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7年互联网十大关键词
来源 | 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
作者 | 小艾
2017年一眨眼就过去了,看看近期共享单车死亡和合并的新闻,再想想年初极为火爆的融资,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这么快的节奏,也难怪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人感觉到了压力,出现了很多秃顶的,油腻的,使用保温杯的“90后中年人”。
这些年来,互联网的风口变化越来越快,以前可能一年就1,2个风口,比如2005年的O2O,2016年的直播,但2017年却出现了一堆的大风口和小风口,仅共享经济领域,就有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衣橱、共享健身仓等等,且几乎每一个小风口都出现了扎堆投资,扎堆死亡的“奇观”,投资人和创业者在遍体鳞伤之后,在这一年都开始变得越来越谨慎。
除了共享经济之外,新零售、消费升级、人工智能、消费贷、企业级服务等等,都在2017年成为了风口,吸引了大量的资本介入。
而除了风口之外,2017年还出现了很多现象级的事件。我们在接下来将盘点一下2017年互联网领域最为热门的10个关键词,排名不分先后:
1、潮起潮落关键词:共享经济
回望共享经济的这一年,可以说是潮起又潮落,高潮来的快,退潮去的也快,最后剩下一地鸡毛,无数投资者和创业者不管是真创业还是蹭热度,最终没有几个过的顺心如意的。
年初时,共享单车的大战开始爆发,摩拜和ofo一轮接一轮的融资之后,市场被引爆,各路资本和创业者蜂拥而上,当时一些资本打的算盘是,就算做不到最大,最后被并购也是不错的。
可惜,一个简单的事实是:这种靠塞单车和补贴来比拼的项目,其实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并购的,因为自己的车都把各个渠道塞满了,合并过来的车有什么用?
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在今年撰写了一些共享经济领域的文章,其中多个方面的预测已经全部或部分得到了应验。比如说,在《细思极恐,共享单车产业可能会有哪些灰色收入》中,我们预测了共享单车领域的种种贪腐和灰色行为,在《共享电动车大量出现,能复制共享单车的火爆吗?》中,我们预言了共享电动车/电单车将面临极大的政策风险,不可能重现共享单车的火爆,后续的一些文章中,预言了ofo和摩拜不可能在短期内合并等等。
很显然的是,在共享单车貌似要合并的最后关键时刻,阿里巴巴投资哈罗单车,并极有可能继续追投ofo的事件,让共享单车领域的战火将重新烧向2018年,现在看来,有不死不休的味道了(参考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文章《阿里巴巴为什么要投哈罗单车?》)。
在共享单车的热潮之后,在清明前后,共享充电宝在网红投资人朱啸虎的带动下突然火热,但由于使用场景和频次等问题,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王思聪关于聚美优品投资共享充电宝后发表的“吃翔”言论。
而共享充电宝在临近年底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倒闭潮,死亡周期比共享单车还要短,似乎印证了一些人看衰共享充电宝的言论。
不过,根据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消息,目前一些头部的共享充电宝玩家,经过试错和不断调整策略后,已经找到了比较合适的商业模型,在一些场合出现了极为高频的使用,比如KTV、热门餐饮店等,部分玩家已经出现了非常好的正向循环。
关于共享充电宝的长期投资逻辑,可以参考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历史文章《没看懂共享充电宝?这是大佬们在押宝5G时代!》。
在共享充电宝之后,共享经济被彻底激发,共享民宿、共享办公、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衣橱、共享健身仓、共享推车、共享摇摇车等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可以参考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文章《共享经济到底都有哪些模式?看完这篇就够了》),甚至刚出来就出现极为惨烈的竞争,或者商业模式被验证错误,资本和创业者死伤无数,而关于共享还是租赁的话题也不绝于耳。
在年末,共享经济被很多人评论为:“赛道拥挤,死伤无数”。不过,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认为,共享经济的浪潮远没有结束,未来将会出现更多共享经济的新模式,新方法,各位可以拭目以待。
2、 资本新欢关键词:新零售
自从马云提出了新零售之后,2017年整年中,投资人先是从焦急的观察,到一窝蜂的涌入,新零售成为了2017年中最为火热的创业和投资领域。
新零售的赛道中,既有盒马鲜生,超级物种这样的重模式玩家,也有靠一个简易的货架铺设到公司的无人货架这种轻模式,还有探索性质的无人超市,此外,为商超赋能的各种软件系统,线下线上整合改造的模式,甚至朱啸虎投资的在共享汽车后座装上无人货架等等,都归入了新零售。(参考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文章《一文说清新零售到底有哪些商业模式》)
其中,最为热门和争议最大的,就是“无人货架”这种模式。
支持者认为,无人货架模式主打最后50米,把货架搬到公司,截流了门口的小超市,成为办公室的福音,应该会有广阔的前景。
反对者认为,无人货架模式极为考验人性,很多公司上架后又悄然撤退,就是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
实际上,无人货架虽然这么热,但很多大咖投资人并未进入,比如朱啸虎等等,我们曾经在文章中估算过,无人货架本身并不是一个规模特别大的生意,但其背后与供应链相关的生意规模很大,到最后,应该还是大玩家的游戏。(参考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文章《共享单车大局未定,“ofo思维”的办公室无人货架大混战又开始了》)。
随着线上线下不断的融合,新零售相关的概念依然会不断发酵,其周边的相关科技和服务也会不断涌现,我们继续看好2018年度新零售的创业和投资机会。
3、 皆大欢喜关键词:消费升级
2017年中,投资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消费升级,不管是在股市中的茅台还是在创投圈中,消费升级的概念让很多投资人赚的盆满钵满。
这些年消费升级的概念非常的火爆,比如说格力电器、小米之家、茅台酒、周黑鸭、三只松鼠等等消费升级品牌,再比如说喜茶、丧茶、鲍师傅、光之乳酪等等网红产品,都是消费升级大背景之下自然产生的。
江南春说:“中国未来十年最主要的主题就是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分析今天中国的中产阶级的消费心理,掌握他们爱什么、怕什么、缺什么,再在里面做生意会比较靠谱。”
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则说:“我所理解的消费升级是,现在人的时间越来越值钱了。人们愿意为节省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时间的利用率,赋予自己时间更多意义的方向上买单。”
不仅是投资领域大家在说消费升级,连商务部在近期也提出,明年将全面启动“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并说明这是商务部在消费领域提出的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举措。
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曾撰文《到底什么是消费升级?及存在的机会》,其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就是:“消费升级的本质,就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性”,比如吃的更精致、可以更懒惰、可以被认可、更加出众、更好的满足性欲等等。”无论产品的形态怎么变化,人性不会变化,这也是未来消费升级领域持续火爆需要把握的主要方向。
我们认为,消费升级的热潮,至少还有5年的好时光,大量线下的,借助线上力量的产品将不断出现,造就一大批的亿万富翁。
4、 高级泡沫关键词:人工智能
2017年,人工智能概念第一股科大讯飞在A股极为疲软的情况下,走出了极为火爆的行情,而人类第一的围棋高手柯洁,则完败于谷歌的人工智能AlphaGo。从表面上来看,AlphaGo是人工智能火爆的“引信”,但实际上,人工智能的火爆源于其技术的革命。
Geoffrey Hinton,这位多伦多大学的“神经网络之父”、“深度学习之父”,为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目前最为热门的深度学习研究和应用方向几乎都和他的理论有关系。
在2017年,除了AlphaGo大放异彩之外,人脸识别、智能音箱、人工智能芯片等也在国内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头部的人脸识别公司比如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不断得到巨额的融资,并且得到BAT的加持,而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疯狂涌入智能音箱的领域,只为在将来获得一个极为重要的入口。(参考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文章《近50家公司杀入,智能音箱们为什么这么火?》),阿里巴巴更是重度押宝人工智能芯片:耐能、寒武纪、深鉴科技、中天微、Barefoot Networks等等主要的AI芯片公司,都得到了阿里的投资。腾讯也不甘示弱,在产业AI领域大手笔投资,尤其是医疗AI领域,如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目前已经进入了产业化的进程中,虽然腾讯的AI起步慢,但落地可能是BAT中最快的。
最为决绝的是百度的“All In AI”,陆奇加入了百度之后,开始了大幅度的精简和技术落地的工程,在图像,语音和无人驾驶领域走在了行业的尖端。
根据一些机构的统计,2017年,人工智能领域仅天使轮到A轮的投资就达到了182起,远高于消费升级和新零售领域,是名副其实的最热门领域之一。
李开复在2017年的3月末就开始警告:“现在,人工智能的投资和估值泡沫化特别严重。”而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12月也说:“人工智能要去泡沫化”。
而更为关键的是,深度学习之父Geoffrey Hinton认为:“深度学习要另起炉灶,彻底抛弃反向传播”,这从理论上对于当前的深度学习提出了挑战。
随着投资热度的减弱和产业化落地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的挤泡沫情况已经开始出现,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12月断言:“明年有一大批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会倒闭”。
在每个PPT上都加上人工智能以骗取投资者的青睐,这个时代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2018年,将会是人工智能大规模落地的阶段,人们的生活将因此得到巨大的改变。
5、 情怀老赖关键词:贾跃亭
贾跃亭在前几年还是个英雄,有不少在互联网圈的名人和自媒体的知名作家都为他背书,称其为互联网的英雄。
贾总最有名的,就是贡献了一个“生态化反”这样的怪异的名词,乐视大生态在当时被很多人津津乐道,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界的未来模式。在乐视的巅峰时期,曾经有人质疑乐视的模式,但被当时的无数名人所嘲笑。(参考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文章《谁还记得两年前的6月,刘姝威和乐视的那场全民大战……》)
一直到2016年的年底,乐视传出了供应链资金断裂的新闻后,仍然有不少人认为“不会崩盘”。
2016年11月,“乐视生态”对一张疑似小米雷军的微信截图发出了宣战。该截图显示,小米董事长雷军称:“昨天,几个大供应商和我说,乐视欠款总额在150亿以上,四五家供应商欠款在10亿以上。明天估计有四五家开始起诉……”
然而,贾跃亭很快在公司的全员信中承认:“我们的资金和资源其实非常有限。一方面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巨大,陆续花掉100多亿的自有资金,直接导致我个人对LeEco的资金支持不足;此外,乐视融资能力不强,方式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外部融资规模难以满足快速放大资金需求。贾跃亭说,乐视粮草供应不及时,后劲已经明显乏力。”
到2016年12月,乐视的供应链问题已经完全掩盖不住,资金链出现了崩塌,供应商开始到乐视大厦讨债。
贾跃亭通过多方接触和谈判,在2017年1月,找来了融创进行融资,后者答应注入150亿的资金。
不过,虽然融创在2017年8月已经全额支付了150亿的资金,但乐视的窟窿极为巨大,这些钱根本就填不满。之后,融创的孙宏斌显然改变了打法,不再为贾跃亭补窟窿,而是着手整合乐视的优质资产,比如影视等。而乐视的讨债大军队伍则贯穿了2017年整年,尤其是年中时,每天都有很多人睡在乐视大厦门口讨债。
2017年7月4日,贾跃亭来到了美国,开启了“All In FF”的模式。据悉,目前其妻子甘薇也已经来到了美国。
在到达美国两天后的7月6号,贾跃亭在美国说:乐视今日之巨大挑战,他会承担全部的责任,会对乐视的员工、用户、客户和投资者尽责到底。贾跃亭称,辞去一系列职务是为了全力以赴实现FF 91最快量产上市。
然后,在当天下午,贾跃亭宣布辞任乐视网董事长的职务。
实际上,在贾跃亭在美国的这段时间内,媒体曾经多次报道其号称“下周回国”的消息,到最后都被证明是假的。也因此,贾总得了一个“下周回国贾跃亭”的雅号。
其实,贾跃亭的“下周回国”在2014年就出现过一次,当时由于乐视深陷某山西高官落马事件,贾跃亭在海外数月不归,长期号称“下周回国”,但一直不见踪影,直到危机解除后才施施然回国。
而在贾跃亭信誓旦旦承诺尽责到底的背后,则是其不兑现借款给上市公司的承诺,姐弟俩在高位套现140个亿的事实,以及在公司出现困难时,不准高管和员工减持,甚至忽悠员工重金增持,自己人却偷偷疯狂减持的行为。
或许贾跃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或许FF确实掌握了非常核心的造车技术,不过,诚信一旦失去了是很难再买回来的,毕竟,中国人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
也许,贾总的伟大梦想要靠PPT去忽悠老外来完成了!
来源: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 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