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做产品之前是否找对了方向? - 通讯社 - i黑马
可穿戴的浪潮已经兴起,已经陆续有明星级的试水产品出现,i黑马相信在2014年里,可穿戴设备将会是集中爆发的一年。三星、索尼以及众多国内厂商都推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然而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真正称得上革命性,或者得到迅速普及的产品并没有出现,可穿戴市场前景依然广阔,甚至对于众多创业公司来说,可穿戴依然是一片蓝海。
对于智能手表来说,高富帅戴的是身份,屌丝戴的才是功能,智能手表究竟要做成啥样,对于当前混乱的智能手表产品,笔者从软硬件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为什么一定是Android?
目前多数的产品仍然使用的是安卓系统,很多智能手表的设计思路就是对手机做减法,缩小了屏幕,缩小了电池,然而是用手机的系统和处理器,用的也是手机的设计思维和模式,认为这样就是一个智能手表了。因此,对于很多类似的产品,很难说他是手表,更像戴在手上的手机。
安卓本身就是针对手机和平板设计,对于手表来说,不光有过多的功能冗余,而且安卓对硬件的需求,以及较低的运行效率,使得本来对电量要求就非常严格的可穿戴设备在续航的表现就更加糟糕,无论功能多么强大,每天就需要充一次电的手表也很难让我满意。即使通过无线充电、便捷充电、OLED屏幕甚至电子墨水屏幕等多种方式的组合,对于续航这一关键性的体验来说都是治标不治本。
那么,可否考虑放弃安卓平台。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就是典型拿来主义,安卓平台有着丰富的软硬件资源,有着非常多的方案提供商,有着非常完善的开发环境和工具,也正因此,很多人认为可穿戴设备的开发没有技术壁垒,安卓平台也就成为很多产品理所当然的选择。那么,当大家都在用这一套路子的时候,可否考虑放弃如此诱人的安卓系统。就拿智能手表来说,多数的产品的功能仍然是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作为便捷的信息提醒、显示的扩展终端,或者扩展一些天气、音乐、睡眠质量、计步等功能,而对于这些功能来说很多嵌入式系统完全就能够实现,并不需要庞大的安卓系统。
2.为什么需要双核甚至四核?
目前的智能手表产品,多数均使用了Android 4.0以上的系统,因此512M以上的RAM,1G Hz以上的单核甚至多核处理器成为了标配,很多公司甚至把双核处理器作为手表的卖点之一,我认为对于一个手表产品来说,把处理器都作为卖点来主要宣传,那可能这款产品的亮点真的是少的可怜。先抛开Android系统不谈,手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处理器性能?对于多数240×240分辨率的小屏幕,仅仅是时间显示、音乐播放等简单应用,双核处理器除了耗电和作为宣传噱头,还真的想不出来有其他意义。
Android的应用使得硬件配置得底线被抬高,因此手表的价格自然也就无法降下来,对于多数产品来说接近两千元的价格,只能是小众的玩物。而即使是部分主打价格的国产产品,超过500元的价格仍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如果放弃安卓平台,硬件平台的选择余地就大了很多,那么价格自然就有了更多的空间。
MOTO X上的X8以及苹果的M7,这种协处理器的运用其实已经为可穿戴设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MOTO的“自然语言处理器”、“语境计算处理器”将音频处理语音识别独立出来,从而可以让用户务实手机的待机模式,手机随时听令,随时启动。而M7处理器,则独立处理相关传感器,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将一些需要随时待命的功能独立出来,不用去启用虽然功能强大,但是功耗也巨大的主处理器,使得手机能够实时处理一些传感器数据并实时响应,同时还能够有着非常优秀的续航表现。苹果和摩托的这种协处理器模式其实并不新鲜,也并不是多复杂的技术,然而所带来的改变却是巨大的。
对于智能手表来说,我认为需要做的就是手机的协处理器。因此,抛开Android后,在处理器上也只需要的一颗协处理器级别的CPU就可以,以苹果的M7为例,M7就是由NXP代工的LPC1800系列处理器,该处理器基于Cortex-M3架构,主频180MHz,对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已经足够。Cortex-M3/M4我认为是非常适合智能手表应用的处理器架构,NXP和ST都有着非常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而且功耗控制更是具有优势,在性能上对于智能手表的界面交互、数据处理等方面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十几元到三十几元一片的价格也非常有竞争力。所以对于智能手表来说,我更青睐采用STM32这样使用Cortex-M3内核的产品。处理器性能恰到好处,功耗表现优秀,价格还能够有所突破,何乐而不为?
3.智能手表,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功能?
在本文的开头我就有一句调侃,手表,高富帅戴的是身份,屌丝戴的才是功能。对于三星、索尼、苹果的产品,由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身份象征尚有可能,对于很多国产品牌甚至创业公司来说,这一点是需要慎重考虑的,这关系到产品的定位和用户群体。智能手表产品,时尚、科技感的外观自然不用说,新奇、好玩的功能同样很重要,然而现有的很多产品,设计思路上的错误是产品逃不掉臃肿的体型,而功能上的创新最后却都成为了鸡肋,手表的设计与定位,功能的创新与取舍,是产品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清楚的问题。
决定手表的功能之前还是先需要决定手表的定位,在上文已经说明,苹果和摩托的协处理器模式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借鉴,手表不是为了取代手机,我相信也不能够取代手机,因此我实在想不通很多手表还能够插卡打电话的必要,还有的手表在如此迷你的键盘上仍然设计了回复短信的功能则更是奇葩!
对于功能设计,我认为智能手表的功能主要在三方面,一是手机可以做但是不方便也不经济的功能,例如计步器、睡眠质量监测等,这些功能需要不间断的采集数据,需要的交互和处理器性能并不是很多,如果交由手机来完成就会长时间占用手机的处理器资源,需要处理器一直保持唤醒。对于没有协处理器的手机来说,智能手表就是他们的协处理器,将这些数据本地采集存储,在手机端操作的时候才统一传输显示,这种形式组合相信更有效率。
第二类是便捷的信息提醒预览等功能,信息、日程提醒,文字预览也就足够了,辅以简单的操作就可以了,很多手表甚至强调可以在手表上回复短信,这个我认为意义不大。这类功能是手机显示和交互的一个扩展,毕竟随着手机的大屏化,掏出手机包括单手操作也不是那么方便,因此一定程度上的扩展会带来很大的便捷,但是对于发短信、打电话这样的操作我认为还是手机上操作比较好。
第三类是手机控制功能,用来寻找手机,控制拍照,这些功能都是方便而且实用的小功能,至于WIFI连接、音乐、FM这些功能来说,只能说看看具体定位吧,我认为不是那么必要。
智能手表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排头兵,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就获得了足够的关注,以上分享了我对智能手表以及可穿戴硬件的一些看法,个人愚见,真诚希望与各位交流。
微信欢迎关注emouse思睿
相关公司:
数据来自 创业项目库
作者:emouse | 编辑: | 责编:宁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