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投资人麦刚:我为什么投资黄太吉 - i黑马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作者:王根旺

一束马尾辫、健康黝黑的皮肤、谈到兴头时敞怀大笑,麦刚看起来俨然时尚界大咖。当然,他有一个身份——“非主流”的天使投资人。

创业工场郑重承认我们就是投资黄太吉的‘某知名投资人’。由于本人一向懒散,未及时公告,抱歉。”这是日前麦刚在微博上针对虎嗅网质疑黄太吉的文章所做的表态。不过“某知名”是加引号的,因为与网络营销做得如火如荼的黄太吉相比,投资人麦刚可谓非常低调。甚至一度有人将麦刚旗下的创业工场与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分不清楚,虽然作为创业孵化器来说,前者要比后者早上了4年多。

麦刚

而翻开麦刚的简历,一定会映入你脑海一个词“华丽”:1997年便入行VC;参与筹建深圳创新投资公司;参与创办上海浦东科创投资公司任副总裁;担任德丰杰投资基金董事;创办SNS网站亿友;创办文档分享网站豆丁;创办通卡并任公司董事长;担任中国青年天使会常务理事、天津天使投资协会会长……

“我本人是中国最早的VC从业人士,后来自己又创业,之后又开始做天使投资,也给基金出资做LP,这些经历让我把行业里所有角度都看遍了,每个角色环节的利益、想法和纠结所在都打通了。”麦刚这样向i黑马总结了自己的“GP—LP—创业者—天使投资人”轨迹。而当黑马哥问及麦刚现在最喜欢的身份标签时,他的答案是天使投资人,目前他已经累计投资了近60家创业公司。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做过GP、LP和多次创过业的天使投资人,麦刚为什么投资备受争议的黄太吉?他为什么投资做传统行业的IT男?他又持有什么样的投理念和原则?以下为麦刚口述。

“水泥+鼠标”

我现在做投资比较关注“水泥+鼠标”领域,这个概念是我在2009年就提出来的,但那时候并没有真正实施。2011年开始,我就发现大多数互联网创业者难以为继了,而“水泥+鼠标”却是一个可以突破的方向。应该说我的思维是超前的,通过近年投资的这些案子的实际操作也验证了我的看法。

为什么我会去投黄太吉?因为其创始人赫畅用互联网思路进入餐饮业的方向让我很认同;另一方面赫确实是个人才,他曾在百度、谷歌待过,对互联网营销和用户体验的理解都很深刻。这两方面都具备了,我就毫不犹豫地投了。

黄太吉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对传统餐饮的营销和用户体验进行了改进。后来有人说要跟风做个肉夹馍,但这真的就是发微博、发微信和制造话题这么简单吗?不是的!一个公司的成功,一定有不为人知的东西,比如黄太吉的互联网下单流程、顾客体验机制和排队系统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内部运营的。

说实话,让全部消费者都喜欢黄太吉是不太可能的。它能通过互联网低成本地迅速获取用户,这已经很厉害了,因为消费市场只要足够大,卖狗屎都会赚钱。互联网对传统餐饮行业的改变是在体验和品牌内涵上,吃黄太吉和在大街上买煎饼果子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后者会让人觉得很屌丝,而前者对许多人来说就意味着小资。这和小米手机一样,都在给自己贴一个标签。

此外,我投资的潮品店泡泡玛特也是个类似的例子,你从中能感受到互联网对传统零售行业供应链的变革。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以前在新浪工作,更早前做过零售业,将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他很有经验。比如,过去商家自己去采购产品,然后再卖给消费者,消费者是被动接受。但泡泡玛特在采购环节会引入一些互联网因素,举例说采购数据来自淘宝网,并让用户参与到采购的过程,用户认为哪个好他们就采购哪个。供应链管理正应用互联网的模式进入消费者主导的C2B时代,这将是零售业的根本革命。

我投资的果酷网体也体现了IT手段及互联网对传统服务行业的改变。果酷网创始人贾冉既没有像赫畅那样用互联网营销,也没有像王宁一样做很传统的零售业,他选择比较好入手的水果切,运用IT技术去开发系统、控制订单流程和建立采购体系。一个普通的水果商贩或许能服务十几家企业,但是要服务好成千上万的企业就必须有强大的管理运营体系,这个时候就尽显IT人的优势了。

上面三个都是IT男转型传统行业的典型案例。什么样的IT男适合做传统行业?首先必须特别喜欢干脏活累活,很多IT男都过不了这一关,太多人喜欢追逐热点。同时你还要明白互联网也不是万金油,不是抹到哪个行业都可以。你必须找到一些合适的领域,例如同样做零售业,做标准化零售业就没戏了,而体验型的和非标准的零售业就有很大发展空间。所以,创业者要明白这个趋势,并且聪明地跟上这个趋势,很多创业者人云亦云,别人搞App,他就搞App,但不知道天已经变了。

很多人认为,我投资的这些都是没有门槛的小生意,但在我看来,消费行业从来没有小生意,低门槛的生意往往表明市场需求量越大。而规模永远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只要运用互联网你就能不断的扩张用户,并通过IT技术进行大规模运营管理。

为什么投资“水泥+鼠标”?

互联网再怎么玩儿都出不了流量这个圈,因为它的本质就是倒腾流量,如果一个创业公司过多依赖外部买流量就意味着永远为别人打工,购买流量之后,还要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为何大部分电商公司不赚钱?因为电商的本质核心不在线上,而在于你的品牌、品类、产品推广和繁琐的供应链管理。所以,你的外部流量越大,就意味着你靠别人的东西越多,也表明你越弱势。

一个人的黄金创业年龄是从25岁到45岁,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年,所以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在传统消费服务行业干几年至少还能挣点钱,比如卖个煎饼一年也能卖好几千万元。而你在互联网行业即使有人给你投资,你最多烧5年,最后也不过是做个梦,而在传统行业做五年就可以获得财务自由,这是我给创业者的一个忠告。

这个世界上“人中龙凤”寥寥无几,很多创业者注定要失败的,绝大部分生意注定是小生意,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微软和谷歌。最大的创新一定是有周期的,互联网发展历史上较大的创新无非就是门户、搜索和社区,别的全是小风小浪。微创新有什么用? 第二天就被人复制了,过去总有创业者讲微创新,我认为这顶多是个起步的诀窍,绝对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

大部分创业者把创业都当成一种实现自我的努力,但他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决心,在还没看透行业本质的情况下就说,自己一定会坚持下去直到找到方向。有决心很好,但是成败却不是由决心来衡量的,在行业趋势面前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所以回到那句老话“男怕入错行”,坚持和维持是不一样的,维持的后果会很严重,就是浪费青春,浪费时间浪费钱,不如早死早超生。

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首先我是一个爱思考的人。此外,我也创过业,很清楚一个企业是怎么运作的。创业能成功首先是因为你抓住了强需求,这不外乎用新的手段去满足过去的需求,或者因为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强需求,但强需求不是天天都有的。抓住强需求后,你就需要用好的产品去满足这种需求。所以,我从来不讲概念,只想着有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