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士来信|跟医学影像数据量相比,商业大数据更像玩具
“医疗是大数据技术的杀手级应用。跟影像传感数据量比起来,目前的商业交易大数据更像玩具”。刘芳德博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员,工作主要职责是开发神经外科及心血管微创手术的机器人传感器及控制软件系统。黑马哥曾就“手术机器人”话题采访刘芳德博士,今天,刘博士就对被评为发达国家中最优秀医疗系统之一的英国医保(NHS)、医学的边界以及未来医疗产业的移动化和大数据化进行详细解读。也许,对关注医疗的你会有所启发。
2015年新年伊始,i黑马启动“黑马原创联盟”,联合更多的作者,深入剖析垂直细分行业。如果你是某一个企业的创始人,或是某一个行业的冷静观察者,只要你在任何一个领域精耕深挖,独有见地,就请加入我们的原创作家行列。联系微信blessxiaoyi,或发邮件至blessxiaoyi@163.com。
(一)英国没有上帝,选民只信“英国医保”NHS
黑马哥:在中国老百姓的印象中一直认为美国的医学最先进,福利也最好,你是怎么看的?
刘:在全世界来看,有可比性的只有美英日这三个国家。
英国的NHS的优点相对便宜,覆盖面广,医疗服务的水平高,是最且性价比的系统。
黑马哥:在说NHS之前,先说说美国跟世界的其它国家的区别吧?
刘:美国的医疗系统是世界最贵的,年支出在15-16%的GDP。欧洲国家的医疗系统跟日本差不多,年支出在GDP的10%左右,基本上全由政府买单,许多国家是免费医疗,是建产在重税率高福利的系统。
中国医疗支出占5%GDP,是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政府出资少于一半。在人群跟疾病覆盖率上还是有许多问题的。
英国的医疗系统其实就是第二种,全民医保,免费医疗,支出在GDP的8-9%, 占政府公共财政的40%。
黑马哥: 听你说的,感觉英国的医疗系统就很像以前中国改革放之前的吃大锅饭一样。
刘:的确就是这么一回事,二战后欧洲的英法德怕被民众受社会主义影响,都采取了社会主义的国家类似的社会福利政策。
美国的医疗行业的自由竞争虽然带来了有活力的医疗市场,但老实讲商业化并没有带来效率。美国花的钱其实是最多的,政府的赤字也最多,只是美国可以发债而不必加税,这点除了美国,任何的国家都比不了的。
黑马哥:我们一直都有一种观点,就是市场化跟自由竞争会降低成本,带来繁荣。但似乎医疗这个行业很特殊,并没有见到你说的这种情况。即使是美国,目前感觉也在去自由化。这其中的原因为什么。
刘:我觉得供需是最大的问题吧。其实不论在哪个国家,优秀的医疗资源其是都是稀缺的。稀缺的资源上自由竞争只能推高价格。而且目前构成各国医疗财政负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龄化重大疾病发病率上升,如癌症,心脑血管,糖尿病,许多疾病其实还没有根冶的措拖。针对这种情况,集中力量做大事要比分散力量自由竞争要高效得多。
最后一点是医疗上的努力跟病人受益的关系不直接,比如疾病预防之类的工作,而且周期长,商业化也很难量化跟估值。
从我个人的观点是NHS相对优秀的原因是它的科学管理跟技术上。
NHS管钱、管药、管医生;管医院、管病人、管病例
黑马哥: 能说说NHS跟中国的医保管理系统或是美国的社保或是保险系统有什么不同。
刘:简单的说
NHS的权力跟职能要比中国的医保跟美国的社保的权力大得多。NHS除了负责支付老百姓的药费外,也经营着英国所有的医院、医生,以及医疗的技术如手术方案,用药以及药物的研发,以及英国所有老百姓的病例数据,在很多时候也起到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作用。简单的说NHS管钱、管药、管医生医院,也管病人,也管治疗技术。NHS的信息相对完整而且全面,所以给了NHS拿出全局最优方案的空间,在许多医疗问题上,这种调动全局跟全面整合的能力有很明显的优势。
黑马哥: 给我们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一说这种集中管理的优点。
刘:优点有很多。在中国,病人的病例是归医院管理的,一个人如果生病在不同的医院看,病例是被分割成许多部分。在美国,病人的病历是归保险公司所有。保险公司拥有用户全部的病历跟用药处方计录。
而在英国,病人的病例是归NHS所有。在英美的系统中,对于病人的全面建康追踪相对要容易一些。一些重要数据如发病率,药物的副作用,统计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跟美国相比,虽然美国人口总量是英国的几倍。但NHS的数据量跟能力是要超过美国任何一家商业保险公司的。英国NHS追踪的病历数据超过英国的人口(因为有许多己死的人)。
而且NHS做为国家政府部门,权力要大过商业保险公司的。NHS有权利收集关键的病例标本。重要的如英国的brain bank(大脑银行),拥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脑组织切片。目前NHS又开始对疑难杂症的病例进行DNA测序。而且NHS还管理着全国的可用移植的器官。
这对医学科研跟决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英国的医学研究中,即使是罕见的疾病,NHS也可以找到上万的患者跟病历。数据全面,NHS对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统计要准备得多,使得NHS可以合理的分配医学的资源。
对于患者而言,NHS可以调动全国的医疗资源。在原则上,医生不属于医院,属于NHS,病人也不属于医院,也属于NHS。
将病人跟医生在各个医院之前调来调去不像在中国跟美国那么困难。
NHS为普通公民三天找到可移植肝脏
黑马哥:前者很有意思,我有许多问题,稍后再谈。作为老百姓,对转院跟挑医生会非常感兴趣,能给我们举一个例子说在患者在英国看病的经历是怎样的。
刘:我有一个朋友,是30几岁的男性,前年肝功能不好就住到英国当地的医院检查,发现血液成分异常,就住院治疗。二个星期发现不见效,病情急转直下,肝衰竭。就被转到london的一家大的医院。在这家大医院认为病情危险,需要肝脏移植。于是就将他转进ICU, 启动全套的生命支持设备,心脑肺肾全被机器取代了,降低器官代谢压力,保证他能存活七天。在全国找肝进行配型。NHS三天找到可移植肝脏,因为我朋友身体弱,手术很困难,请的全球著名手术专家,曾完成世界上第一例胰腺移植手术的专家来主刀。手术非常困难,一边抢救一边做手术,做做停停。一共做了八个小时。但肝脏质量,配型以及手术质量都非常高。术后三天苏醒,五天之后出黑马哥CU, 七天之后可以下病床走动了。
我朋友只是普通的英国公民,没有什么权势,也跟医院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亲友帮忙, 而且己经不省人事了,整个过程全是NHS负责,而且是免费的。我们可以说这个过程中有及时找到肝跟遇到了好医生做手术,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NHS的制度的设计使这成为可能。
在国内就医,根据我的经验,转院跟找好医生做手术,困难重重的。
英国政治圈中有一句名言:英国没有上帝,选民只信NHS。
预防跟控制发病率才是医保系统的核心功能
黑马哥: 这件事的确令人吃惊。在你的介绍中,在欧美的医疗系统的核心,其实是一种代理人的系统。为什么在医疗中一定要引入代理人这个中间的环节。在许多行业中,按市场经济,让客户直接面对服务提供商,减少中间环节似乎更节约成本。医疗系统中代理人的存在意义在哪呢。
刘: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深刻,我说一下我的理解。
健康管理很复杂,但中国二千年前就对这个问题有所洞见。扁雀见齐桓公的故事就说明了讳疾忌医其实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其实对于疾病来说,预防跟早期的介入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诊断出疾病一来不是好消息,二来是小概率事件,自主付费检查的动力是不足的。而对医院来说,治小病不如治大病赚钱。一旦引入保险公司之后,保险公司非常愿意在诊断技术上投入,来期望控制风险。
举癌症的例子,英国的统计的十年存活率是50%,折算成5年存活率75.1%,美国的5年存活率是60%,中国的可能在30%左右。对于晚期的病人,死亡率都很高,治疗的花费巨大,而且即使成功,往往只能延长几个月到一年的生命。欧美其实最主要的优势是在早期诊断技术的研发跟应用推广。欧美的40%-50%的患者其实都是在一期跟二期。
中国的医保在制度设计中,政府跟公众目前只注意医疗的费用的支付,对于诊断跟预防的重视跟力度不足。而实际上有预防跟控制发病率才应该是医保系统的核心功能。
如果按目前这种将小病拖大的再治的做法,中国的实际医疗成本是会比美国还要高的,政府根本不可能支付得起。
医改没有万灵药,英国的NHS问题多多
黑马哥: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观点,英国的NHS有没有问题跟危机呢。有一个问题我不禁要问,这种不论多大病的免费的做法,政府如何支付得起呢。
刘:我觉得医改没有万灵药,英国的NHS问题多多。
首先英国的高水平医疗是有代价的。
英国的医生收入非常高,医生的平均年收入在百万人民币左右,好医生收入更高。跟我们合作许多医生都是英国最好的专科医生,他们的日薪在五万到十万人民币这个水平。这个账单很大。
英国的目前的经济支持这样医疗系统很困难,预算无法增加,而且老年化造成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在上升。
许多人以为英国的效率低,其实是资源不够。NHS的对策其实是依靠科研进步。医保问题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其实是死结。
任何政府买全单都要破产。但另外一点NHS这种全民医保的系统,非常注重性价比。NHS不可能采购昂贵的新技术。这对英国的医疗产业伤害很大。英国发明了许多改变世界的医疗技术如内窥镜,CT,核磁以及许多特效抗癌药,也包括我们的手术机器,但因为在英国没有市场,英国许多原创的技术都被卖掉或收购,没有成长成为大型的公司。
(二)只要有意义的科研项目,钱花得越早越好
黑马哥: 对医疗产业,我们一向有一种感觉就是研发成本非常的高。你提到了英国对医学的研究非常重视,那么它的规模是怎样的呢?
刘:英国每年在医学研究上研发资助规模应在几十亿英镑的,算成人民币是在百亿级规模。除了政府的直接投入外,还有许多非营利跟慈善,著名的有Wellcome Trust基金会,每年的投入在五亿英镑,写之相当的有Cancer Research UK,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等。
对于英国来讲,政府每年的医疗的费用都是在一千五百亿英镑左右,约合一万五千亿人民币。由于老龄化的原因这个数字在以每年约2%的数字在增长。
如果年科研投入2%,就是三百个亿。即使不投入,这笔钱也省不下来,会被明年的增长部分抵消。即使取得1%的效果,在未来几年中都可把科研投资收回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科研是跟赤字的赛跑。只要有意义的科研项目,钱花得越早越好。
相比而言,中国的每年医疗支出在3万亿。中国每年的政府医疗投入不到一万亿。但中国的人口是英国的20倍,投入也不是按发病率来计算的,因此这个数字没有反映出医疗问题的对社会的负担。
真正能改变医学现状的,很有可能不是医生
黑马哥:英国的医学科研跟中国的医学科研你觉得差别在哪?
刘:我觉得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英国的医学科研开放得多。
医疗更像一个社会问题,而不再是一个学科,它不应该有边界。
目前全球的医学研究工程化的趋势越业越明显。英国的医学研究除了资助如病理学,诊断,手术,药物之外,它也资助如物理研究跟媒体公共教育。而且英国医学研究的一个特点是不一定是医生在研究医学,跨学科合作非常紧密。英国在历史上就有各个学科改造医学的传统。
美国的医生学医之前都要有一个理工类的学位,英国其实是各行各业各学科的人在做医学研发,而不是一定医生。
内窥镜的发明人是学数学跟物理光学的,发明核磁的是研究物理的。研究心血管跟呼吸道的研究人员其实的主业是研究流体力学跟发动机设计的,完成英国第一个心脏移植手术的医生本专业是剑桥学水力工程的。而为癌症研究创立完整理论框架的人, 是研究天体物理的。发明用计算机仿真设计抗生素分子结构的2013诺奖得主开发的其实是力学仿真程序。而今天DNA测序以及分子合成pathway识别,脑连接图谱绘质主要都是计算机数据挖掘的人在做。
所以真正能改变医学现状的,很有可能不是医生。
是重要的是社会价值观对医疗问题的重视,吸引各行各业的人来观注医学问题。医学的从业者常常有一个宽广的知识面,拥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解决医学问题的意识。推动医学进步,越来越需要医学跟理工类相结合的复合性人才。
(三)未来移动医疗的核心是设备的小型化跟低成本化
黑马哥: 目前全球的高科技企业很都关注医疗产业,特别是如移动医疗,大数据,个体化医疗,也吸引了投资人极大的兴趣。能不能分享一下你对行业热点的看法。
刘:我对商业上了解不多,我不懂产业,只能简单的说说对医疗技主的看法。更多的人观注医疗是好事,但是医疗行业有特殊性,商业化困难。最伟大的医疗技术常常是最赚不到钱的。目前几百块钱的电子设备,目前还没有实际的医疗意义。而像几分钱的试纸技术,每年在印度跟非洲挽救了近亿人的生命,但商业上挣不到钱。医学中,核心问题是预防,诊断跟治疗三个问题。不管技术有多先进,不能有效解决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在医疗上就是没有价值的。再一点是医学实际上己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常见病己经有许多低成本的有效措施,虽然市场大,研发跟推广容易,例如减肥药跟感冒药,商业上可行,但在方面的投入在公共健康跟社会经济角度上来看,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移动医疗要一分为二。一类是基于移动沟通服务。这一类产品的医疗作用很有限。医疗的根本问题是资源稀缺,医生不缺病人的。即使多了线上的渠道,医生不可能一天看30个小时的病,做40个小时的手术。另一类如GE所说的移动医疗的核心是医学设备的小型化跟低成本化。这个方向上,是全球医疗器械巨头必争之地。这个方向上难度不在于联网,而在于材料跟工艺。
在大量医学传感器布置之后,大数据跟医疗诊断是天作之后。
医疗是大数据技术的杀手级应用。配合传感器,24小时实监控健康并诊断疾病是会极大的提高健康质量并降低成本。
目前的目标离这个还很远,传感器是一方面,数据挖掘上的问题更重要。
现代医学最需要处理的其实是医学影像。跟影像传感数据量比起来,目前的商业交易大数据像玩具。一台高端医学超声机一小时的数据量就可以跟雅虎全球网站一天的流量相比。
去处理医学影像传感器数据,我们需要的性能是目前几百万倍的计算机。在超算技术有突破之前,移动医疗跟大数据在医疗上的价值难以兑现。至于个体化医疗,我觉得是医学中的圣杯。会是一场巨大革命,但肯定是在更遥远的未来。
本文为i黑马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