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无人零售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无人便利店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在我心目中,最终的样子是“物网”。

无人零售最近又火了起来,从无人便利店到无人自助货架,因为高度的便捷性和流量效应,这个领域寄予了人们对新零售的各种想象,也备受资本关注。 近日,在野草新消费第一期论坛上,无人便利店企业24爱购创始人王镇方做了主题分享。

对于无人便利店这种新兴业态,王镇方创业并非因一时头热,而是由几年前做的共享便利仓演化而来。在无人便利店的产品服务上,他更强调将电商体验移植到线下,让无人便利店真正拥有互联网基因,至于未来的形态,王镇方认为,可能会是更为便捷智能化的物网。

演讲 | 王镇方

整理 | 野草君

从共享便利仓到无人便利店

为什么要做无人零售,我可能初衷和当前很多项目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是退着来的。 刚开始,我想做一个共享便利仓,假设在一个小区里,有一个整个小区共享便利品的仓库,仓库会连接着管道,管道会到达每个客户的客厅或者储藏室,我们称之为“物网”。

将来生活应该是这样的,你在家里点一杯咖啡或者可乐,那么,机器人会通过物网到共享仓里调取商品,再通过管道直接送达。在2013年,我们就在通州区搭建了这样的体验,体验是很酷的。

我认为“物网”在未来会实现,因为随着家里不断植入各种管道,包括水管、电网、互联网、天然气管道等,生活才变得越来越方便。

目前为止,所有的管道里面都是流体,电流、水流或者气流。其实还需要有一个终极的质变,这个管道将来会传送固体的东西。但在期间,我们遇到了很多障碍,比如,这对甲方的依赖度非常高。

2015年,我们觉得可以退而求其次,把共享仓放在小区里,把管道省略,把每个家庭的取物箱放到离共享仓最近的地方。也就把原来的发明压缩了,压缩后就是现在的24爱购的雏形。

2015年年底,我们做这个雏形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对准的消费者是谁?为什么大家会从这里买东西?我们想出了五个原因,以及结构论和成本,最终就形成了基本方案。

消费者为什么会从我的盒子里面买东西?有几个原因。

原因一:全

消费者要买的东西,我这里面应该有,没有的话消费者就不会来,如果有但是少而不全,消费者也会选择其它更全的地方。我们的东西要多而全,所以,我们就把像友宝那样的自动售货机排除在方案之外了。

原因二:便

空间要便利,距离得近。时间要便利,最好能提供24小时的服务,碎片化的时间也能快速消费。因此,也就需要我们能够提供24小时服务,并且离客户最近。

原因三:品牌

国内的便利品到底卖的是什么品牌,是娃哈哈还是农夫山泉?不同的地方对品牌的选择不一样,这就牵扯到供应链,我们需要买什么和卖什么。

原因四:质量  

这牵涉到保质期等方面。

考虑完这几个原因,我们就开始分析,为什么线上做不了,而线下却做能够做出这样的品牌?

这几年电商遭遇了很大挫折,分析其原因,便利品从最初的地方到消费者手里,它经历了几轮的成本叠加。

第一是线上的成本,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第二个,从厂商到用户之间有物流成本。 低价商品通常负担不起太高的物流,也负担不起高的获客成本。所以,低客单价商品在线上是没法做的,逐渐恢复到线下。

人工: 成本很大,而且还在不断上升。

房租: 我们做一个盒子,不是交房租而是交地租,地租和房租有10倍以上差别。比如说,在小区里面放一个盒子,占了两个车位空间,也就几百块钱,但要租相同的房屋,就要几千块钱。

盗窃: 整个零售行业0.5%是被偷盗的,1000亿市场里有10几亿市场被偷掉,这是道德风险。之前做过一个无人销售的测试,一天卖16700元的商品,结果实收只有13700元,有3000元差额。

货损: 正常的货损,就是到期还没有销售掉。不正常的货损,比如交互过程中,消费者磨损、损坏。

根据这六个成本,我们确定了 “线下-无人-盒子-封闭” 的路径,这也是24爱购无人便利店的商业逻辑。按照这个方案执行,从5月份开始,24爱购对外运营,现在一天能销售1000多块钱。

为什么要线上线下融合?

到现在为止,我们是唯一一家跟其它无人零售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把市面上的无人零售进行总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 是全开放式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直接投放到企业的办公室里。

第二类 是半开放半封闭,像缤果盒子平时是封闭的,有人扫码就打开,无人状态下跟货品零距离的交流。

第三类 是全封闭,像友宝、F5等。

24爱购是封闭方案里唯一能做到多人同时支付、选取、取货的方案。 在封闭模式里,友宝最典型,每次只支持一个人点选、取货,而我们可以多人同时点选、支付、取货。

还有无人零售选择线下的同时刻意回避线上,把支付也做到没有感知,就是像自动支付、隐秘支付等,我觉得这有点物极必反。因为物流成本和引流成本太高,所以要转为线下,但到了线下,就完全抛弃线上优秀的基因,这也不对。

24爱购要求用户必须用手机选择商品并结算,前端是一个便利商品店,后端支付之后,再到柜子里面取货。取货的过程是现在流行的快递柜形式,所以,我们是把电商的体验嫁接到自取柜、快递柜上,它也就拥有了互联网基因。

现在有一些企业在做无人零售的技术研发,一些在做门店运营。我认为, 未来无人便利店必然是全产业链的,只做技术层面不是真正的新零售。 全部都做的话,就需要和技术进行不间断的沟通、升级。

在这个要求下,升级是数字式的,一个阶段就要提一个要求,然后针对新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开发,之后再进行升级。所以,技术研发肯定要自己做才行。而且技术道路会非常漫长,这就需要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跟前端、中端、后端不断地磨合。

无人零售的终极形态

整个无人零售目前都处于萌芽期、种子期,如果处在第一梯队的缤果盒子是以10为单位在做,那么大多数无人零售还在刚以个数单位在做。

那无人便利店未来会经历哪些变革,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在我心目中,最终的样子就是“物网”。 2011年公司刚成立,我们的理想就是让无人便利店链接到家里,手机是支付手段和选择终端,客厅就是它的接收终端。

当在手机上选择商品之后,便利品就会从共享便利仓到达管道,机器人借此把东西运送到客厅。最终无人便利店一定是这样的状态,中间可能还会有其他形态。

比如,现在的无人机运送,24爱购也准备做天上的无人机运送,商品从盒子出发被无人机送到消费者窗台,当然这可能只是中间状态,终极状态是“物网”形式,通过管道或者其他的形式直接送到每家每户,现在可以说是24爱购初期状态,我们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 本文由野草新消费原创作者野草君。加入消费升级VIP群,请加野草君微信(18710037601)。

无人零售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随意打赏

阿里无人零售无人零售店无人零售终极形态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