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品牌创业,没有匠人精神就是扯淡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似乎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挑剔的国人对于吃的追求恐怕早已不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基础阶段了。人们需要吃的更健康、更环保、更富有文化意义。沙拉也不再是我们戏说的西式“拌凉菜”,打造一款特色的沙拉品牌没那么简单。

从星巴克说起,沙拉的品牌温度

“这不是一杯咖啡,这是一杯星巴克!”这可能是星巴克品牌最好的诠释。对于星巴克总部所在地西雅图来说,尽管这座城市拥有微软和波音两大全球顶尖的高科技公司,但这里的人们更喜欢说的是,他们的每一天是被星巴克的咖啡香唤醒的,而不是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和计算机的运转声。

窥一斑而见全豹,星巴克作为商品的意义在于它满足不仅仅是一杯咖啡那么简单,而是帮助消费者发现自己的愿望,帮助他们传达出内在的信息——喝一杯咖啡,享受的是咖啡带来的休闲时刻。

沙拉是否能同样释放出相似的信息价值,我认为是一定的。说起上世纪20年代沙拉的诞生,一个叫做凯撒的厨师因为厨房剩下的食材非常有限,于是他就用生菜、面包、芝士和橄榄油临时拼凑出了一道沙拉,而沙拉可以承载的饮食意义不仅在于“便捷、自然、健康”三个关键词,也在传递给食客们其它更多的餐饮习惯、餐饮文化的想象力。

当行业里各家沙拉品牌都在靠所谓的事件营销制造噱头爆点时,忽略的却是如何赋予沙拉更多的意义。

举个例子,很多国人喜欢吃火锅,呷哺呷哺的出现则告诉人们,原来在商场里逛累了,不仅可以去满记喝甜品、去哈根达斯吃冰淇淋,也可以去花短时间去吃一顿火锅。有时候人们需要的并不是火锅,而是一个休憩的选择。其实沙拉也可以成为这样的选择,而且人们不单是需要配餐时吃沙拉,就像我们用手机看新闻慢慢取代订报纸一样,它也可以成为更时尚、更绿色健康的主食。

品牌的热度是会诉说的。就像乔布斯告诉我们的,顾客不知道自己真正需求的是什么,我们的任务是告诉他们真的的需求。

餐饮行业的口碑,消费者的参与感

无论社交媒体如何发达、点评网站如何高频使用,餐饮业的口碑真正靠的是顾客的口口相传。全聚德、东来顺这样的品牌美誉是几代食客传递下来的,而不是靠什么牛逼的创意营销换来的,噱头换来的是一时的关注,而不是持久的青睐。看看雕爷牛腩吧,又是食神戴龙手里买配方,又是搞饥饿营销的封测去吊食客们的胃口,再搞什么微博红人留几手与苍老师偶遇,然并卵。好不好吃才是硬道理,至少和身边大部分的朋友去过后,很少有人表示要去第二次,除非为了去显示什么逼格。可是逼格这东西,在好吃才是王道的面前脆弱的犹如秋风中的破败落叶,最后的答案自然在风中飘。

餐饮行业的口碑,说白了就是消费者的参与感。做沙拉品牌可以总结出一套“加速器、关系链、发动机”理论.

加速器是差异化的概念——沙拉可以是主食,新颖的定位足以让人记住;

关系链是营销的参与感,笔者不反感做营销,但你的营销新颖的同时一定要正向,别给“有关部门”添乱,别重演斯达巴三百歪果仁的闹剧了。

发动机是什么?是好吃、是好服务、更是食品安全。

可以肯定的是,餐饮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划分越来越细。无论学生、白领、男性女性都拥有个性化的消费文化,围绕客群圈子营造参与感有利于食客们找到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口碑才有力量。

少谈点情怀,多死磕产品

《三体》里面讲,宇宙可能会从11维降到 1 维,那么最后那1维是什么?答案是产品。

产品是一切的基础,离开产品谈情怀,这一点可以问问去年的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少谈一点情怀,把产品做到极致才是正经事。对创业者来说,情怀不是你的取胜之匙,那只是附加值。

餐饮业的菜单、食材、服务都是值得花心思的切入点,就看经营者是否有眼力、有心力去做。产品是1,其他是全是0,互联网+只是事半功倍放大作用,没有那个1,后面几百个0乘起来都没用。除了保证口味,沙拉品牌们都深谙在食材上极为用心,有的摒弃了批发市场采货渠道,直接寻找食物源头,并且在门店内透明化展示,让消费者清清楚楚知道食材来源、采收时间以及种植者的信息。

需要承认的是,食品安全已日益成为今天国人日常生活隐患,越来越多进口的奶粉、水果甚至粮食等食物被推上货架。作为世界大国,国人的餐桌需要进口来弥补内心的不安,个中滋味更多是无奈。沙拉虽小,但能做成国人餐桌的良心想来也是极好的一件事。

结语: 大部分沙拉品牌现阶段都只是创业公司,但产品和经营中却不能缺失匠人精神,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沙拉品牌们自己需要掀起的一场启蒙运动,而不是一场斯巴达战役——对待食物,像对待家人般对待你的健康。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