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庄辰超“重仓”便利店,刘强东大手笔投“茶界星巴克”!两位百亿身家互联网大佬为何要投新消费?
为何新消费成为新贵偏好?
本文由新消费内参(微信ID: cychuangye)授权 i黑马 发布。
近日,新消费内参(ID:cychuangye)发现一家名叫便利蜂的便利店开始出现在中关村附近,引起了龙猫君的注意。
对于便利店这种重要资产型的创业而言,在没有特别大名气之前,敢于在中关村这样的核心地带一口气开多家店铺,背后的资本实力不容小视。
事实上,在互联网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关村,已经有711、天天、易家等多家便利店林立。
据北京商报报道和消息人士向新消费内参(ID:cychuangye)透露,这家名叫便利蜂的便利店来头不小,背后的核心投资人是互联网圈的大腕级人物,多次连续成功创业的创业者庄辰超新近成立的斑马资本。
斑马资本成立之后鲜少有出手案例披露,此次曝出重仓的第一个案例就是牵手前711高管团队,也可以看出互联网圈新贵开始将投资机会转向新消费。
这并不是第一例互联网圈大佬牵手新消费,此前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已经跟前金钱豹CEO、前麦当劳中国区高管缪钦联手创立了新消费品牌因味茶,跟此次投资类似,刘强东起始投资就是5亿人民币,虽然与此次传言中斑马投资的3亿美金投入有差距,但也依然不容小觑。
这两起投资几个显著的特点:互联网大佬跨界新消费
首先都是互联网大腕级创业者携手消费零售圈顶级高手跨界创立线下品牌。此前刘强东投资地“茶界星巴克”因味茶操盘者缪钦,就是麦当劳中国第一位本土副总裁兼总经理。
2014年龙猫君曾经在龙猫君自己举办的餐饮论坛上与缪钦有过一面之缘,并且听他进行过深度分享,业界餐饮高手一致认为他的经验非常体系而系统,跟传统餐饮人有着特别大的差别。
而这次和CC庄辰超合作的王紫亦是便利店行业的元老级人物,此前担任711高管和邻家便利店董事长。
其次,首笔投资都是极大金额,很可能是新近出现的“控股型”投资趋势。
所谓的控股型投资,就是资本方在投资初期便控股该品牌。这在国外消费品界并不鲜见,国外顶级消费品牌PE来自巴西地3G资本,一直依靠控股型投资方式并购消费品牌。
为什么在消费品领域会出现控股型投资趋势?由于便利店、茶连锁是一个依靠资金壁垒才能形成规模优势的行业,起步阶段如果要形成区域品牌优势,只是像互联网早期阶段数百万种子资金,根本不太可能撬动行业,形成对供应链的上游整合优势。
由于新消费品牌是一个典型的规模效应和资本密集型地行业,所以如果不投入大量资本几乎很难再玩下去。
这也是消费品领域的逻辑,就是一旦资本决定介入,一定是大手笔参与,小打小闹的几百万金额对于没有杠杆效应的新消费品牌而言,几乎毫无意义。
便利店大战:为何新消费成为新贵偏好?
接下来龙猫君再来分析一下,互联网大咖为何青睐新消费品牌,尤其是青睐线下新渠道品牌?
这中间先来说今天的热点话题,C C庄辰超这样的互联网大碗,最新创业会选择进入新消费渠道便利店领域?
事实上此前C C也参与投资了线上便利店模式的“爱鲜蜂”(C C为什么这么喜欢投资“蜂”呢?)。
所以频繁去投资便利店也说明,大家都已经看到消费升级之下新消费渠道的机会。这些机会无论数据、政策、还是资本层面都已经有所显现。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便利店行业经营情况简报》(以下简称“便利店简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已公布年报的连锁超市经营企业大部分出现了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
在大型超市发展普遍陷入亏损泥潭之时,便利店的发展却一枝独秀,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调查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便利店行业73.8%的企业实现了销售额同比增长,其中同比增长10%以上的企业占比达到38.1%。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52.3%开店数量保持增长势头,其中33.3%的企业开店数量增长了10%以上。
总体而言,行业发展规模保持稳步增长。这已经证明便利店已经成为消费升级增长主力渠道,龙猫君认识的大部分消费品牌都已经把便利店做为中国重要进入的渠道。
也正是看到这样的趋势与变化,家乐福这样的传统商超巨头也开始尝试easy家乐福这样的便利店业态。
资本对这个市场也是闻风而动,2015年红杉资本就联手食品圈大佬牛根生一起投资了起家于南宁后来将总部迁往武汉的便利店品牌“Today”。
而另一家北京便利店品牌"好邻居"此前也在2014年曾获得过心元资本数千万的A轮融资,这证明最近几年资本对于这样新型便利店投资越来越频繁。
另外对于在寻找新流量入口的巨头而言,天然具备非常好的交易场景的便利店也越来越受到巨头青睐。
据传阿里的新零售战略今年也将会开始发力对线下店的改造。回到线下会成为2017新口号。
除了资本与市场趋势的引导,外部技术环境的成熟也是便利店在中国大爆发的根源因素。
2015年开始的移动支付革命给便利店这种业态带来了红利与窗口期。据一位多年研究新消费资深人士向新消费内参透露:
“过去传统便利店,单纯如果只是靠着低客单价其实利润并不客观,但是随着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便利店可以提供服务集成越来越多元化,便利店逐渐成为区域性社区服务与区域性便利及时高频产品的入口。
未来便利店将会融合越来越多早餐、水电气很多服务,这就将一般的便利店变成了消费者一站式消费服务平台,从而大幅度提升了便利店效能与利用价值。”
事实上,日本的711早就已经开始集成 ATM机这样的金融属性服务,如果政策许可,便利店是离金融最近的商业模式之一。
当然,便利店行业虽然具有消费升级属性以及这么多有利优势,但是竞争也非常激烈,同时由于重资产属性和扩张速度所限,中国便利店现在呈现出群雄割据,地域性品牌称雄地特点。
比如起家于东莞、有着本土便利店之王称号的美宜佳,即使2016年全年销售额达到100亿级别,依然还是主要处于东部沿海一带,它主要依靠当初紧挨着工厂开店的策略而快速崛起。
在西南则是另外一片景象,本土的红旗连锁便利和喔喔便利、全家、舞东风占据市场主流,而东部的美宜佳不见身影。
而中部重镇武汉则是Today比较强势,上海北京则是群雄割据,各种品牌共存。甚至细分到每个具体的商圈都有自己特色的便利店。
对于最具知名度的两大日系品牌711和罗森而言,虽然深度耕耘中国多年,依然也要面临不断进入的新品牌的挑战,从这个角度而言,CC的“便利蜂”虽然值得非常期待,但是挑战依然巨大。
控股型投资将会成为互联网+消费品牌主要模式
说完了便利店,再来说说缪钦的“因味茶”,事实上新饮料品牌在国内外都是科技公司偏好投资的热点,美国科技咖啡品牌bulebottle早就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追投的独角兽。
在上一波互联网红利已经吃透的状态下,从新将投资的视角与视野回到新消费这样抗周期,同时又能享受移动互联网红利的新消费品牌,而且还处在中国更新换代消费变革的前言,再借助大资本、一流团队,依靠金融工具杠杆做控股型的消费品牌投资,肯定将会越来越成为主流的中国投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