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1.1亿元A+轮融资,深之蓝:从工业级到消费级水下机器人“蓝海” | AI 创新50
天空的无人机已经“堵车”了,但海底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文 | 杨洁
编辑 | 黑智
无人机已然经历了从火爆到冷静,当“黑飞”困扰了部分机场,以及无人机管理办法的问世,天空已经出现了“堵车”的状态,但水下,却仍是一片待开拓的广阔市场。
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一直不变的追求。但是,对覆盖了地球表面70%面积的各种水域而言,我们了解到的部分,却还不到20%。对余下的80%的探索中,水下机器人,就是重要的工具之一。
尽管水下机器人在军事和工业级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应用场景、高昂的成本和安全性,仍然是限制其进入消费级领域的阻碍。深之蓝经过4年的探索,在军事和工业级的产品方面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推出了一系列产品,拓展了一些市场。2017年公司结合以往的技术经验积累,开始进军面向个人消费的水下无人机和智能水下运动设备。
深之蓝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围绕海洋资源探测和海洋环境监测两大主题,面向社会提供无人遥控潜水器(ROV)、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和水下滑翔机(AUG)等小型化水下运动平台。其推出的ROV(无人遥控潜水器)产品“河豚”和“江豚”等,主要面向军用和工业级市场,用于水下打捞救援、水下工程、桥梁大坝检测、船体检查、水下安保监测、核电/水电领域、海洋工程、海洋环境科学考察、水下摄影等。
今年4月,深之蓝完成了1.1亿元的A+轮融资,就在5月,深之蓝的个人消费级智能水下运动产品“白鲨MIX”推出。这是一款水下助游器产品,搭载双螺旋推进装置,类似于一架水下“平衡车”,可以应用于游泳场馆、水上世界、海滨浴场或潜水娱乐等。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小体积、大推力、便于携带和操作;主打理念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在水里游起来”。在6月29日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深之蓝创始人魏建仓对黑智透露,“白鲨MIX”目前已经在美国市场投放,并将在9月底供货,其预计零售价大约在499美元左右。
深之蓝创始人魏建仓
“蓝海”中的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对大多数人而言,并非陌生的概念。美军在2014年搜寻马航客机残骸,出动的“蓝鳍金枪鱼”就是AUV(自主水下航行器);以及在各种海域探测、打捞水下沉船中,水下机器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作为基于军事和工业级应用诞生的特殊领域,在国内,水下机器人也多是科研机构研发的范畴,民营创业公司极少。
魏建仓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在部队研究所有十年的研发经验。也是在部队期间,他接触到了水下机器人,并且意识到,这类产品对海洋安全的重要性。“国内在这一领域当时并没有做得非常好的民营公司,我们缺乏这样一家企业。”2012年,魏建仓转业并开始从事软硬件结合的项目,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组建了团队后,2013年,他创办了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在魏建仓看来,这是一个具备极大潜力的市场。在军事和工业级领域,国家对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视,以及目前全球对海洋开发的热度,在海洋装备上的投入都将持续增长,而水下机器人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至少,是一个有着“百亿”规模的市场。“这是刚需。”
而在商用及消费级领域,深之蓝也看好水下机器人的应用拓展。水下机器人既可以为海洋馆、游乐场、科技馆等娱乐场所提供水下娱乐解决方案,在个人消费领域,水下机器人可以用于水下运动和水下拍摄等。“在我国,有潜水证的人群已经达到1.5亿;在美国,则有3000万的水上运动人群。”魏建仓说,“在未来,随着年轻人群的娱乐和消费需求的增长,这块市场是可以期待的。”
深之蓝的水下消费级产品,也正式针对这样的需求进行研发。深之蓝推出的“白鲨”系列商用机器人,产品价格已经降到1万元人民币以内,以进入商用和民用级市场。今年5月在Indiegogo上线众筹的白鲨MIX水下助推器,则是针对潜水和游泳人群,让即使游泳“新手”也能轻松的在水中游起来,拥有水下行动能力,并可以通过挂载Gopro相机将人眼的视觉体验拍摄下来。
深之蓝“白鲨”系列产品
水下机器人离“智能”还有多远?
当人工智能概念方兴未艾,水下机器人,也不可避免地被人和“人工智能”联系在了一起。“其实水下机器人,有不同的层次。”魏建仓告诉黑智。
“无人潜水器有两类。一类是有缆遥控型,用于水下观测、水下作业等,大坝的检测就需要这样的机器人;一类是无缆自主型的,它涉及到大量的水下的自主的决策,自动进行任务的规划。”魏建仓表示。而后者,对人工智能方面,将是巨大的需求。
但是,目前的水下机器人和我们所想象的“智能机器人”还有一段距离。
“目前我们只能叫它是:正在‘走向智能’的水下机器人。”魏建仓说。
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和空中无人机相比,有着更大的技术难度。无论是空气动力学,还是机器算法,空中都相比水下机器人发展更为成熟。水下的环境更为莫测,在不同水下环境测试,并且实现精确的控制,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执行力方面,工业机器人相对而言比较成熟,而水下机器人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首先,我们要解决运动控制能力、平衡力等问题,也就是,先解决‘手’和‘脚’,再在此基础之上,解决‘小脑’的问题。水下的推进能力、智能算法等,还停留在‘小脑’阶段。”魏建仓说,“水下机器人这个行业,还要解决很多的问题,不像其他的行业,技术和配套的服务商都比较成熟,在这个领域,一切发展还都不太充分。”
但是,水下机器人的智能化需求,仍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智能化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魏建仓说,“市场一直在那里。为了实现应用,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
深之蓝最初对自己的定位,是全系列的小型化、智能化的水下运动平台。“水下机器人行业是系统工程,涉及到的学科非常多,而且又不太成熟,所以我们想做这样的公司,就得从整个技术平台开始做起。”
这是一个可以想见的风险大、艰难的过程。“但我们的思考是,这个行业的需求量非常大,只不过我们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具备。这样做出来的很可能是技术输出,不完整的输出,这样根本解决不了市场的问题。水下机器人公司存活下来的不多,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但是随着企业能力的具备,能力的增长,会逐渐形成完整的输出,产品基本上就和市场接上了,才能够有快速增长的市场订单。”魏建仓告诉黑智,“一开始很难,但当平台连通之后,它能够为客户/用户提供很好的体验,完成以前不能做到的任务,这块市场就是非常巨大的。”
在海外,尽管有BLUEFIN这样的在技术上领先的公司,但是魏建仓认为,国内的创业公司在这方面,并非没有优势。“国内公司在发展的速度和拼劲方面,是美国企业不能相比的。”他说,“并且,蓝鳍金枪鱼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在消费级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一款普及度较高的产品, 白鲨MINI和白鲨MIX在消费级领域的产品体验都优于目前现有市场的产品。”
目前,深之蓝已经拥有超过120名员工,超过一半以上为研发团队。在今年4月,深之蓝宣布完成1.1亿元的A+轮融资,由索道资本领投,顺为资本、洪泰基金、尚势资本、鼎翔资本和原投资方源星资本、泰达科技、盛景网联等在内的多家机构跟投。魏建仓表示,目前,深之蓝的资金,还将主要投向完善技术平台、开拓国际市场上。在未来,2B和2C,深之蓝将同时推进,利用军事和工业级产品研发形成的平台,加速对消费级产品的研发。
深之蓝还在规划更长远的商业化道路,与不同的水族馆、科技馆、潜水俱乐部展开合作,同时,消费级产品白鲨MIX也即将在海外开始铺货。“我们未来会将平台开放,和更多不同细分垂直领域的合作伙伴展开合作。”魏建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