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上市公司有多难?这个省为此立下一份“军令状”

i黑马  •  扫码分享

培养上市公司有多难?这个省为此立下一份“军令状”

与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相比,政府补贴的增长速度竟远远地跑在了前面。

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 | 王嘉琦

一个地方经济前景越好,投资回报率越高,就越受资本青睐。

今年初,这张2017年上市公司地图,正反映了这一现象。IPO企业多的地区,基本上就是公认的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

培养上市公司有多难?这个省为此立下一份“军令状”

▲图片来源:21财经

当地企业能够上市,意味着资本流入当地;如果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则可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丰碑,带动地区经济,例如贵州茅台之于贵州、阿里巴巴之于杭州、腾讯控股之于深圳、格力电器之于珠海。因此,各个地方的政府也非常支持企业IPO,不仅对企业有财政奖励,甚至将相关政府部门的年度考核与IPO挂钩。

近日,湖北省提出,对于在A股首发上市的企业,省政府奖励400万元。2018年起,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纳入市、州、县政府和省直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湖北省将企业IPO数量纳入政府考核

据《长江日报》报道,5月10日,湖北省召开的《推进上市工作会议》提出,力争到2022年末,全省境内外各类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00家左右,实现上市公司数量倍增。

培养上市公司有多难?这个省为此立下一份“军令状”

2018年初,湖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计划”。为保障这一计划的实施,近日,湖北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强化企业上市工作责任,分别制定相应的上市公司倍增计划,把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企业上市工作督查问责机制,积极做好企业上市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

培养上市公司有多难?这个省为此立下一份“军令状”



此外,为促成“上市公司倍增“的目标落实,2018年起,湖北省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纳入市、州、县政府和省直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对在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敷衍应付、推诿拖延的,倒查责任,从严问责。

《意见》还要求,各地要建立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各市、州、县后备企业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调整一次。实施上市后备企业“金种子”“银种子”计划,并对入选上述计划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培训与服务对象。同时,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支持一批有品牌、有市场、产业带动性强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为企业上市培育更多优质后备资源。

将当地企业的上市与地方政府的考核挂钩,并不是湖北省的独创。例如,在2011年,山东省也印发了《山东省企业上市年度考核评价办法》,并规定,新上市公司数量、融资数量、上市资源数量和定性指标权重分别为40%、20%、20%和20%。

不光省级政府,连县级市也有相关考核制度,如海门市。海门市是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县级市。

培养上市公司有多难?这个省为此立下一份“军令状”

根据海门市在2014年5月印发的《2014年度全市企业上市工作目标考核细则》,其考核对象是各区(街)管委会(办事处),各镇、乡人民政府,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海门工业园区管委会,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培养上市公司有多难?这个省为此立下一份“军令状”

▲海门市《2014年度全市企业上市工作目标考核细则》(部分)

然而,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发现,目前海门市只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一家是在2000年上市,一家在2011年上市。

培养上市公司有多难?这个省为此立下一份“军令状”


发奖金,拨土地 政府大力度鼓励IPO

除了和下级政府和部门考核挂钩,财政奖励是地方政府鼓励IPO更常用的办法。这一次,湖北省就提出,对于在A股首发上市的企业,省政府奖励400万元。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梳理各地政府的奖励规则发现,从上市公司最多的广东省,到上市公司较少的安徽、贵州等省份,从省级政府,到省会城市,再到地级市政府,财政奖励层出不穷。其中,既有对企业的奖励,也有对地方政府的奖励;既有现金奖励,也有土地奖励。

例如,2015年12月,安徽省财政厅印发通知称, 对改制完成并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登记的拟上市企业,省财政给予30万元奖励,成功上市后再给予70万元的奖励。(对拟在H股上市的,成功上市后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的奖励)

皖北地区和大别山片区每培育1家在沪深港交易所上市的企业,省财政给予企业所在地政府100万元奖励。

对成功在“新三板”和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的中小企业,省财政按首次股权融资额的1%给予奖励,单个企业省财政奖励金额不超过70万元(与第1条不重复奖励)。

同年10月,安徽省还出台了一项政策,

在沪深港交易所每新增1家上市公司,安徽省国土资源部门在建设用地计划分解中给予上市公司所在地政府100亩土地指标奖励。

再如,2016年11月,贵州遵义市出台政策鼓励IPO排队企业迁往重点扶贫县。

对重点引进的企业,优先保障用地指标,按企业原有用地120%配给土地。企业建成投产,经对项目约定产能、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和用工情况审核后,符合合同约定的,可按土地出让金20%至50%安排资金扶持企业,同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并对企业的高级人才给予住房补贴等。

要论哪里的奖励额度高,还是上市企业的大省广东。据羊城晚报今年2月报道,去年底和今年初,广东的珠海、佛山、清远、汕头等地市密集出台方案,也纷纷加码奖励企业上市。其中,清远,惠州、汕头、揭阳等地市最高奖励达1000万元。

为了保壳,地方政府也是拼了

除了鼓励当地企业上市,对于那些濒临退市的公司,地方政府也会进行补贴,帮助“保壳”。

上市公司拿到政府的补助后,会将其列为公司的营业外收入进入当期损益,对上市公司当期利润将产生积极影响,还可以让ST公司继续在资本市场中“续命”。

《证券日报》今年1月的报道,就列举了几家获得政府补贴的ST公司。例如,

1月2日,*ST宝实发布公告,公司收到银川市西夏区财政局拨付给公司关于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军民融合取得成果奖励1500万元。

同一天,ST中绒公告显示,公司于2017年12月29日收到银川市财政局决定给予公司经营性财政补贴4.45亿元;公司于2017年12月29日收到灵武市财政局通知,决定给予公司经营性财政补贴2亿元。

去年12月30日,*ST厦工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自2017年1月1日至本公告披露日,累计收到的各项政府补助金额共计8117.73万元。

去年12月27日,*ST柳化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柳州市财政局《关于下达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政策性补贴的通知》,通知决定给予公司人民币1.7亿元政策性补贴。

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表示,对于那些有风险提示的上市公司,其应该通过自身经营来完成“摘帽”,不应该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续命。政府扶持应该多向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倾斜。

地方政府为什么热衷企业IPO

政府“输血”上市公司的现象存在已久。对于地方政府为什么热衷于帮助企业上市,早在2012年,《国际金融报》就曾刊登评论文章称:

地方政府在一些诸如GDP的经济指标的压力下,将为企业服务放在最高位置,而其他应该发挥的政府功能则被放到了次要地位。……以A股市场来说,由于政府做了企业上市的推手,导致大量不符合资质的企业混入了股票市场,从早期出现的红光、蓝田、银广夏,到近两年发生的绿大地,其背后都可见到地方政府的影子。

2012年如此,直到今天,A股依然有不少企业依靠政府补贴。对此,2017年7月《国际金融报》再次刊登评论文章称: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相比,政府补贴的增长速度竟远远地跑在了前面。

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进行补贴,而且不遗余力,首先图的无疑就是自己的管理政绩,其中最主要的指向就是留壳与保壳。

实际上,围绕着对上市公司的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已经陷入“囚徒困境”的博弈之中,也就是担心自己不补贴本地的上市公司,其他地方政府也会补贴,这样竞争下来,不仅会导致在执政业绩上己不如人,还会出现旧的企业留不住、新的企业招不来的尴尬结果。

不过,更严格的退市新规即将出台。今年3月2日,证监会宣布就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公开征求意见。证监会表示,修改后的新规将进一步加大对财务状况严重不良、长期亏损、“僵尸企业”等符合退市财务指标企业的退市执行力度,促进上市公司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夯实内在可持续发展基础,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随意打赏

上市公司有哪些立下军令状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