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2013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算式 - i黑马
在已经过去的2013年,数字出版产业稳步增长。搭乘政策东风,传统出版单位积极投身数字潮流;大数据技术使内容传播进入了挖掘用户兴趣层面;行业标准逐步完善并进入实用领域;一直表现活跃的网络文学,也在今年迎来并购大潮。回顾这一年,我们梳理产业热点,i黑马与读者一起演算中国数字出版产业2013年度加速度。
政策利好+数字消费=产业活力
算式解读:2013年,利好政策助力发展。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成为业界发展的东风。
《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数字文化内容消费。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要超过3.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意见》的出台让出版业更加注重自身数字化建设,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字内容,以实现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要求。同时,《意见》也为出版业提出了要加大内容生产的挑战。出版业只有加强自身内容建设,建立便捷的内容支付手段,实现出版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才能让产品尽可能多地传播给消费者,实现文化产品消费与生产、提供、服务一体化发展。
《决定》指出,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决定》为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出版行业提供了可能,特别是使小微文化企业切实尝到了政策东风带来的“甜头”。《决定》明确提出,支持各种形式的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加大财税扶持,缓解融资难题,为其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业内普遍认为,政策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会鼓励更多民营资本进入文化行业,从而让产业迸发出更多活力。
国内应用+国际试水=规则渐立
算式解读:2013年,国内数字出版行业标准加速研制,并进入应用领域。同时,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也迈入国际标准化舞台。
标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点。2013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依然存在着出版物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混乱等现象,行业急需统一的标准。据悉,目前新闻出版行业有多个标准体系,如《数字出版标准体系》《手机出版标准体系》《游戏出版标准体系》《数字印刷标准体系》等。这些标准有的正处在研发之中,有的已经进入了应用阶段。
由方正阿帕比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EBX版式文档技术在今年被我国《数字阅读终端内容呈现格式》行业标准采用。CEBX技术可以实现版式文件、流式文件一键切换,既能保证版式文件的精美排版,又可实现流式文件的实时重排。
同样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MPR技术今年也占据了国际标准制定竞争的制高点。MPR技术是一种具有将纸质印刷制品通过光电识读技术,与相应的声音、图像、图片等数字媒体文件关联,实现共同呈现、同步播放的出版物技术。目前,MPR技术不仅在国内少儿图书数字出版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成为影响国际ISDL标准制定的重要技术。MPR技术为我国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用户需求+兴趣挖掘=靠拢大数据
算式解读:大数据技术基于用户需求的内容兴趣挖掘将带动数字出版向更加人性化、定制化、知识化方向发展。如果说2013年是大数据元年,那么数字出版则在同步感受着大数据的脉搏。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出版,出版商将成为数据服务公司,读者将成为用户。传统出版也要开始用网络思维来思考内容生产、加工、销售、传播的全流程阶段。而用户的需求成为驱动出版商智能化流程的根本动力。
2013年,数字出版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在数字阅读领域,用户在阅读终端的所有行为,都可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获取,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得来的用户阅读行为需求和偏好,都将成为未来出版社需要掌握的重要资源之一。
大数据对于用户阅读兴趣偏好的挖掘除了在选题、策划方面得到体现之外,在内容精准推送、引导提升用户阅读品位上也会大有作为。同样,在大数据环境下,阅读中一个单纯事件背后的其他有价值的资源逐渐显现,阅读开始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再到一个聚合并最终形成主题、专题,出版社无形中可以先满足用户阅读需求,再逐步引导、培育用户阅读优质内容的兴趣和习惯。
主动思维+资源聚合=数字转型
算式解读:传统出版界对于数字化的需求已经从“被动”转向“主动”,加上内容方面的优势,数字化转型成为全年亮点。
2013年,数字出版界的最大惊喜来自传统出版领域。与两年前相比,传统出版从业者对于数字化的认识和需求已经开始从“被动”转向“主动”。
在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将“数字化”战略列入该社“十二五”发展战略,取得全社共识。在福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内容服务平台战略规划。在北京,中信、磨铁等出版社、出版公司已经做到了纸质书、电子书同步出版,甚至电子书优先于纸质书出版……
手握海量出版资源,传统出版界在数字出版上一直占据内容优势。近两年,传统出版单位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原有内容资源的数字化以及数字版权整理,例如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近3年来入库资源4094个品种。浙江联合出版集团,建成了集团全品种数字样书库,实现了集团存量内容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和整合。目前各出版单位已经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数据资源,在内容加工上也开始向全媒体方向拓展。
出版界对数字化转型认识正在提高,并且在具体行动上加强部署,加快推进,主动进入数字出版领域,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
2013年,出版界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踏踏实实的行动。
技术研发+内容积淀=产品丰富
算式解读:技术的发展让手握海量内容的出版传媒界有了“用武之地”。2013年,数字出版产品形态实现了极大丰富。
在报刊亭买一份报纸,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某段新闻旁边有二维码图标,用手机扫描一下,出来了一段与新闻相关的视频。翻了两页,又看到了一幅让你拍拍看的图片,拍摄后发现图片呈现出了三维立体效果……
这些改变在2013年都已经发生。2013年,报纸不再仅仅只是一张报纸,图书也不仅仅只是一本图书,以上种种,都得益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今年以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网速加快,智能设备日益普及,尤其是年底到来的4G更是让人对数字阅读有了新的定义。技术发力的前提下,传统出版单位以及报业集团多年的积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这一年,数字阅读产品的形态也有了进一步丰富,不仅形成多条数字出版产品线,并且在数字技术探索上的步伐也开始加速。《成都商报》在数字技术上的探索较为前沿,目前,已经全面启动、推广了“码上控”“拍拍动”等数字化项目,使读者能够用智能移动终端对报纸上无缝集成的多媒体、二维码、三维立体内容等进行阅读和互动,完成传统纸质媒体的一体化升级。海峡出版集团则在多年资源积累基础上,全面布局数字出版产品线,目前在数据库、移动媒体、手机游戏、动漫、移动阅读、数字教育等多条线路上进行了运营。
整合并购+网络文学=互联网入口之争
算式解读:网络文学被视为互联网入口之一,今年以来网络文学领域发生多起并购案,在纵横合并的背后,网络文学价值日益凸显。
网络文学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热闹过。从年初到年末,几乎每个月都有大事件发生。网络文学界也从来没有如此热门过,原来只是小圈子的小打小闹,现在已经成为了盛大、腾讯、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巨头们的下一个“掘金地”。
先是起点创始团队出走成立创世中文网,再是腾讯、百度等相继加入网络文学战场。再后来,人民网也收购了网络文学企业。在新闻频出的同时,网络文学的玩法也逐渐发生了改变,新进入者不再只瞄准电脑端这一块领域,而是把网络文学扩大成为“娱乐产业的最上游”,把移动端作为其进入网络文学的入口。
耕耘十余年后,网络文学的价值终于得到大众认可,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者。网络文学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专门的网络文学大学已经成立,网络文学作者也有了更多的发展可能,他们中诞生了富豪,还有的成为了专职编剧。之后的网络文学还会有哪些变化,谁都无法预料。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了用户、资本之后,网络文学将会得到更大发展。
相关公司:
数据来自 创业项目库
作者:佚名 | 编辑:luhaitian | 责编:陆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