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电影远非电影│深度(附史上最全VR电影榜单)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导读 : 十年后还会有电影院吗?同一部电影,你用六十分钟看完,我看却用了三个小时,有可能吗?你可以坐在沙发上就进入电影场景并且和“身边”的汤姆克鲁斯或者安妮海瑟薇互动吗?我们真的“回不到从前”吗?

所有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了问题,是因为两个字母:VR。

全名叫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

如果说未来五到十年有什么东西能够像Uber颠覆全球出租车行业一样颠覆全球娱乐产业,那就是VR这个东西。

VR电影到底是何种体验?

以上是易凯资本CEO王冉的论调。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VR为什么可以如此强悍,我觉得那是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在感知上几近逃离物理时空的束缚,从四维世界进入到‘四维乘二’的世界。“王冉如是说到。

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你蜷缩在客厅的沙发上,用手机选好了想看的电影,戴上VR眼镜,然后你就进入了一个现代的虚拟IMAX影厅。这是你自己的包场,你可以邀请远在另一个城市的好友和你一起观影,他(她)就坐在你的旁边,你们可以一边看一边语音聊天,不用担心吵到别人,不用被不讲公德接电话的人打扰,周围没有韭菜盒子的气味,也没有后排一会儿踹你椅背一脚的小朋友。

---电影开始,你可以选择继续在虚拟IMAX厅观看,也可以选择进入电影场景。如果你选择进入场景,汤姆汉克斯或者安妮海瑟薇可能就在你身边,甚至还有可能向你点头致意。一只萤火虫飞来,你可以用手指与它互动。你可能像坐滑翔伞一样飞过一片森林,可能在枪林弹雨中左躲右闪,也可能在海底与大白鲨擦肩而过。你可能站在一个岔路口,选择向哪里走将决定你看到的故事。你也可能置身于一个古堡中,这个时候你推门走进这个房间会看到有一个女神在泡泡浴,而你走进另一个房间就会成为一起血腥凶杀案的目击者;你甚至还可以看到与你一起远程看电影的好友走进的是哪个房间...看完VR电影看2D就如同在视频网站上看漫画连载,再看3D感觉就像隔着睡袋做爱。

---VR的应用绝不仅仅局限在电影这一个领域。未来你戴上眼镜,可以立刻出现在TFBOYS演唱会、《中国好声音》、或者世界杯决赛的现场。你在钢筋水泥的写字楼里坐在文件如山的办公桌前已经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想打个盹,为什么不让自己一秒钟就躺在大溪地的海边。你有200斤重还有心脏病,你同样可以“登上”珠穆朗玛的峰顶。你想和李娜学网球,她随时可以在你身边示范动作。你想去感受一下Angelababy的衣帽间,或许只需微信支付10元就可以实现。夜深人静你想和远在地球另一半的闺蜜通个电话,拨完号码,你就坐到了她的对面,此刻她可能正穿着比基尼晒着日光浴。哪里发生重大新闻事件,你都可以瞬间成为新闻的现场目击者,新闻不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经历”和“体验”的。

--- 还有更煽情的场景:若干年后,当父母不再,你戴上眼镜,马上就可以回到从前,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其乐融融,吃着老的饭,谈着老的天,他们从未走远。 只有当你摘下眼镜,才会发现眼角有两行泪水潸然而下。

人类历史上的第九种艺术

“VR 电影可能并不只是一个类似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或者从 2D 到 3D 这样一个技术意义上的进步;它更大的可能是一个艺术种类的跃进,就像当初绘画转变为雕塑,或者摄影转变为电影这样的跃进。”

这是VR行业资深从业者台伯河的一席话。

在他的思考中, VR电影将突破电影的疆域,成为继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建筑、电影后的“第九种艺术”。

如果我们用纬度来衡量人类发展以来的所有艺术形式,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艺术每每在纬度上有所增加,或者时间维度,或者空间维度,必然诞生一个新的艺术门类。

自从人类从洪荒时代走来,产生语言,艺术便应运而生。

人们将环境与遭遇口口相传,便有了神话传说。有了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口头艺术便多了空间属性,这就有了一维的艺术——文学。在文学的基础上添加声音的起伏,有了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维度,这就诞生了音乐的艺术。而从绘画到雕塑,是二维到三维的更迭;摄影到电影,静止的影像开始运动,多了时间维度。

而VR电影,是在传统的电影中增加了空间维度,二维变三维,于是,整个内容的生产完全不一样了。

譬如,故事怎么讲,剧本怎么写? 传统的2D、3D电影,无论结构如何跳跃,都是线性的,每个人看同一部电影在第20分30秒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情节和场景。VR电影完全打破了这种线性。观众自己决定他将跟着谁走进哪个房间,是先看墙后面还是先看树上面,在十字路口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同样一部电影,一个人看完可能只需要20分钟,另一个人看完却可能用了一个小时。

此外,一部电影里需不需要多个平行发生的故事?这些平行发生的故事如何交互连接? 你如何引导观众看有故事的这个方向而不是没故事的那个方向,用声音、道具还是用光?我们到底要给观众多大的选择权,在选择与效率、自主与预设之间如何平衡?如果观众就是不听你的引导你要不要强行把他拉回来?能否让观众不仅在电影场景中选择自己去哪里看什么,还能在故事里扮演自己选择的角色,并据此推进他所看到的故事进程?最重要的,如何确保VR电影仍然能够讲出好的打动人心的故事而不会让技术喧宾夺主?场景切换和声音切换怎么处理?

在声音方面,如何确保声音跟着目光走,让电影的声效变得更加“聪明”? 譬如,你置身于电影中一个喧嚣的夜场,这个时候你看舞台,听到的就是舞台上的演唱;看周围的人,听到的就是他们的喧嚣;看卡座里的人,能听到他们扯着嗓子的对话;男主角出去接电话,你看他的背影,就能听到他在电话里磁性的声音。

再譬如,导演、摄像如何藏身?360度场景如何剪辑? 在传统的2D和3D电影中,这从来不是一个问题。一旦进入VR电影,这个问题立即凸显。总不能让观众正沉浸在男神女神的激情缠绵或者杀手出现的深度恐怖中忽然一回头就看见导演摄像场工拿着对讲吆五喝六旁边还有一车盒饭。

还譬如,如何有分寸、有节制地进行感官刺激。 你看传统电影的时候,情节再恐怖,你一看周围的观众或者窗外的车水马龙,立刻就可以得到舒缓。但在VR电影时代,你就在场景里,如果你眼前的衣橱里忽然倒下具尸体或者身边猛然蹿出只面目狰狞的怪兽,心脏不好的就未必是一句“吓死宝宝了”就可以轻易平复的了,弄不好会出人命。因此,如何在调动感官情愫和尊重生理极限之间保持平衡,将会是是电影人的新课题,在确立全球规范之前也一定会引起一波波的争议。

纷涌而至的VR电影

既然这些新课题都没有现成答案,那么即使是华谊光线博纳华策这样的影视巨头也没有可以依赖的现成资源。

无论在好莱坞还是在中国,影视巨头的市场格局已经尘埃落定,但VR又把人们拉回到同一起跑线--因为,全世界,到今天,还没有人,拍过VR大电影,并成功。 在VR发展的初期,每个人都是斯皮尔伯格。

目前内容发展的领先者主要集中在美国。

Oculus已经于今年1月成立了一家专注于VR内容的公司Oculus Story Studio(奥酷拉思故事工作室),并从Pixar(皮克斯)这样的动画航母挖了一批顶尖人才。今年7月份这家公司首映了一部VR动画短电影“Henry”(《亨利》)的预告片。

在这部预告片里,Henry是一个刺猬,他在生日那一天邀请一帮朋友来给他庆生。朋友们都知道他见面喜欢拥抱,但因为他浑身是刺,大家都心有余悸,因此纷纷找借口推脱...作为观众,你你可以随意走动,当你走近Henry的时候,他会看着你并和你打招呼,仿佛你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

 

在Oculus Story Studio另一部VR短片“Lost”(《迷失》)里,只有当观众把目光投向一个特定的方向或者物体,电影情节才会继续,这样的电影有点像电影、游戏和图文小说的混合体。“Henry”和“Lost”的完整版以及其它几部工作室制作的VR短电影将会和Oculus Rift同步推出。

无独有偶。迪斯尼九月份刚刚宣布战略投资了Jaunt,这几乎可以被认定是他们进入VR领域的重要宣言。

华纳影业为电影“Into the Storm”(《不惧风暴》)制作了可以在VR眼睛上观看的预告片。

狮门影业也为其电影“Insurgent?C Shatter Reality”(《分歧者》)制作了一部四分钟的制作场景体验片。

二十一世纪福克斯的VR部门福克斯创新实验室将2014年奥斯卡参选影片“Wild”(《荒野》)的片段做成了VR,还将为即将登上银幕的大片“The Martian”(《火星救援》)制作一部独立的VR预告片。

三星最近聘请了“The Walking Dead”《行尸走肉》的制作人David Alpert来制作一个VR系列剧。

顶级好莱坞制作人Mark Romanek、Robert Stromberg以及《星际迷航3》的导演Justin Lin也已经开始投入VR电影的制作。

电影之外,VR也开始握手电视。 独立VR短片制作公司Vrse.works为全美老牌综艺节目“Saturday Night Live”(《星期六直播秀》制作了了一期40周年VR版特别节目。从电视节目制作公司44 Blue分拆出来的Ovrture即将开始制作两部VR真人秀,一部是关于监狱生活,一部关于夜间急诊--你可以零距离进入监狱重犯的生活,也可以看到车祸中遭受重创的人在你身边得到救治。今年七月被HTC战略投资了的VR社区和制作平台WEVR最近在HTC的Vive眼镜上发行了一部叫“TheBlu:Encounter”(《蓝色邂逅》)的VR短片,观众置身于海底的鲸鱼群中,并且可以在一个5米乘5米的区域内自由游动(走动),领略海底的斑斓。

重于人文关怀的VR纪录片也开始批量出现。 专注于VR新闻纪实的RYOT公司近期制作了多部VR纪录片,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叙利亚难民、尼泊尔灾民和墨西哥越境者的无望与艰难。Vrse.works也与联合国合作推出了一部关于埃博拉的VR纪录片“Waves of Grace"(《慈悲为怀》),由一位利比亚女性、埃博拉幸存者把观众带入到疫情中心区。一位看过这部影片的人评论道“你会觉得埃博拉病毒就在你身边,那种震撼无与伦比。”“Perspective”(《视角》)是一部VR系列剧,第一集讲述一个女大学生参加派对遭遇男生性侵,前半部分是站在感觉“被邀请”的男生视角,后半部分是站在感觉“被侵犯”的女生视角。VR可以让观众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VR电影节也开始粉墨登场 。美国一家VR广告公司Kaleidoscope今年开始举办“万花筒巡回VR电影节”,在8月22日到10月14日这段时间内将登陆纽约、旧金山、西雅图、洛杉矶、蒙特利尔、多伦多等十个城市。中国也有公司开始筹备举办类似的活动。

当然, 在这场革新中,中国也跟紧了脚步。 新一代影视公司柠萌影业推出中国电视第一支VR预告片《择天记》。动画公司米粒影业推出《三只小猪与神灯》的VR片段。有“中国的Pixar”之称的追光动画推出短片电影《再见,表情》;兰亭数字推出VR电影《活到最后》。

传统盈利模式即将颠覆

随着VR电影的推出, 电影与游戏的区格将逐渐模糊,其商业模式也将往游戏靠拢,四大传统商业模式将被彻底颠覆。

第一、 电影票、贴片、植入广告的盈利模式将式微,取而代之是可能是买装备、买道具、买体验、买会员的思路。

第二、对于电影院来说, 大银幕排排坐的观影方式将失去意义 ,电影院的整体设计只能推倒重来,或许它会是 “浸入式VR观影透明空间+衍生品体验馆” 的某种组合。

第三、 电影衍生品市场将变大。 VR电影是衍生品销售的天堂。这里所说的衍生品绝不仅限于玩具、T恤、饮料这样的简单产品,它可以是一件极富设计感的大衣、一款来自米兰家具展的沙发、一个超级酷炫的数码产品,也可以是一辆梦幻跑车、一家B格闪耀的餐厅、甚至一个依山傍水的别墅样板房。这些原本植入在电影里只能当广告看的“衍生品”忽然间有了生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你的面前,把展示变成了一场360度的亲密接触。

第四、 视频网站将取代院线和发行方。 视频网站成为最有机会主宰VR内容的发行平台。想想看,即便电影院面向VR电影时代进行了改造,完成了升级,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是:对VR电影来说,电影院还是必须吗?传统发行公司和电影院线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当带宽和计算能力都不是问题,一旦眼镜在观众手里,电影在硬件商和内容商手里,连接观众和内容还需要什么?

无非一个是支付,一个是播放平台。 因此,今天领先的视频网站在VR内容发行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 如果它们再和在线票务平台结合起来,取代现有的电影发行公司和院线公司几乎是必然。

因此, 未来VR电影产业链条上真正不可或缺的只有硬件商+内容商+播放和支付平台,其它的都可有可无。 而在这样一个产业链条里,那些拥有大量用户、投得起研发买得起IP、左手有支付工具右手有视频平台、既有硬件经验又有内容资源、影视和游戏双剑合一的生态型玩家显然会占尽优势。

除此之外,也会有一些专注VR内容发行和播放的平台破茧而出,试图以VR为突破口扩挑战视频和影视发行行业的既有格局。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手里没有VR硬件、VR内容和VR发行平台这三张牌里的至少一张,将很难出现在影响娱乐业产业格局的公式里。

留给未来的问题……

十五年前,当AOL、China.com如日中天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十五年后的世界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同样,无论我们今天试图多么深入地研究VR产业,面对十年、十五年之后的世界我们一定也是井底观天。

与预测相比,我们有更多的畅想。与答案相比,我们有更多的问题。

三到五年后是否所有的相机和手机都可以拍摄VR?

未来的人们是否会彻底生活在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里,拥有多个身份,并在它们之间来回游走切换?

未来当你和我看同一部VR电影的时候,我们看的是同一部电影吗?

未来看电影会更社交还是更孤独……


迄今为止最全的全球VR电影榜单

《太空入侵》(Invasion!)

导演埃里克·达内尔(Eric Darnell)

 

《Hunger in Los Angeles》

导演Nonny de la Pe a

 

《Lost》、《Dear Angelica》、《Bullfighter》、《Henry》

导演Saschka Unseld,团队Oculus Story Studio

 

《Sightline: The Chair》

导演Tomas Mariancik

 

《Gone》

制作方:三星及Skybound Entertainment

 

《Dew VR Snow》

导演Mountain Dew

 

《Infiltrator(渗透者)》

制作方:镜子科技

 

《Help》

制作方:Google ATAP

 

《11:57》

导演Henrik Leichsenring和Sofia Gillström

 

《赞同》(Assent)

导演Oscar Raby

 

《像鸟一样》(Birdly)

导演Max Rheiner

 

《诗篇的进化》(Evolution of Verse)

导演Chiris Milk、视觉效果工作室Digital Domian以及虚拟现实制作公司VRSE

 

《怪兽狂怒》(Kaiju Fury)

导演Ian Hunter

 

《视角;第一章:聚会》(Perspective;Chapter 1: The Party)

导演Rose Troche和Morris May

 

《叙利亚计划》(Project Syria)

导演Nonny de la Pea

 

《Inside Impact:East Africa》、《菲力克斯和保罗的VR作品》

导演Félix Lajeunesse和Paul Rapha

 

《漫漫长路》(Way to Go)

导演Vincent Morisset

 

《零点》(Zero Point)

导演Danfung Dennis

 

《攻壳机动队 新剧场版 Virtual Reality Diver》

制作方:Production I.G公司

 

《特快专递》

制作方:阿德曼动画工作室

 

《活到最后》

投拍方:兰亭数字的联合创始人庄继顺

 

《再见,表情》

制作方:追光动画

 

《R’ha》

导演Kaleb Lechowski

 

《Lunar》

导演Tyson Wade Johnston

 

《Immersion》

导演Raphael Rogers

 

《Detroit 2029》

导演Neil Harvey

 

《情节机》《节奏炮》《间谍斗楞仔》

制作方:美国红巨星公司(Red Giant)

 

《True Skin》

导演Stephan Zlotescu

 

注:文章内容参考易凯资本CEO王冉,资深行业人士台伯河,VR186.com等媒体综合整理报道。如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敬请指正。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