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人工智能或将重塑硅谷产业链
导读 : 正当硅谷的预言家们还在争论最近的科技泡沫是否濒临破灭的时候,有人已经开始讨论科技产业的下个爆发点。
本文经机器之心(微信公众号:almosthuman2014)授权转载,禁止二次转载
选自《纽约时报》
机器之心编译出品
编译:陈刚、赵赛坡
正当硅谷的预言家们还在争论最近的科技泡沫是否濒临破灭的时候,有人已经开始讨论科技产业的下个爆发点。
我们使用计算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随着数据量暴增,我们利用云端数据中心收集海量数据,然后分析这些数据并打造出新的产业。
与新的产业相关的词条通常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或「A.I.」,由此孵化出的产品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从全球规模的计算系统到普通人吃饭付款的方式。
「设计公司将迎来爆发,因为人们需要快速浏览大量的信息,」 负责谷歌云计算引擎(Google Compute Engine)的 Diane B. Greene 表示,谷歌也是希望引领人工智能浪潮的公司之一。「仅训练计算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就是一项大产业。」
这类改变是硅谷持续向前的驱动力。PC取代大型计算机不仅为苹果敞开了大门,还为开发PC 商业软件、游戏和出版业软件的公司提供了机遇。在联网效应和因特网带来变革中,风险投资人投资这些新计算模式的公司,于是又一代行业巨头诞生了。
过去十几年,智能手机、社交网络和云计算已经从为 Facebook 和 Twitter 这类公司提供养料跳跃到了 Uber、Airbnb 以及其它利用手机、个人评级系统和强大的云端远程计算机自我创造产业的公司。
不管你信不信,这些产业已经开始落伍。科技产业新的架构不仅建立在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的大型公共云计算上,还在于这些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些公司的云计算提供了更有效率、更灵活的计算资源,并可供任意公司租用,还可以对接到公司内部使用小规模的云。
Greene 给谷歌提供的人工智能资源是引人注目的。很多人会使用谷歌搜索自动补全功能,该功能可瞬间连接不同地区500台计算机,猜测我们的搜索内容。谷歌地图和谷歌照片这类服务已经服务了超过10亿用户,计算机可依地点和面部特征分类。Gmail 每天可筛选1.4PB 数据,约等同于20 亿本书提供的数据量。
为了处理以上所有数据,以及翻译和语音识别等任务,谷歌已经积累了大量可供用户使用的分析技术。根据Greene 的首席技术架构师 Urs Hölzle 预测,谷歌出租机器学习和软件分析的业务最终会超过其广告业务。2015年,谷歌广告收益为160.4亿美元。
「八十年代是关于电子数据表格,」知名计算机设计专家 Andreas Bechtolsheim 说,他也是谷歌首个投资人。「现在是关于如何利用机器学习。」
他还说:「更好的地图和照片只是开始。将来会是生命科学、自动驾驶,所有一切。」
很多创业公司已经瞄准了这个新的架构。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的 Mashgin 公司使用「计算机视觉」使得零售业结算自动化。Alluxio 公司正致力于提升基于云的人工智能。上周,旧金山一家名为 Mesosphere 的公司融资7300万美元,该公司提出不同公司集团和公共云运营的解决方案。
微软和亚马逊正在与谷歌竞争,争夺新的架构的统治权。
3月底4月初,微软将在旧金山召开峰会,关注如何使用机器智能去分析「Microsoft graph」或几十年来微软产品已经收集的数据。
亚马逊去年就发布了机器学习服务,而且正在积累自己的企业数据库。
硅谷老牌企业惠普正努力在新浪潮中寻找机会,惠普是 Mesosphere 投资人之一。
「当你在建立预测性数据的时候,你无法知道接下来需要什么,」惠普高级副总裁William Hilf 说。「如果某人押注微软或谷歌的机器学习,他们也许需要牺牲旧的数据系统。我们正在打造将以上所有连接起来的平台。」
对 Greene而言,当谷歌开始发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时,目前所有的数据,连同计算规模和复杂性,与其带来的结果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我们也许会打造一个可供所有业务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统,」她开玩笑说,「科技巨头与深度机器智能之间的关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