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亏出30个FF,恒大汽车遭遇“乐视时刻”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两年亏出30个FF,恒大汽车遭遇“乐视时刻”

来源:伯虎财经(ID:bohuFN) 作者:吴在野

从致力于成为世界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到命悬一线,恒大汽车只用了三年。

2019年,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野心勃勃地宣布,“3至5年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彼时,恒大正进行多元化转型的最后一博。许老板寄希望于将一个赋予高科技基因的新恒大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三年后的今天,许老板兵败如山倒,恒大汽车亦陷入至暗时刻。

作为造车的忠实拥趸,许家印与贾跃亭关系匪浅,造车的故事也勾勒出相似命运轨迹。都是在如日中天时激进转型,押注于全新赛道,大开大合,声势浩大,随着主营业务陷入危机,随后资金链断裂,命悬一线。

不同的是,贾跃亭治下的法拉第未来(以下简称FF)在乐视陷入危机之后,屡屡获得白衣骑士的眷顾,支撑多年不倒。而一定程度上,恒大正遭受着当年的乐视危机,作为恒大一员的恒大汽车或许难以独善其身。

两年亏出30个FF

7月28日上午,恒大汽车顺利复牌(港股股票恢复正常买卖)开始交易。自2022年4月1日恒大汽车股票停止买卖起,时间已过去了482天。

恢复交易当日,恒大汽车开盘即大跌68%,截止当日收盘,恒大汽车股价下跌61%,每股股价仅为1.24港元,总市值为134亿港元。相较于曾经6000亿港元的巅峰,市值已经蒸发至不足一成。

恒大汽车本次能够顺利复牌,主要系在7月26日补齐了2021年年度、2022年中期以及2022年年度三份财报。

两年亏出30个FF,恒大汽车遭遇“乐视时刻”

(图源:香港交易所官网)

三份财务报告虽然让恒大汽车度过摘牌危机,但同时也将恒大的债务泥潭公布于世人眼前。

根据财务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2年,恒大累积亏损超840亿元,自2017年造车以来,累积亏损接近千亿。

以与恒大汽车关系密切且同样不容乐观的FF为例,截止2023年7月28日,FF市值仅为3.82亿美元。换句话说,恒大汽车两年的亏损,已经超过30个FF的市值。

更不容乐观的还有恒大汽车高企的负债。两年时间,恒大汽车净负债从58.39亿元暴增超600亿元,增至686.51亿元。截至2022年底,恒大汽车总资产1152.2亿元,而负债总额高达1838.72亿元,账面现金仅剩2.2亿元。严重资不抵债。

作为恒大汽车旗下唯一有交付能力的恒驰5,2022年9月,在天津制造基地实现量产,10月正式交付,截至今年5月底却仅卖出1000余辆。

恒大汽车在复牌公告中称,“随着公司推出恒驰5车型,目前累积交付超1000辆汽车,公司的收入变得更加可行和可持续。”

但现实是,恒驰5定价仅为20万元左右,2021年、2022年为恒大带来的经营收入仅为175万元、6063万元。更严重的是,4月24日晚间,恒大发布了公告称因资金不足,天津工厂暂缓生产恒驰5。

为了自救,恒大汽车抛出了5亿美元融资计划,以供恒驰5的产险和公司正常经营的资金需求。不过,该计划目前仍旧停留在“与潜在投资者讨论融资事宜”阶段。恒大汽车在公告中称,本集团是否能够持续经营,将取决于本集团透过以下方面产生充足融资以及现金流的能力:

(1)成功执行并完成业务和运营重组计划;

(2)成功完成并执行融资计划;

(3)成功产生经营现金流并额外获得融资来源,以清偿现有的财务责任、承诺和未来的运营和资本开支,以及维持本集团运营的充足现金流。

考虑到恒驰5的生产和市场销售情况,未来是否能够获取到白衣骑士的青睐,将取决于恒大汽车是否能够从泥沼中脱身。

买不出的汽车帝国

与今日所遇困境不同的是,恒大最开始是以白衣骑士的身份进军新能源汽车赛道。

2016年前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烈火烹油,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等概念的提出,造车不再是传统主机厂的特权,互联网造车派风头无两。

彼时,深陷多元化魔咒的许家印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启了一系列资本动作。不过在此之前,恒大分别进入过矿泉水、粮油和乳业等领域,但都难言成功。

许家印对于新能源汽车赛道有着自己的憧憬。他认为粮油、乳业、矿泉水体量太小,“一年销售几亿、几十亿元,和我们6000亿元销售规模不匹配。所以恒大一定是选择未来非常大规模的产业,比如旅游和新能源汽车”。

2017年11月,还未更名为恒大汽车的恒大健康以代持方式曲线入股贾跃亭创办的Faraday Future(下称FF)。其中前期投资为8亿美元,计划总投资额更是高达20亿美元。

但仅在半年之后,FF与恒大同床异梦,一度对簿公堂,2018年10月,贾跃亭在中国香港提起仲裁,要求终止恒大健康投资协议,矛盾公开化。两个月后,恒大健康与贾跃亭达成和解,先前投资的8亿美元换得FF公司32%股权,后续不再投资,恒大健康让出FF单一大股东地位。受FF拖累,2018年恒大健康亏损14.28亿元。

首次出手便遭遇失利,许老板造车之志不改。与FF交恶之后,恒大的造车之路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坚定。

2019年,恒大健康开启“买买买”模式,首先耗资9.3亿美元(约65.5亿元人民币)获得NEVS控股权,获得造车资质,随后豪掷145亿元入股新疆广汇集团;又以10.6亿入股动力电池企业卡耐新能源,成第一大股东。短短一年之内,恒大争相入局电池、电机、动力系统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根据财新统计,在2018年至2019年7月,恒大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上豪掷超过200亿元。

在2019年11月的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许家印春风得意,向外界总结了恒大造车的15字箴言:“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彼时,外界对于恒大的印象还是财大气粗,猜测其想通过收购或者合作获取核心技术,组建汽车产业朋友圈,从而造好车。

但对于不差钱的恒大来说,买出一个汽车帝国无可厚非,而对于“三个盖子盖5个茶壶”的恒大来说,当野蛮增长的房地产主业陷入危机,汽车业务也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0年9月末,一封求救信引爆了网络,恒大危机开始逐步显现,恒大汽车难以独善其身。当初的大规模并购未能整合为自身优势,形成核心产品,反倒成为压垮恒大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房地产跨界造车大败局

在跨界造车这件事上,贾跃亭曾是很多人的导师,但也是反面教材。

2014年,如日中天的乐视开始酝酿自己的造车计划,新能源汽车成为贾跃亭生态化反一块不可缺失的战略拼图。

即使在2016年,乐视危机四起,但乐视控股依然宣布,要投资近200亿元,打造自己的乐视生态汽车超级工厂和汽车生态小镇。2017年7月,乐视资金链崩塌,贾跃亭远走美国,从此专心在FF造车。

但在乐视崩盘之后,FF不但没有让贾跃亭东山再起,反倒成为引领中国跨界造车的一股潮流。其中不容忽视的便是以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派。

2017年,宝能集团斥资66.3亿收购观致汽车51%的股份,成为观致的“白衣骑士”。2021年11月18日,雅居乐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又与威马汽车订立期权协议,将通过D轮优先股购买协议联合协议、行使期权等形式,认购威马汽车2.97%股份,总代价1.4亿美元……

不过,如今房地产行业跨界造车几乎已经难言成功。据了解,宝能汽车整体业务已经处于停滞状态,隔三差五就有经销商和欠薪的员工维权的消息。而雅居乐押注的威马汽车,后劲不足,先后在科创板、港股IPO受挫,曾经风头无两的造车新势力代表,如今逐渐偃旗息鼓。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乐视、恒大、宝能、雅居乐,这些曾经的造车名门大派,都是在行业高度繁荣时获尽红利,在原有行业陷入停滞时寄希望于通过“钞能力”进入新的赛道,继续攫取下一个时代的红利。

但过去的成功经验注定是属于过去的,无法复制到新的领域,尤其是遇到了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汽车工业。大举的投入并购并没有产生预期内的结果,反倒在主业承压时,成为累赘。

不可否认,新能源是十年一遇的机会,但机会并不属于所有人,房地产跨界造车的集体溃败,也从侧面证明了抓住过去的人并非都有抓住未来的能力。

202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合计上险量为523.31万辆,这比2021年的290.34万辆大幅增长了80.24%,近乎翻倍。但对于恒大汽车们来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长远远超过他们当初的预期,而企业今日之困境与当初的宏图也已是云泥之别。

高光转瞬即逝,剩下的都是苟且。

参考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地产造车,“全军覆没”?

文章评价
两年亏出30个FF,恒大汽车遭遇“乐视时刻” 匿名用户
发布
发布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