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法斗士:法律垂直搜索炼成记 - i黑马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互联网是一把分不清正邪的强大武器,谁能够成功地使用这把武器,谁就有可能摧毁很多传统企业布下的防线。在法律行业互联网化的过程当中,但国内数十家法律电商依旧只能波澜不惊的发展着,难道中国的法律电商真无出头之日?前不久黑马作者小谦曾经和大家分享了易法通董事长对于法律电商的发展,此次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法律垂直搜索引擎法斗士创始人许开辰是如何看待未来的法律电商发展的吧!i黑马分享本文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法斗士垂直搜索 缘起许开辰的互联网种子

我在创办法斗士之前,曾是欧华事务所的合伙人,真正促使我从一个相对比较传统的领域走出来,开始致力于法律电商发展,源于我心中早已留下的一颗互联网种子。

欧华事务所是一家外资事务所,我本人也是一名美国律师。 我06年回国后,个人所负责主要法律业务也大多集中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这一块,此时国内互联网经历了2000年泡沫之后,在06年正是互联网项目高速发展的时间点,我也就有幸做了不少的互联网项目,这给我留下了一颗互联网创业的种子。

触及到了互联网上一些案子,也看到了一波又一波互联网创业,也看到创业屌丝的不容易,然后心里也开始有了想在互联网行业做点事情的想法了。互联网作为一个从来就没安分过的行业,长期地跟进互联网方面的案宗,不管之前是否是互联网从业人士,在互联网氛围的长期渲染下,也或多或少会产生很多互联网创业的冲动。

选择2013年做法律电商的两大原因

选择在去年开始做法律电商,有两个原因。1、法律和互联网的交集变得越来越多,就拿小谦你之前文章中有提到过的legalzoom来说,legalzoom当初要IPO上市的时候,应该是2012年年底的时候。我差不多也是在哪个时候关注法律电商这块的,对此也有了创业的想法。

而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和投资人比较熟,和对方沟通的时候呢,他们也觉得这样的模式不错。他们表示只要我感兴趣的话,他们可以来投一笔钱来支持。考虑了一番之后,也觉得这是个机会更是一个挑战,最终就还是决定创业了。

为什么要做法律垂直搜索引擎?

有人认为互联网在多年的发展中,立法还不够完善,互联网法律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其实对于这样的看法,我觉得法律电商本身和互联网法律没有太大的关系。就好像说中国食品监管的法律还有待提高,但这并不妨碍你在网上卖食品一样,我认为这是两码事。

我们目前更多的是将法律看做是一个商业,是作为一个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至于我们为什么是做一个垂直搜索,外界还有认为我们就是法律界的去哪儿的说法。我觉得我们不仅和去哪儿有点像,和大众点评、融360都有很大的共同点。其实我感觉大家都差不多,几乎都是为了帮助用户寻找服务商。在选择垂直搜索这样的一个模式之前,我们也比较了几种模式,觉得从垂直搜索切入更有可能,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讲比较好,比较容易切入。

我们看了比较早期一点的门户资讯型,也讨论了一下中国式的legzoomm,但最终采用了一种垂直搜索的模式。因为个人用户觉得找律师难,律师找客源难,要解决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互联网搜索是一个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的渠道,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这个类似于去哪儿的模式,作为切入点。

法斗士比之去哪儿,区别在何处?

虽然我们和去哪儿一样,都算是垂直搜索引擎,但其实在产品上我们肯定也是会有区别的。我们和去哪儿的行业不同,就算去哪儿他自己的酒店也会有所不同。比如酒店业务,酒店业务是高度标准化的,他的核心价值无非就是一个比价的功能,那么从另一方面讲,酒店标准化也需要从星级,价格,风格来点评。相对来说更不标准的就是大众点评,但我觉得这不妨碍他作为搜索引擎的共性吧。

所以我们和去哪儿比,是我们的标准化程度不如机票酒店标准,所以我们提供的服务当中,比价只是其一,而不是唯一,我们也可以帮助用户多个维度决策,了解律师。

(创业家&i黑马注:许开辰曾是黑马导师庄辰超的律师,而法斗士网最早获得的投资来自于清流资本的100万美金的天使投资。清流资本的投资人中就有庄辰超。

法律电商服务有品牌溢价空间 大众点评和腾讯联姻正在启发法律电商

此前大众点评和腾讯联姻,轰动了整个地图O2O,并且对电商们的团购优惠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此刻,也正在提醒很多行业,精神层次的服务因为拥有更大的溢价空间,可能要比团购优惠这类实打实的物质层次体验,更能帮助企业生存下来,这样的启发也同样值得法律电商业界众多企业学习。

机票是高度标准的,其实我觉得律师还有很多的非价格的因素,与客观衡量的标准。就好像我去挑选一个律师,肯定是看经验,看职位,专长的什么。核心的是说正像你说的得想京东淘宝一样,不用在线下见面的,我觉得法律离这一点还遥遥无期。所以我们的目标只是帮助用户更好的找到律师,然后对价格还有一个衡量,最终选定用户要的服务,最终还是线上和线下的一个过程

法律电商做律师参考体系很有必要

人们在选择律师的时候,本身对律师会有一定的评判体系,法律行业走上线上之后,如何让人们对于网上的律师也有一套律师参考体系,很有必要。

我们也是在做律师的,把资质这些信息用普通用户用户,可以理解的方向加入。另外我们也有一个大众点评的垂直星际制度,但大众点评主要是UGC,用户点评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方面。但因为我们的专业服务和大众点评还是有差别的,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硬件条件,比如说他的职位,从业经验。我们也有一个算法,其中也有考虑到线下一些资质上的一些因素,我们会考虑他的教育背景,毕业院校,学位、就职的律师事务所的规模,职位,乃至从业年限。“是否是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社会关系,也是一个维度。我们当然是希望我们的评星可以帮助用户做出抉择。

传统+互联网是法律电商团队的标配 

创业是需要团队作战的,选择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组建模型,在创业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团队组建完成之后,如何互相学习互相参考互相争议,渐渐磨合也是很多创业团队头疼的问题。

无论是说互联网结合传统也好,改造传统,还是要颠覆传统。我觉得说这两方面都是不能或缺的。当然如果是大众化的,那就例外了。像法律医疗这些领域,我相信是一个好的搭配是有行业内的人,传统团队也能够看到传统和互联网的结合吧,那么更多的就是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所以我觉得要更多的秉承开发和学习的心态学习。因为你很多互联网的东西都不懂的,你可以觉得你在你熟悉的行业中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现在互联网中可能就是错误的。同样的是,互联网也需要去改变一些,一套方案不可能使用所有的行业,及时大众点评的评星做的不错,但要从技术服务类上升到专业服务类,还是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色的,是一样的。或者说从商业模式上讲,所以互联网专家和传统行业,需要互相学习,设计产品的是,都需要更多的吸取对方的已经。我们也以后争议,但对于我来讲是一个学习的思考的过程。

法律电商平台必须学会平衡律师和用户的关系

法律垂直搜索引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做一个做律师和用户资源对接的平台,需要维系用户与律师之间的平衡。此刻法律垂直搜索就成为了一款考验是否公平的秤,在平台运营的过程中,也许在维系平衡上会有一些经历值得分享。

在保持资源平衡的过程中,我们是需要不停得去调整的,因为你是一个平台,并不止一方,是三方。你有用户、律师和平台,当然从更多的角度来讲,我们是希望各方面的利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我作为平台,我们能够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律师,也可以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客源,大方向是这样是一致的,在细节上,是需要坚固各方的利益,因为三方缺失一方就玩不起来了吗,很多都需要考虑、权衡、取舍的。

因为流量获取成本高,转化率低,客户二次寻求服务的机会小等因素,整个法律电商行业的市场规模都未能做大,这也在一定程度大大的阻碍了国内法律电商的发展。不断的打破这种的束缚,需要让整个行业影响力不断加强,也需要做点事情通过媒体的报道,让更多的用户接受法律电商的服务,逐步形成法律电商品牌。

我们有推出公益专题,公益专题旨在公益帮助开展社会法律案件。就拿打假斗士方舟子和林志颖因“爱碧丽”胶原蛋白饮品引起舆论争议来说,我们公益打官司,就是我们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到法律电商和我们法斗士的机会。

法律电商行业的市场规模整体上不够大,在各家法律电商在模式、运营、团队上都没有太大差异性的情况下,共同扩大行业影响力,增大行业的市场份额,可能会是当前法律电商们应该思考的发展方向。如果你也对法律电商感兴趣,欢迎与我交流。




相关公司:

数据来自 创业项目库

作者:小谦 | 编辑:luhaitian | 责编:陆海天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