不重要的一块。但我坚信龙龙说的,把自己的这一小块专注做好,每个链条上的人都这样良性循环起来,这个链就能串起来,活下去。比如尹总刚说的,乐视的优势在于有好的平台,那他就重点
把体验做到极致
。
————论坛互动环节————
现场观众:
好的音乐是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还是让更少的人产生更深的共鸣?
黄勇:
这太可怕了,来了个砸场子的好问题。比如,我做了一场300人的音乐会,我自己很舒服,来的人也舒服,音乐家也舒服,但我肯定希望是30万人。巴赫总结他的一生,他希望可以直接触摸着上帝,用人类的智慧,能把音乐数轴、横轴可算的东西全部算完,写成句号,这是没有可能性。从他那个时代到今天音乐已有了千万个分类,所以别骂一些广场舞,要直达心灵,你体会得着,说明你对音乐家的东西更尊重,如果你体会不着,那你就去找你能体会着的东西。
我特别喜欢这个问题,回头我也想想。
现场观众:
现在在中国爵士乐的发展还是小众的范围,我也知道很多爵士乐歌手的经历,包括今天爵士乐已经被流行音乐做了一些改变,包括你刚才提到的龙龙老师,所以您觉得爵士乐怎么能既保持原样又能够商业化有利可图?
黄勇:
首先,我认为她不是一个爵士歌手,虽然她第一次走上舞台是我推出来的,最终参加好声音,她现在是个歌星,这个就不用再去说了。第二个问题,艺术跟商业,我认为,德云社这个模式就是是非常成功的,也就是说这个星球只要存在,德云社这个模式将永远存在,只要认认真真演好的东西,这个模式将永远存在,把这点做好肯定会成功。也就是说,像小众体验的音乐体验也会永远存在,并且永远有它一定的含金量。
现场观众:
商业的利益也要考虑,但不要考虑太多,还是要把手头的音乐做好?
黄勇:
要用从长远一点的眼光,我是一个弹琴的人,多年训练导致我的有一些人生的哲学层面的感悟都是从那辐射出来的。当我弹琴的时候,我会看到天堂有一个门,这个门还半关着,里面有一些影影绰绰我特别崇拜的大师,我就发现那不行,我想上去,这就是个人的欲望,你往上走的时候,你心里是有感觉的,你走的时候只能看哪?看脚底下,你翻过一山又一山,最终到了山尖,发现前面又是一个山谷,可能还有十个,半路好像会被什么阻挠,我个人感受,无所谓,因为你心里有那门。可是你实际干的是什么呢?就闷头看好了别摔着。所以,要想长远,要想更好的发展,你就把眼前这事儿弄好,最终你到门口死了,劲没了,我把鞋再往前扔一米,把鞋扔过去也行。
主持人:
如果用O2O可以解决一个音乐行业目前的问题,你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个?
黄勇:
我觉得还是质量问题吧。我想跟所有搞音乐多年的朋友说,当我们埋怨社会埋怨自己收入不多的时候,我觉得还应该埋怨自己到底写出了多少的好东西,迫切需要解决的还是全线音乐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