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到0,人类社会的关键转型阶段 ——2021第一财经零碳峰会顺利举行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来源:第一财经(ID:cnb-yicai) 责编:张瑜

2021年8月12日-13日,2021第一财经零碳峰会在上海顺利举行。本次大会由第一财经联合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由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DNV挪威船级社学术支持,理想汽车作为本次大会指定用车。

从1到0,人类社会的关键转型阶段 ——2021第一财经零碳峰会顺利举行 从1到0,人类社会的关键转型阶段 ——2021第一财经零碳峰会顺利举行

本次峰会积极响应国家环保低碳的号召,积极创办绿色会展,呼应时代主题,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会场内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供应,相关消费品均可循环再生。经测算,整场活动的碳排放量仅为0.9吨。在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和上海市环境能源交易所的支持下,已成功实现“碳中和”。

当下,全球性气候问题正摆在世人面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近日发布的第六次气候评估报告称,除非全球在2050年前后,通过温室气体的深度减排,实现净零排放,否则1.5℃和2℃的目标都将落空。第一财经在重点关注零碳目标下的经济发展同时,通过筛选和连接国内外一流合作伙伴,拓展了ESG数据披露、负责任投资、善因营销、责任品牌、绿色供应链、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影响力投资等可持续商业领域的探索。通过举办此次峰会,旨在以专业的视角见证这场环境发展变革,为公众诠释其中包含的挑战与机遇。

从1到0,人类社会的关键转型阶段 ——2021第一财经零碳峰会顺利举行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在致辞中表示,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全行业的风向标,助力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全球企业、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普遍共识。第一财经高度关注政策环境、资本市场、公司商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动向,通过十余年的沉淀和拓展,积极推动从传统企业社会责任到创造共享价值的跃迁。

如今,“碳中和”正在对能源、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上海建工集团总工程师陈晓明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上海建工充分发挥投资、设计、策划、运维的产业优势,对标国内外最高标准打造绿色低碳建筑的经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总经理兼ESG业务部总经理赵永刚在演讲中表示,碳中和是系统性的经济变革,ESG则是目前整个金融市场落实碳中和战略的抓手,需要积极推动ESG在中国的实践。毕马威金融风险管理中国区主管合伙人曹劲提出,在零碳战略的目标下,金融行业将更加重视压力测试或情境分析工作,通过设定标准,提前预判风险。

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绿色经济转型将成为未来工业革命的中心,新的工业革命需要新思维、创新成果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加以支持,相关的技术创新和绿色投资机会也应运而生。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对话环节探讨了“双碳目标,经济增长的新挑战,还是新引擎?”。

连平表示,与双碳目标相结合的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会对中国整个能源系统和能源行业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在鲁政委看来,碳市场既是实体企业完成配额清缴的市场,也是可投资的市场、是可以进行资产配置的市场。邵宇认为当下应该把握好关键的发展机会,平稳地完成经济转型,让理想和现实结合,将双碳战略目标完成得更加坚实。

MSCI执行董事黄凡、北京玛娜共益科技董事总经理张琳、中平资本创始合伙人吴斌针对“可持续金融如何赋能社会”的话题展开讨论。黄凡认为,可持续金融可以为投资人带来长期回报,也是在面对投资风险时很好的避风港湾。张琳提出,每个企业家都是善意责任的践行者,时间效应应该运用包括ESG在内更多的维度和工具去实现。吴斌表示,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平衡长远发展的理念和在现实商业环境下生存下来,对大部分企业家和企业都是巨大的挑战。

在8月13日场次的主题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变革中,供给侧要实现电力脱碳与零碳化、燃料零碳化,需求侧则将实现再电气化、智慧化、高效化。在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看来,碳中和发展不是“短跑运动”,需要精准方案、数字测试,依托智能技术对不同层面进行治理。DNV挪威船级社大中国区可持续发展业务副总经理兼战略总监陈立提到,企业应该积极筛选适合自己的技术,提升脱碳的效率,明确脱碳路径和减碳目标,最后实现碳中和。

此后黄震与吴志强展开一场颇具学术价值的“院士对话”。吴志强呼吁,各城市要结合自身特点来精准设计碳减排曲线,相关专家也需要不断学习其中的技术,并用一种改革、创新的姿态来面对双碳目标,这是一个系统性改革的问题。黄震则认为能源革命需要安全、可靠,实现双碳战略,应该“先立后破”,先要建立起低碳发展的技术,然后循序渐进地减少化石能源,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与金融的转型创新密切相关,此前在经历近十年的试点之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上海环境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在主旨演讲中提出,碳市场以服务双碳、企业低成本减排作为目标,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市场,需要建设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法国欧瑞泽基金董事总经理兼亚太中国区总裁陈永岚认为,ESG是助力实现碳中和实践上的重要路径和抓手,对于金融机构,ESG可以帮助应对气候风险,践行低碳投融资,对于企业,ESG可以为碳中和目标达成提供基本保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表明,开展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同时实行碳定价,可以使全球GDP在未来15年内每年提高0.7%,同时还能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本次论坛上,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副总工程师齐康、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国泰君安证券FICC碳金融业务负责人仝岩、荷兰能源研究中心中国负责人吴珍雪在圆桌对话探讨了“如何做好减碳路上那只看不见的手”。

齐康介绍,上海的碳市场从2013年启动以来,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很有帮助,推动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李瑾认为全国碳市场的整体发展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制度体系,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和相关产品创新等。仝岩表示国内一些区域碳市场的主要模式是让企业进入市场交易,向碳市场提供充足流动性,促进市场定价更加合理。吴珍雪同样认同需要引入一些合理的机制来协调碳市场,一旦遇到不可控因素,能够确保投资者和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不受打击。

文章评价
匿名用户
发布
发布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