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银消费“欺诈门”发酵,消费金融正规军缘何遭遇信任危机?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北银消费“欺诈门”发酵,消费金融正规军缘何遭遇信任危机?

消费金融持牌公司的光环正在逐渐褪去。

文| 杨舒芳 袁殿城 

近日,四家第一批试点公司之一的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正深陷风波。多家媒体的报道称,目前已有多名用户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北银消费。随后,北京银监局公布了罚款150万的行政处罚决定。

原因是,北银的业务模式之一,是和担保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等中介合作去拓展客户,其中有部分中介有从套取资金,实际的资金去向不明。也就是说,不少用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北银消费有了20万元的贷款。

作为一家银行背景的持牌机构,北银消费的风控能力和业务模式都遭遇了信任危机。而常规印象中,正规军一直自持着可靠的形象。

套现池

几天前,FinWise做了花呗等互联网信贷背后的套现产业链起底。北银消费事件的发酵,却炸出了另一个天坑,就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背后的套现池。

据最早爆出此事的《中国经营报》报道,北银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沦为中介的套现池。涉及客户约200人,基本每人名下都在北银消费有20万贷款,总金额在4000万左右。很多人拒绝还款,又为自己的征信档案上的逾期记录所愤怒。

这些用户就是被拉的“人头”。所谓的“拉人头”,是与北银消费合作的担保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的惯用说法,指的是中介借个人用户的名义,从北银消费申请贷款。这些款项最终并没有进入借款人的账户,不少借款人甚至压根不知道自己名下还有这笔贷款。拉人头的方式大概有三种。

一是套取用户资料。大概方式是,担保公司号称推出某款理财或者贷款产品,拉客户去填资料,用他们的资料去北银消费贷款,然后告诉客户贷款没有批下来。有的客户是在接到催收电话后,才知道这笔贷款的存在。

二是贷款后审批钱被转走。有客户在北银消费的贷款代办点提交申请后,得到了20万元贷款发放的通知,钱却被第三方转走了。

三是花钱拉人头。部分中介会直接明码标价,以每单800~1000元的回报,要求客户以“协助贷款”的方式,签订贷款协议。由于担保公司会提供房产等抵押物,并和客户签订免责协议书,不少客户以为没有风险。

北银消费“欺诈门”发酵,消费金融正规军缘何遭遇信任危机? 谜之风控

尽管北银消费的事情是最近才真正爆出,但事实上,从网上的相关问答、律师咨询纪录来看,起码从一年前开始,就有用户陆续发现自己“被贷款”了。

北银消费“欺诈门”发酵,消费金融正规军缘何遭遇信任危机?

北银消费“欺诈门”发酵,消费金融正规军缘何遭遇信任危机? 在媒体报道中,有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贷款”的事情,却接到了北银消费的催收电话。

在北银消费的案例中,至少暴露出了三个比较大的风控漏洞。

一是贷前审核。按照规定,消费金融的个人最高额度是20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个人申请往往由于各种限制条件而额度较低,通过中介则可以轻松拿到最高额度。

在《中国经营报》的采访中,有用户提到中介曾帮他进行资料“包装”,包括假的工作收入证明、住址信息,并办理了北京的电话卡和银行卡。

二是重复担保。在中介给出“人头”的合作方案里,中介给提供一套房产作为担保。在操作中,一套100万的房子,可以用于做5个人的抵押申请,换到近100万元的贷款,比例接近100%。

此前FinWise曾经采访一位做房产抵押贷款的互联网金融公司CEO。他们对于房产抵押价值的处理是,先按照银行评估值的70%定价,同时走访房源所在附近的房产中介,与他们的快卖价(保证3天内能卖出的价格)进行比较,保证抵押价格还要低于快卖价。

三是绕过监管。20万的贷款限额,本身是为了控制消费金融的风险而设定。但中介通过“拉人头”,事实上绕过了这一监管。最终中介拿到了多少贷款,取决于拉了多少人头,所谓的上限形同虚设。

北京银监局公布的处罚信息,也基本证实了这几点。

北银消费“欺诈门”发酵,消费金融正规军缘何遭遇信任危机?

北银消费“欺诈门”发酵,消费金融正规军缘何遭遇信任危机? 风口上的危机

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这种结构复杂、可控度低的中介模式,似乎不单只存在于中银消费。从网友的询问、求助信息来看,捷信、中银消费等都有类似的机制。

北银消费“欺诈门”发酵,消费金融正规军缘何遭遇信任危机?

北银消费“欺诈门”发酵,消费金融正规军缘何遭遇信任危机? 似乎,偏重线下的消费金融公司,由于缺乏高效入口,就会格外倚重渠道,或多或少都存在依赖中介的问题。但如何在规模和风险中寻求平衡,却是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金融可能是最独特的一个行业。其他行业做的都是以物易币的生意,出卖的是商品或者服务,金融却是以币易币,出卖和赚取的都是金钱。

这也是为什么金融机构有一个必谈的话题,就是规模和风险。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上线以后,这个课题变的更加重要。因为对金融和信贷来说,规模意味的不仅是利润,更是巨大的风险。

在消费金融逐步被鼓励后,成了公认的风口。目前市场的参与者大致包括1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小贷公司、分期购平台,和电商系金融公司。在这个战场里,曾经被羡慕的持牌机构如今显得有点尴尬。

一方面,牌照并没有带来额外的利益倾斜。通常而言,牌照的作用是解决准入问题和控制政策风险。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要从事消费业务,小贷牌照就足够了。

但持牌机构却要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一位在第二批试点机构任职的同学说,就现阶段而言,我反而觉得小贷牌照更方便,在一些业务和场景上比消费金融牌照要更好用。

另外,消费金融公司的数据库和征信体系大多没有建立起来,央行征信的覆盖和消费金融的客群又不能完全匹配,在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上,容易出现盲点。

北银消费给持牌机构们提了醒。或许是时候向曾经认为不够高大上的P2P取取经了,毕竟这已经不是可以只靠政策吃饭的时代。

北银消费“欺诈门”发酵,消费金融正规军缘何遭遇信任危机?

[本文作者杨舒芳,袁殿城 转自FinWise,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i黑马立场。推荐关注i黑马订阅号(ID:iheima)。题图来自123RF。]
文章评论
北银消费“欺诈门”发酵,消费金融正规军缘何遭遇信任危机? 匿名用户
发布
发布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i黑马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