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VC胡博予:VC和创业一样是个反人性的职业
怎样才是一个慧眼识珠的VC呢?
文 | 胡博予
来源 | 知乎
整理自XVC合伙人胡博予在沃顿中心的演讲内容:
大家好,首先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来给大家分享,也谢谢大家来到沃顿中心来听我瞎扯。首先我还是来做一个自我介绍吧。我叫胡博予,是XVC的合伙人,在创办XVC之前,我大部分时间在创业。
我从99年开始参与创办了一家公司,目前是中国最大的信贷风险管理软件公司,叫做安硕信息(300380),已在创业板上市了。几年前我加入了VC行业,陆续投了10来家公司,待会我会和大家聊几个具体案例。
进入正题前,先看这个图,这是一个简单的思维小游戏。大家想象一下,假设我们所有人是一个投资委员会,我们正在讨论一个A轮的项目,项目团队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给出了如下信息:
1)公司有10%的几率上市;
2)有30%的几率会被并购;
3)有60%的几率无法退出(全部亏损)。
项目团队做了很多工作,投资委员会相信他们的判断。基于这样的场景,我来请大家投一下票。必须得选一个。觉得应该投的举一下手。觉得不应该投的举一下手。(胡博予数了一下。)
好,看来大部分人觉得不应该投。好了,我宣布,我们正式地将项目否决掉了。
下面我请大家看几个全球最顶级的几个VC的数据,这几家VC是Google、Facebook、Uber等很多“超级鲸鱼”的早期投资人,给投资人创造了上千亿美元的回报,基本每一期基金都有几倍到几十倍的回报。
红杉在过去的20年时间大概投了600多个项目,中间有50个IPO(上市),大概有20%左右的被并购了,但是大部分项目均属于无法退出的亏损项目。
Accel所投的公司IPO有6%,并购占32%,还有62%没有退出。Benchmark,这也是一家非常牛X的投资公司,它的投资IPO占比10%,35%的并购,最大一部分55%也是没有退出。
我们刚才投票的这个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顶级VC会投资的早期项目。但是为什么我们刚才的投票,大部分人都是否定的呢?
可能有些人已经发现我玩了个小花样。我给出的信息里面没有说明“假如成功了,回报是多少”。刚才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而真实的场景中,投资委员会成员也常常会把这个重要信息忽略,大多数人只会用成功概率来做判断,但是不能把成功的“规模”考虑到公式里。
人的本能不擅长用概率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巨大的不确定性,会让你产生焦虑情绪,当不确定性超过一定的阈值之后,“这一笔投资的预期回报是多少”就变成一个很难的问题。这时候你的焦虑情绪就会把它用一个更简单的问题来替代:“这一笔投资有多大几率会盈利”。但是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一群人来做决策,会更倾向于模仿本能,用直觉和情绪来做判断。人越多越这样。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是不是一个好VC。他投资过10个公司,30%血本无归,30%能回本,40%能赚钱,这是一个好VC吗?当然基于刚才的信息,好坏都不好说,因为 真正有意义的,不是你投的项目有多少能赚钱,而是赚钱的项目能赚多少钱 。
这里说的其实就是我的业绩。我在2011年到2016年间投了10家早期的公司,有6家是亏钱的或者仅能回本。但是这10家公司表现整体来看非常好,总估值在平均不到四年时间翻了54倍,扣掉稀释后还有35倍。其中能赚钱的4家公司,平均估值已经到了40亿美元。也可以这么说,“平均”地看,这10家公司全都成了“独角兽”。
其实不只是做VC反人性,投VC基金也是一个反人性的事。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数据。
左边这张图里面,由深到浅的三根线,分别是S&P500、头部VC的回报、VC行业的平均回报。VC行业的平均回报,基本和S&P500指数持平,但是波动更大。所以平均来看,投资VC还不如买指数基金。
不但如此,VC行业里可能大部分的基金是不赚钱的。Wealthfront总结的1000家VC的数据发现,仅仅2%的VC基金赚走了95%的钱。
所以投资VC基金,没法“分散投资”,正确的姿势是盯着头部的VC投。但是头部的VC一般人投不进去,即使你投进去了,也得忍受一些“反人性”的痛苦。
下面这张图显示,回报最高的那些基金,亏钱项目的数量占比、金额占比,都比那些“还不错”的基金要高。看来我的投资失败率还是太低了(笑)。
所以说做VC的LP也是一件挑战人性的事情。不过还是有人做出了不错的榜样。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网站公布了他们的数据,他们过去20年的VC组合的年化收益率(IRR)是77.4%,我看到这个数字也惊呆了。
我当面和他们确认时, 他们说他们投VC的方法就是只投极少数的最头部的基金,能投多少投多少,不会分散投资 。
我们XVC是一个创业中的基金,所以也吸引了一些具有“创业精神”的LP来投资我们。
除了一些优秀的企业家,还有一些美国和欧洲的顶级大学捐赠基金、家族办公室和母基金,他们大部分都是Sequoia、Benchmark、Accel的最大的或者最长期的LP。
这些人的投资逻辑都差不多——在全球搜寻少数优秀的基金管理人,集中地、长期地投。其中好几家从40多年前就开始投VC了。他们一般都人员精简、强调独立思考、不依赖群体决策。
这些优秀机构的“创业精神”还体现在一个细节上——基本上他们都是通过各种渠道主动来接触我们的,很少有人是我们主动去联系的。
你们可能觉得我在这臭显摆,其实不是的,我一开始募资也花了不少时间,但是我主动去联系的机构大都不怎么理我,结果我只好守株待兔。正好可以省点时间来做研究看项目。
接下来,我讲一下我们XVC怎么去面对VC这个“反人性”的职业。
首先,我们是个极度专注于“大机会”的基金,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主动放弃很多看起来“不错”的机会。我们不追求每一笔投资都成功,但是我们希望每一个成功都是巨大的成功。
机会越大,风险越大,机会越小,风险越小。这几乎是常识。这句话有时候是对的,但是并不总是对的,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它就不对。
有一些例子,大家可以想一想。比如说淘宝。早些年淘宝和易趣打仗,因为易趣被eBay收购了,而eBay执行力很弱,淘宝这场仗打的并不吃力。打完那一仗之后,淘宝就没有什么特别强大的直接威胁了。
腾讯也是,历史上对它直接构成威胁的、执行力强的竞品其实非常少。这种公司,一旦构建了先发优势,就势不可挡。
在XVC, 我们就是要专注于超巨大的机会,寻找能够驾驭得了大市场、打得赢仗的优秀的创业者 。
“分散投资抵御风险”是一个很符合人性做法。一般人会觉得,既然风险那么大,那就多投一些,总会有一两个能投中。
但是我们觉得“分散投资”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会提高风险。你要投很多项目,就得有很多人,人多了就很低效,不只是速度慢,决策能力也下降。我们觉得做早期投资,更重要的是专注,专注于寻找大的机会,寻找优秀的团队。
我们团队很精简,所以每个人都在一线,自己去调研,自己去体验产品去研究数据,去做客户访谈,自己去做投后服务。但是这样一来,就没法做 “全覆盖”,没法撒网式地投资。
不过好在真正的大机会、好团队也不多。我们统计过,2011年以来的创业企业,少说也有几万个,不过其中估值超过20亿美元的也就10来家。我们说“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不是以此安慰自己,而是因为相信专注的力量。
投资行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家都渴望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资产。 这很符合人性。谁不喜欢估值低一点?我说我不喜欢那是骗你的。但是回过头来看,我发现我投的公司通常要比市场的估值略高一点。
举个例子,我投美菜网的时候,他们的规模是第二名,只有第一名的一半。每天只有90多个订单,而且每一单都亏钱。半夜三更,采购开个金杯车去新发地拖一些菜回仓库,订单分拣就在水泥地上完成,墙上贴着纸条,这一摊要送去北苑,这一摊要送去中关村。
就这样一个公司,我给的估值是滴滴打车的A轮的3倍。它当年只做了1000多万销售收入,但是第二年做了十几个亿,第三年做了几十个亿。可以说,当时的估值里面大部分来自对优秀创业者的认可。
再举一个例子。我找到快手的时候,他们只有8个员工,在一个非常破的居民楼里,没有任何收入,也没有任何有型资产,竞争对手每天新增用户量是它的十倍。当时我们直接投了1000多万美金,这里面大部分也是来自对优秀创业者的价值的认可。
说实话,投这些公司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们能发展得这么好。但是,我们相信优秀的、有领袖才能的企业家能够充分地释放“upside surprise”。
人性追求平等,所以人总是希望自己的观点受到尊重。但是你要是追求这个,在我们这里可能会很失落。
我们有一个比较独特的文化,就是讲究要独立观察,不要被别人的观点所影响。 如果一个人总是希望通过观点去影响别人,在我们这儿是会受到歧视的。反过来也一样。你可以有观点,但是如果背后没有观察,没有思考,你的观点就不会被尊重。我们讨论问题,会问“你是什么观点”,但是紧接着就会挑战,你的观察是什么,你的逻辑是什么。
通过观察来获得知识比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要累得多。但是世界的真相,只属于观察者。
“集体的智慧”是符合人性的,这个词听着就顺耳,对吧。但是在XVC我们特别害怕这个东西。我们觉得,相比较之下,最低效的是集体思考,次之是一个人的独立思考,最高效的,是“一群人的独立思考”。
我们有些做法,外人来看是觉得很奇怪的。
比如,我们不鼓励集体讨论。我们的周会只是分享知识的,讨论项目一般都线下进行。因为我们发现,一群人的环境下讨论问题,常常会演变成辩论。
要辩论,就得立场鲜明,有了立场,你的本能会替你戴上一副有色眼镜,挑选有利的事实来证明你的观点,最后你自己就信了。只有在线下一对一的讨论,才能真正“坐下来把事情搞明白”。
又比如,我们看项目可能会好几个人一起上,但是都是分别各看各的,不会分工协作。自己做自己的客户调研,做自己的分析,最后的投资备忘录也都是每个人自己单独写一份,结论也未必一样。
这些做法,说老实话挺累人,挺反人性的。不过没办法啊,做VC就像创业一样,是一个反人性的职业。我们觉得我们自己其实是创业者,只是恰巧选择了VC这个行业。我们希望能通过实践这些看上反人性的尝试,来创造长期价值。要是能成功,就算累一点,也值了。
我就分享到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