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选方向之痛
在“选方向”这件事情上,很多创业者都曾踩过这些“坑”。
来源 | 金沙江创投(ID:GSR-Ventures)
作者 | Jie/Jefferson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初始阶段都会经历“选方向”的痛苦, 看似创业机会很多,市场广阔,但弱水三千,到底该取哪一瓢?
在无限不确定领域做一个相对确定的选择,这个过程很煎熬, 但却又非常重要,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方向性的决定都将会对之后一系列行动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包括要进入的市场、服
务的人群、解决的问题、面对的竞争和困难、战略战术选择、技术要求、团队配置等等。 而恰恰是如此关键的第一步,很多创业者往往并不太重视,或者下决定过于草率,这也会为之后项目遇挫或失败埋下伏笔。 在“选方向”这件事情上,很多创业者都曾踩过以下这些“坑”。
我要当风口的“猪”
看到某个模式刚刚火起来被炒热,就认为有前景有市场,于是满怀一腔热血,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匆忙间就开了张撸起袖子干起来。 2011年的团购、2013年的O2O、2014年的智能手环、2015年的个人助理“Magic”,2016年的直播和单车大战,2017年的充电宝之争等等, 一个领域可能几个月时间就涌入了几十家创业公司。
追风口热点的“好处”是避免了思考方向的折磨, 创业者只需要全力以赴做执行,开足马力向前冲。 然而,追风口的公司,在经历过持久而残酷的淘汰赛之后,绝大多数都化作了陪跑的炮灰最终消失。
在我们看来, “风口”其实一开始并不存在, 只是某个领域率先跑出了几家公司,因顺应社会趋势、洞悉用户需求并提供好的解决方案而拥有很好的市场反馈与发展速度, 于是资本开始下注加持,让大家看到了可能存在的“广阔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然后一大波新的创业公司和各路资本竞相跟进,所谓的风口就这样被吹了起来。
但创业者们需要明白的是,现在市面上所有百亿美金身价的独角兽们,几乎没有一家是“追风口”追出来的。
在金沙江投资名单中那些表现优异的公司,如去哪儿、饿了么、滴滴、小红书、映客、OFO等都不是。
相反,他们都有一些共性特征: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对市场趋势的独立判断,对战略战术的笃信,以及面对重大困难挫折的坚持不放弃。 他们的想法在早期可能不被人认可,但之后却引领了整个领域的兴起。所以,如果想要打造伟大的公司,创业者最好还是沉下心来思考和探索那些少有人走的路。 大家都看到的路,不是给创业公司走的。要想不被巨头碾压,只有另辟蹊径。
我只干“牛逼”的“大事”
很多创业者身上都有“情怀”光环,认为创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善人们生活,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是非常好的特质,然而有时候也因为有了这样的“包袱”,反而在选方向上容易偏颇,一心只关注改变世界的牛逼idea,或者只想做有“大市场”的领域。 这里就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对该创业方向难度的低估和自身综合实力驾驭该方向的高估,另一个是容易闯入竞争的大红海或者巨头潜在拓张的领地。 殊不知,“见缝插针”才是创业最好的“切入点”。
就拿无人驾驶来说,它的确拥有一个“光明的前景”,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发展变化意义重大。 从2015年开始,除了Google、百度之前就已开始深耕外,市面上渐渐出现了一批无人驾驶领域相关的初创公司。然而,也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传统大车厂、一级供应商、芯片公司还有互联网巨头等纷至沓来,用重资投入、合作、收购等方式让这个领域在技术还远未成熟的节点上就开始了加速竞争态势。
无人驾驶领域需要巨大规模的技术研发、资金量和资源支持,创业门槛非常高, 单纯有技术研发能力的创始人,如果缺少相关领域较多的经验积累,没法找到足够多的钱来烧,背后没有强势资源的合作与站台背书(比如车厂),没有可落地的试验性应用场景使用,比较难网罗到一批有相关研发经验的优秀人才加盟, 那么这条创业之路注定艰难无比,空有坚定的信念是无法帮助公司活到无人驾驶领域真正兴起的那一天。
我是“好牛”,我不吃“回头草”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汪国真的诗可以这么写,但创业者也这么想,很可能会错过自家身后一片浓郁的森林。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都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些行业相关的经验和资源,可一旦辞职准备创业,仿佛就要跟过去彻底告别。在找方向时陌生领域的神秘感和与之伴随的兴趣总是会刺激着创业者的荷尔蒙,于是开始了创业的“大胆试错”。等到该犯的错都犯了,该趟的坑也都躺了后, 回过头可能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原来工作的领域竟然跑出了一两家明星级的创业公司。
这不是杜撰,而是前两年创业圈火热时发生的事情。 对于不太熟悉的领域,创业者往往会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冲劲。 外行经验有时或许能帮助他们更加全面独立地看到这个领域存在的机会,另辟蹊径去探索,但也有可能不符合实际,从头到尾整个过程都大错特错。 外行创业风险很高,成功与否既与创始人素质高度相关,又需要一些运气的成分。
而对于之前熟悉的领域,创业者或许会因为长期浸润而失去了创业冲动和热情,变得更为审慎和理性,也较难跳脱原有思维框架束缚。 但在熟悉的领域创业,经验往往能帮创业者避开深坑,使用巧劲做到事半功倍,前期积累的行业人脉资源也会在某些关键节点上发挥出重要作用。“好牛该吃回头草”- Why not?
我们在过去遇到过很多创业者,综合素质很不错,但在创业方向的选择和探索上要么找不到感觉,要么做起来很吃力。也有一些公司在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多次换了方向后,终于开始步入正轨,快速茁壮起来。
创业有很高的风险,也有很高的机会成本,这并不是一个适合“大众”的游戏,在方向的选择上也决不能“从大众”、“随主流”、“凭感觉”。
方向很重要,创业者必须要去想,要客观分析、审慎思考、独立判断,要了解社会趋势、市场情况、竞争态势,分析用户需求、切入点、增长潜力、成本结构、盈利情况,综合评估这个领域是否适合自己发挥优势去搏一把。要避免感性的冲动, 不要等到失败回头复盘时再发出感慨“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们是金沙江,助力下一个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