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马蔚华讲互联网金融:银行会成为恐龙吗? - i黑马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口述:马蔚华(原招商银行行长、现任永隆银行董事长)

整理:王根旺

【导读】“你们传统银行,如果不改变的话,就会是21世纪将灭绝的恐龙。”在日前的“2013中国企业家商业灵感晚宴”上,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上以比尔·盖茨的一句名言做了开场白。回溯至5年前,我们也可以听到马云发出的类似的声音: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而随着阿里金融、宜信、人人贷等互联网金融汹涌袭来,传统银行似乎有成为“恐龙”之势。到底什么是互联网金融?银行是怎么被它撼动的?银行会不会变成恐龙?银行又会怎么变革?请看招行“教父”马蔚华的解读。

913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活动,基于互联网的资金融通活动。如果用狭义的理解,就是互联网企业向公众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这类互联网企业开始是满足电子商务平台的支付结算需要,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海量数据积累,它们知道自己有更大的本事,可以了解服务对象的偏好和要求。而且银行能做的事,它们也有能力做。所以现在就形成了从简单支付到小额贷款,再到现金管理及资产管理等业务。

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包括一切依托互联网展开的金融活动,比如网络银行、网络支付、网上证券及网络资金等。

互联网金融有三个核心的部分第一个是支付,它以移动支付为基础,互联网上个人和机构,不用再用商业银行开户,直接在中央银行的超级网银上开户就可以了。证券、现金及金融资产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直接支付。

第二个是支付清算实现电子化,这个就是支付领域的三个要害之一。然后就是云计算带来的信息处理,你可以通过社交网发现供需关系,通过搜索引擎把这种供需关系组织标准化,有序排列,形成时间连续,这个成本是非常低的。

第三个是资源配置,资金供需的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和匹配。

这几点构成了我们现在互联网金融的要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使许多传统的行业彻底洗牌,比如说磁带、胶卷和唱片都成为了古董,它们都被互联网技术摧毁了。

i黑马注:在互联网金融名人“江南愤青”陈宇看来,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可以分为4种。第一种是以拍拍贷为代表的线上P2P模式,当然P2P背后也开始了很大的分化,拍拍贷模式,人人贷等模式,陆金所、有利网模式等,至于宜信模式,我个人认为是属于P2P模式,但是更多是线下运作的概念,跟互联网关系不大,所以暂不为定义互联网金融。还有一系列众筹网站,这个模式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发展有一定的成绩,国内暂时没看到太多的实质性业务网站,点名时间是个代表,但是带有一定的公益特征,还有待观望。第二种模式是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介入金融领域,所形成的各自互联网金融模式,阿里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较多。第三个模式其实是涉及到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上存在了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业。第四种模式则是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介入的金融服务领域,他们更多还是以服务金融机构为主要运营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领域,例如数米网、铜板街、东方财富网等基金代销网站,还有如融360、好贷网的金融信息服务模式的网站。)

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哪些挑战?

现在互联网技术也开始向由有百年传统历史的传统银行发起挑战,而且正在撼动这些百年银行的地位。这些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对银行融资中介地位的挑战。Facebook有十亿个实名制的客户,其中肯定有资金供给的人,也有资金需求的人。过去,一般都是把钱存在银行,由银行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人,有了Facebook,又加上云计算、搜索引擎、征信体系和移动终端,就使放贷整个过程可以完全脱离银行,完成供需双方的定价交易。当两个人直接谈恋爱,和介绍人就没有了关系;而当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连通了,也就和银行没有了关系,这对银行是个非常大的挑战。比如,国内拍拍贷和人人贷都是利用网络进行放贷的,发展都很快。

Facebook还带来了众筹投资的新模式,过去企业都是通过交易所发股票来募资,有了Facebook以后,你可以在这个网络社区里来征求投资者,这叫众投投资,这俩是传统银行的现实挑战。

(i黑马注:在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或许会成为银行的“天敌”。2010年6月,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正式成立,由阿里巴巴和复星、万向、银泰等股东共同出资,这是国内第一家面向电子商务领域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小贷公司。与传统小贷公司不同,阿里小贷以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为平台,为阿里的商户提供贷款,无需提供抵押物。)

第二个是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职能的挑战。过去全球商业银行都有两个职能:融资中介(存贷)和支付平台(任何商品的交易都是用银行支付来完成货币和商品的切换)。而当有了第三方支付规模每年都以110%增长,现在2万多亿,明年就4万亿,大的口径包括银联和移动支付将近13万亿,而且到2016年,这个数字可以突破50万亿,原来这些都是银行的事,。

第三个是对银行的盈利的挑战。核心的业务存贷款、支付既然被网络取代,银行的盈利来源肯定要减少。

第四个是对商业银行传统服务模式的挑战。因为互联网金融的网络平台是开放的,对客户行为的研究也就越来越深刻,你可以通过网络揭示客户的行为和他的消费偏好,这比原来的传统银行物理网点里的客户交流要深刻的多。所以,在体现以客户为中心上,网络可能更有它的优势,这也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挑战。

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挑战,银行是不是就不行了?任何一个新技术给银行提出需求的时候,同时也提出了解决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和方法,我觉得商业银行可以把互联网金融变成动力。

(i黑马注:在传统金融业“搅局者”层出不穷的当下,互联网金融正受到来自监管层史无前例的关注。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相关部门已经组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小组”进行密集调研。“自6月份以来,央行的相关调研较为密集,规格也较高,业内纷纷猜测可能出台相关政策。”多位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哪些机遇?

互联网发展对银行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诸多机遇。第一个是有助于银行提升服务水平。传统的银行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来深刻全面了解你客户的偏好及某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除了大数据以外,我们还有各种各样大传输手段。

我们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挖掘新的价值,比如虚拟空间里可以缩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它不能缩短现实之间的距离,也不能够完全解决信任的问题。网络时代最缺乏的便是人性化的渠道和现实的信任,而传统银行却因为有广泛的客户资源和信任度,我认为银行可以强化信任媒介、支付媒介、渠道媒介的作用。

第三方支付或者手机支付会不会脱离银行而独立存在?我天天在琢磨这个问题,假如说不通过银行,这还需不需要货币?如果有货币,钱存在哪儿?如果没有货币,这个支付是用电子货币吗?这些都是复杂课题,起码目前这些课题无法解决,这也就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暂时都离不开银行,而且第三方支付发展的越快,银行的业务就越多。因为第三方支付终究都是银行的客户,它不仅延伸了银行的支付半径,也强化了其辐射能力,所以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不是对手关系而是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互联网金融可以大大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统计显示利用互联网渠道办业务的成本仅是柜台成本的9%。

银行怎么融入互联网大潮?

所以,互联网金融不仅给商业银行带来焦虑,也给其带来了希望和机会。因为银行本身是IT属性,它是伴随着IT技术一路走过来的:过去的乔家大院支付是靠马车;而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实现零时差和迅速到账。今天传统的金融也要把压力变成动力,全面融入互联网大潮中。

银行有很多事可以做,智慧这个词现在很时尚,智慧城市,智慧学校,智慧杂志社,而银行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智慧银行。第二个大力拓展电子银行的服务功能,把网上银行打造成综合在线的销售平台和受客户欢迎的电子服务平台,把电子银行和物理网点融合发展。我人为虚拟的东西不管怎么发达,物理的东西还是会存在的,比如淘宝发展的越来越快,但是百货商店还要存在。

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的整合把上下游和线上线下资源整合起来。因为互联网是开放的,传统银行要推动各类互联网的深度合作。对于传统银行来说,今天不要光焦虑,还要多一点互联网基因,这样才能使自己不被落下。

(本文由i黑马整理自马蔚华在“2013中国企业家商业灵感晚宴”上的演讲。)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