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模式,微众、网商?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黑马说:1月28日蚂蚁金服副总裁俞胜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里网商银行的各项工作都在按计划进行,预计今年3月向监管部门提交验收报告,争取在今年5-6月开始营业。与浙江网商的不着急相比,腾讯微众的进度显得很有效率。去年12月12日拿到银监会的开业批复,16日完成工商注册,28日正式上线,今年1月4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见证下完成第一笔放贷业务,18日开始试营业。素来以稳健著称的腾讯这一次却抢得先机,小马哥闷头上位,在互联网金融中银行这一关键冲关中迅速卡位。
 

\

文/i黑马
编辑/i黑马

微众银行在前,阿里主导的网商银行在后。浙江网商银行在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走着。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是去年获批筹建的首批民营银行,由于BAT的背景更加受到关注。从双方的强势业务来看,阿里的金融基因明显比腾讯更多,也植根更深。因此,虽然腾讯起了个大早,但是否就一定能成为互联网银行的老大,可能也要看阿里在浙江网商上使了多大劲。然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互联网银行到底具有什么特点,将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何种影响那?


何为互联网银行

互联网银行是指借助现代数字通信、互联网、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技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在线实现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汇转、电子票证、电子信用、账户管理、货币互换、P2P金融、投资理财、金融信息等全方位无缝、快捷、安全和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网络银行指金融机构利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以Internet为平台,在线为公众办理结算、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或虚拟网站。美国最著名的网络银行评价网站Gomez——银行至少提供以下五种业务中的一种才可以称为网络银行:网上支票帐户、网上支票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动服务和网上个人信贷。


互联网银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其实早在二十年前美国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互联网银行,1994年4月美国的三家银行联合在因特网上创建了美国第一联合国家银行,由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批准,是在因特网上提供银行金融服务的第一家银行。其前台业务在因特网上进行,其后台处理只集中在一个地点进行。


1996年初,美国第一联合国家银行全面在因特网上正式营业和开展银行金融服务,用户可以采用电子方式开出支票和支付帐单,可以上网了解当前货币汇率等信息。该行完成对Newark银行和费城First Fidelity银行的兼并后,成为美国第六大银行。1998年,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以2千万美元收购了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除技术部门以外的所有部分,此时该网络银行的客户户头有1万个,其存款余额早在1997年就超过了4亿美元。名字改为RBC Centura。可以看出互联网银行的概念并不是什么新兴的事物,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从来就与我们息息相关,其实国际国内的传统银行都已经大面积的利用IT技术,传统金融机构的网络化模式早已经实现,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互联网银行,银行的互联网都日趋完备,两者的优缺点也非常突出,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列表进行分析。


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优缺点对比分析表:
 


 

优点

缺点

其他说明

互联网银行

1.无需分行,服务全球,业务完全在网上开展;

2.所有操作在线完成,足不出户,流程简单,服务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真正的7*24小时服务,永不间断;

3.较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成本,避免了建设物理网点等方面的投入。

4.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共享,透明,开放,全球互联。

1.资金运作渠道少;

2.业务发展完全依靠网络;

3.无法与客户进行充分交流,

4.给银行监管带来较大困难。

 

 

流通的货币将以电子货币为主;金融服务虚拟化,银行网络从物理网络转向虚拟数字网络。

传统银行

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资本、批发客户资源、信用和风控能力控制较好。

排队时间长、业务流程繁琐、小微企业贷款难。

传统的货币形式以现金和支票为主。


笔者一直坚持认为不存在真正纯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用互联网的方式来改变金融行业,正如马云所说,“未来的金融有两大机会,一个是金融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向互联网;第二个是互联网金融,纯粹的外行领导,其实很多行业的创新都是外行进来才引发的,金融行业也需要搅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进来进行变革。”由此可见,作为外来者的腾讯、阿里两巨头进入互联网银行领域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互联网银行模式,微众?网商?

\


互联网银行将如何发展,将出现怎样的模式,是腾讯系的微众模式,还是阿里系的网商模式,正如一位网友对我说“观其名,任其行”,两大巨头旗下的互联网银行各有怎样的特点和区别,让笔者细细道来。

腾讯发起创建的合资企业微众银行(WeBank),成为首家根据试点计划开展业务的民营银行,根据微主页的描述,这家银行的slogan 是“科技、普惠、连接”,主要定位于向用户提供购物、旅行等个人消费金融服务。据报道,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股权结构为:腾讯 30%,两家深圳传统行业巨头百业源和立业各占 20%,其余七位股东合计占股 30%。从 Slogan 中的“连接”和微主页的口号“想约就约”可以看出来,微信及其社交关系将会是前海微众银行未来开展业务的重要平台和资源。

微众银行重要挑战在于吸引存款。微众银行不会设立任何实体分支机构,而传统银行通过分支机构吸收资金。但阿里巴巴和腾讯已证明它们有能力吸引资金投入它们在网上以及通过网站和移动应用销售的存款类货币市场基金。两家公司都拥有移动支付服务,用户可以将资金存入自己的账户。

互联网模式可以简化客户服务,在传统银行业,即便是简单的换汇交易也通常需要很长的手续办理时间。最重要的是它没有那么多包袱,从现在来看,一些营业网点,还有一些比较庞大的固定资产,实际上在未来互联网化过程中,都是包袱。互联网融资可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设计流程及产品,更好地为其提供融资支持,抢占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份额。相对于传统融资方式,互联网时代供需双方可以直接联系和交易,不需要任何中介就可以完成,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交易成本降低。

微众的互联网银行模式不仅仅是以上几点,我们应该看到其身上所深深具有的腾讯的基因,从其企业名称也可以看出,微者微小、细微,众者众人、人众,腾讯正是将成千上万的用户利用其无与伦比的社交属性连接在一起,截止于2014年底,坐拥11亿注册用户、活跃用户近5亿的微信已经成为第一个拿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船票的腾讯,如何将业务有所突破成为其2015年的新的难题,根据最新的腾讯2014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公司198亿人民币的季度收入中,网络游戏贡献了将近60%的收入(113亿),其他的依次为社交网络收入(QQ会员费等)47亿元,网络广告24亿元,电子商务近5亿元,净利润近65亿元。这些几乎都是来自于PC端和QQ应用业务的收入。通过该财报可以看出,腾讯仍然无法突破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三大魔咒,其盈利模式仍然是广告、会员、游戏三大主体,其盈利比例仍然是广告与游戏所占比例高达80%,其盈利方式仍然无法突破免费为先导,增值服务为后延的传统方式。微众互联网银行正是腾讯突破这三大魔咒的绝迹,充分利用自身的庞大用户,利用多年积累的大数据,利用社交属性所建立的信用评估体系,利用各种场景式支付的平台,将是腾讯从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中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这是腾讯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模式上的与众不同,而在根本上腾讯所独有的企业文化、创始团队,小马哥个人的领导风格都决定了其在互联网银行领域将成为独树一帜的门派。

 
\


即将上线的网商银行其平台属性是阿里一直所强调的,阿里充分利用了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绝对霸主地位,近年布局在二维码支付、芝麻信用、阿里小贷、恒生电子、余额宝、娱乐宝等各种金融业态,其已经形成了平台型网格化,相对的闭环体系正如马云经常强调的,要建立一种生态,而其在金融领域的顶级目标就是建立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的名称也可以看出阿里仍然在固守自己最强悍的电子商务领域,服务于“网商”,服务于网购,深耕小微企业未尝不是其最优的选择。笔者一直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其独特的基因,与其发展的历程,成长的经历,历经的磨难,创始人的性格,甚至所起家的环境、城市、气候都息息相关,阿里生于杭州,发展于江浙沪,其商业的属性,尤其是服务于广大小微企业是其天生不可磨灭的烙印。今天阿里在互联网银行的定位上仍然选择了网商,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也许有一天变成天下没有转不了的账,天下没有融不了的资。不过阿里自身平台的属性也限制了其发展,但愿网商银行不要出现淘宝商城般的“事件”,更不要像近期阿里与工商总局之间所发生的“意外”。

无论是微众银行的模式还是网商银行的模式,其都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在监管上仍然受制于传统金融行业的规范,在信用体系上仍然没有真正的突破,在交易安全上仍然无法克服互联网安全的黑洞,在隐私保护上仍然存在巨大的漏洞,在模式上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如何实现真正的创新,直面国际巨头的竞争将是微众、网商、腾讯、阿里们真正思考的问题,如果仅仅是打破了原有金融机构的垄断,没有存在真正的变革,那么谁都不是真正的赢家。
 


本文为i黑马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i黑马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