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衣微工厂为例,聊聊快时尚产业的四大柔性供应链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以红衣微工厂为例,聊聊快时尚产业的四大柔性供应链

快时尚领域比较典型的四种柔性生产方式

以下为当前快时尚领域比较典型的柔性生产方式的汇总,分别为:给中小网红、设计师提供设计+众包生产的“红衣微工厂”们;快时尚品牌商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进化自建的柔性供应链“Zara们”;专门给中小品牌商、网红店铺提供生产对接的第三方柔性供应链平台“辛巴达”们;以及为占据服装市场40%份额的传统批发商们提供代工服务的OEM/ODM们。

红衣微工厂是一家以网红为服务对象,提供从产品设计、制作样衣、组织批量生产、售后甚至代运营服务的公司。

这家公司主要模式包括以下几点:

1、服务对象为中小网红和设计师的服装品牌。这些客户的订单单次生产量不大,但是要求制样工厂能快速反应,迅速打版出样,并可以迅速反应到工厂进行流水线作业。

据了解,传统服装品牌大多提前数月甚至半年将下一季度的服装样衣确定,然后交给工厂进行大规模流水线作业。不管是样衣工厂还是设计师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应。

对于传统样衣打版工作室来说,一件衣服从设计,到不断改版,再到生产出样衣大概需要2-3个月的时间。

然而,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快速反应、迅速上新”这种快时尚产品迅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小批量、多品类,轻库存”逐渐成为诸多品牌商亟待解决的痛点。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红衣微工厂选择中小型的网红店铺以及设计师品牌的店铺作为服务对象。主要以下两个原因:

1)这些店铺大多不会养一个设计师团队,尤其是中小网红,自己不会设计,也看不懂设计图。

2)这些店铺单次生产都很少,有设计能力的工厂不愿意承接这种小订单,而没有设计能力的工厂,又接不了这样的单子。

2、红衣微工厂相当于一个有设计能力众包生产的服务商。依托于自己开发的一套设计系统,可以将以前的设计步骤系统化,每个步骤下与客户沟通,不需要客户懂设计图,以前冷冰冰的文字,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客户可以轻易看懂。这样沟通下来,2个版本就基本可以敲定一个样本。

红衣微工厂依靠自己运营的打样工厂,将设计到打版这个环节的效率做到10天,然后再将样衣流水化作业任务分配给合作的OEM工厂。

这些工厂之所以愿意接单,一方面源于人力成本上涨,国内整体市场上大批量订单量下降,不得不转型。另一方面,快时尚订单不拖帐,都是按时现金结款,而这个行业惯例中存在货款大额积压的现象,给企业资金层面带来很大压力。

3、目前,红衣微工厂的主要盈利方式包括两方面,一个是通过设计制作样衣获取的版费。不过由于体量在那里,加之这又是红衣微工厂吸引网红品牌合作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版费并不是收入的核心。主要盈利来源于生产大货时的加工费分成。

其实红衣微工厂只是整个快时尚柔性供应链里一个小小的缩影,我们今天就聊一聊当前在快时尚领域做得比较好的柔性供应链公司。

目前虽然没有相关机关对于快时尚服装品牌市场份额进行明确统计,但透过Zara、H&M、韩都衣舍、张大奕为代表的网红品牌等的火爆,至少可以说明目前消费者对于服装品牌的态度。

随着个性化、潮流化成为服装消费的主流,那么这些品牌方必然需要一个可以快速打版、迅速出款、小批量生产、后期可迅速补货的柔性供应链方。不过当前为应对小批量、快速、多批次的生产方式,除了为中小网红提供服务的红衣微工厂,还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

第一,我们首先介绍一下针对淘品牌,网红店提供生产整合的辛巴达:

辛巴达通过互联网平台,将10万个小作坊和小工厂连接起来,以最小订单量100件起,平均生产时间7.4天的效率,为诸多品牌商提供最后生产的服务。目前的客户包括韩都衣舍、粉红大布娃娃、骆驼等品牌。

据了解,辛巴达主要通过互联网化、系统化的算法来提升生产组织的效率,建立了一套供应链规则和匹配体系,比如100件小单就对应小作坊,1万件订单对应中型工厂。

目前,支撑辛巴达平台运转的是“云”+“网”+“端”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云,大规模并行的产能管理、排产、派单、实时的生产计划与生产疾控,是生产的大数据平台。

网:2016年1月份,互联网服装生产交易平台辛巴达橙蕉正式上线,此外还包括业务流程管理平台辛巴达Keys,以及哒哒物联网。

端,辛巴达在拥有生产管理APP、客户APP、供应链专家APP,等多个端口。通过云调度数据,通过网和端实现生产的组织和匹配。

不过辛巴达目前还只停留在生产端,并没有将设计环节纳入到整个供应链体系内。

第二,除了这种第三方式的平台,一些品牌方也在对自己的供应链进行柔性化改造:

国内的海澜之家,森马近年来也不断进行供应链柔性化改造,尤其是国外快时尚第一品牌Zara,在供应链柔性化方面的经验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借鉴意义。那么Zara的柔性供应链是怎么做得呢?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以红衣微工厂为例,聊聊快时尚产业的四大柔性供应链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银河证券研究部)

我们都知道,在整个快时尚领域内,Zara凭借从设计理念到成品上架仅需10天,所有专卖店每周更新2次而闻名,并且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在15天内将成衣配送到全球850多家门店的时装公司。

那么Zara是如何做到的呢?

简单说来,就是通过一整套IT系统,将设计信息、生产信息、物流信息、销售信息等汇总并且模块化、标准化最终实现整个流程的高效运转。

具体来说,Zara是买手团队负责制,根据不同客户人群和消费层次设置不同的买手团队,这些买手团队负责从开发到售出的每个环节,韩都衣舍的小组制与此有相似之处。

在设计、生产、运输等环节,都是在系统内进行。比如设计信息的全球采集,通过标准化的分类,将最流行的时尚元素纳入到设计信息系统中,此外实体店的销售数据和客户反馈信息也会每天以模块化,标准化的形式汇总到这个数据库中,从而帮助设计师设计出更受欢迎的下一件产品,如此良性循环。

同时设计数据库又与其原料仓储数据库相连,帮助公司降低成本。一旦设计确定,经过优化后,这些数据就会传输到裁剪工具上,每块被裁剪的面料都会有标准化的条形码,然后流入到生产、配送、运输全过程。

为了保证生产的稳定性,Zara母公司INDITEX在西班牙拥有22家工厂,承担着50%的产品生产,剩下的外包给多家小加工厂,这些工厂都统一安装了Zara的生产系统,保证可以实时接收总部的数据进行生产。

经过多年的优化,Zara才有了这套系统,也正因为这套被称之为“服装行业的戴尔电脑”的系统,Zara在快时尚领域才能做得风生水起,这也正是值得我国的服装企业学习之处。

第三,传统的批发商背后的ODM/OEM工厂,也在快时尚领域中充当着重要作用:

谈到传统批发商,国内首屈一指的就是广州十三行。据了解,十三行3000多家档口95%都是一手货源,中国女装散货中70%-80%出自十三行,十三行的“新中国大厦”2015年一年的流水为700亿元。

如此成绩,必然也离不开十三行各个档口背后的工厂。据了解,这些档口部分是与工厂直接对接的,也有一部分是代理商。由于附近就毗邻超过3万家的中大面料城,以及超过8万家的服装加工厂,因此种种优势下,让十三行档口可以在2-3天内完成从设计、打版、生产、上架的工作。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档口老板看到一款衣服很不错,花个15分钟路程就可以到专门的设计师处去打版,这一过程可能会对样衣进行适度修改,然后去不远处的面料城找到相应的面料,接着就去合作的工厂进行生产,1-2天内就可以将赶制好的成衣发送给档口老板了。

也正因为如此效率,十三行在中国服装行业中的地位才能屹立不倒。

据国家数据局统计,2015年全国服饰社会零售总额13484亿元,其中分销端占据40%的额度,达到了5000亿元的规模。如此规模之下,十三行为代表的传统批发商背后的ODM/OEM工厂的确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随意打赏

服装柔性供应链柔性供应链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