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兴布局人工心脏,A轮拿了1亿美元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科兴布局人工心脏,A轮拿了1亿美元

来源:融中财经(ID:thecapital) 作者:栀子

“安装一颗心脏超过100万。价格非常令人咋舌,还只是设备,不包括手术费用,这不是普通患者能承担得了的。”

心脏是人体最大的发动机,堪称人体最“硬”器官之一。人工心脏也成为最复杂最精密的医疗器械,被誉为“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最近,就有医疗投资人把眼光放在了人工心脏上。

前不久,医疗企业永仁心完成近一亿美元A轮融资,由北京科兴中维领投,太平医疗健康产业基金等跟投,现有股东Vivo Capital(维梧资本)追加投资。这家企业的核心产品就是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EVAHEART(人工心脏)也是国内唯一同时获批短期治疗、长期治疗双适应症的人工心脏。

这里引发关注的一方面是在创新药投资疲软的环境中,投资人们再度对医疗器械重启投资热情,另一方面,此次的投资方——北京科兴。

事实上,过去两三年受国际局势和新冠疫情影响,医疗产业相关投资热潮一直持续。但不少投资人对记者吐槽,“中国真正有能力投医疗健康的机构不超过 30家!这些基金都是踩了无数坑才跑出来的。医疗投资看起来很美好,但坑很多,器械更是很细分专业性强。”

这位投资人过去两年看了国内大大小小的热门项目,他坦言这些项目虽然估值很高,但是在市场空间、全球竞争力和技术独创性上还不够优质。虽然后续纷纷获得了融资,还有成功上市的,但在二级市场上不到一年时间就迎来市值下撤,多家企业跌回发行价。

“医疗器械现在市场中属于非常有前景的项目,不少投资人在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都会选择投资器械。而且医疗器械业规模现在拥有将近万亿元。”

01

险资、外资都来了“大有来头”的投资方关系密切

心脏移植一直以来都是治疗终末期心脏衰竭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供体稀缺,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人工心脏。永仁心医疗这家公司成立近十年,主要聚焦心衰重症全线产品。

在此前,2021年,维梧资本就投资数千万美元完成了对永仁心医疗的控股收购。维梧资本是美籍华人孔繁建博士和美籍犹太后裔Edgar Engleman博士共同创办的专注医疗投资的美元机构,自2006年开启第一笔投资以来,在国内出手了近百个项目,包括药明康德、诺诚健华、维昇药业、和睦家医疗、缔脉生物 、ESCO、泛生子等。

说起来,维梧资本和科兴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界面消息,2020年5月有消息称,维梧资本和尚珹资本向北京科兴中维投资1500万美元,用于公司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CoronaVac)进一步的研制工作,两家机构以可转债的形式各提供750万美元资金,到期后投资者可以选择将其转换为有息贷款或科兴中维总股本的各7.5%。

在公开报道中,2016年北京科兴推出全球首支手足口病疫苗后最被外界看好,但不久被爆管理层尹卫东与潘爱华展开股权纷争。起因还要从2016年1月说起,尹卫东联合赛富基金等外资机构,组成买团A,以每股6.18美元的报价,对科兴生物提出私有化要约。之后,不到三天功夫,潘爱华也火速联合中金、中信等内资机构组成买团B,以每股7美元的报价,提出竞争性要约。此后AB团竞相提价。科兴生物控制权隐藏的归属矛盾,终于在潘、尹之间浮出水面。2018年潘爱华甚至上演带领二十大汉来到科兴办公室抢夺重要资料的戏码。后来到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股权纷争被搁置一旁。尹卫东转身启动名为“克冠行动”的疫苗研制项目,在政府支持下,成为最早一批疫苗国家队成员。

也正是此时,2020年12月,维梧资本、永恩国际、香港俊领和自然人谢其润增资科兴中维。投资仅2个多月,2021年2月5日,科兴中维研制的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疫苗就成功上市。

或许也正是对科兴的投资让维梧等资本赚到盆满钵满,双方关系更为“亲密”,科兴反向做起维梧资本的LP。天眼查显示,维梧(苏州)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公司背后股东就包括科兴中维、苏州园丰资本、北京大兴发展引导基金及招商财富等。果然天下攘攘皆为利来。

还有一家投资机构不容忽视——太平医疗健康产业基金,由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的保险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太平创新投资担任管理人。这只基金是在2021年完成注册和和备案,注册规模100亿元,其中太平人寿出资50亿元,从当时的宣传来看,采取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结合的投资策略,聚焦领域包括生物医药与医药外包、医疗器械与诊断、医疗服务、生物科技和医疗信息化,辐射健康科技和健康消费等。

02

1300万心衰患者撑起万亿赛道红杉、鼎晖等早就盯上了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据统计,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与恶性肿瘤相当,5年的生存率仅有30%左右。目前, 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约有2200万人,其中,中国心衰者约1300万,重症患者超过70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渐深入,心衰也成为唯一呈增长趋势的心血管疾病。

对于严重心衰患者,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但因为受体匹配条件等因素制约,国内心脏移植年手术量仅600例左右,也就是在100个等待心脏供体的患者里,只有一个患者能获得机会。许多心力衰竭患者在等待供体过程中失去生命救治机会,因此人工心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21年以来,市场上多家人工心脏相关品牌完成融资,包括核心医疗、同心医疗、心擎医疗等都获得过数亿元投资,中金资本、鼎晖投资、红杉中国、北极光创投等机构争相涌入这一赛道。

ReportLinker数据显示,全球心力衰竭治疗器械市场预计将于2025年达到140亿美元。由于现在美国为心衰领域的主要市场,目前少有进口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进口心脏辅助装置价格昂贵,大部分患者无法承担;心脏移植高度依赖捐献者,我国以及全球其他国家均严重缺乏心脏供体,心脏移植手术率极低。在此背景下,人工心脏技术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换句话说,我国心衰市场未来将是一片蓝海,国内企业正迎来巨大机遇。

有投资人也表示“随着中国心血管外科对人工心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机械电子、材料学、临床医学等学科教育和科研项目日渐成熟,未来三五年,中国或将成为人工心脏的发展高地。”

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全球人工心脏市场,雅培、美敦力两家企业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特别是雅培,先后在2018年与2019年上市HeartMate 3以及CentriMag两款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成为最先拥有体内以及体外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产品的企业。从商业化角度看,相对北美每年三千多台的植入,国内才100多台,普及率不高,尚处于早期。

科兴布局人工心脏,A轮拿了1亿美元

03

“机会很多,却很难投,投资人不专业”

据动脉橙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一级市场医疗器械的投融资数量(870起)较创新药(650起)更多。在二级市场去年医疗健康领域共有82起IPO事件,其中医疗器械的数量位居首位,约占29%。

宏观环境影响,2022年全球医疗行业融资整体趋于冷静,节奏放缓,1亿美元以上融资交易164起,不及2021年50%,尤其生物制药,之前很多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融资火爆估值过高,当寒冬来时,许多初创公司出现估值大幅下降、融资困难等窘境,甚至只能收缩管线延长生存期。

上海一位专注医疗投资的机构合伙人李飞凡告诉记者,“医疗器械比药品有着更多的消费属性。像骨科、眼科、牙科、康复、医美等最具有消费属性细分赛道,人们越来越愿意为更高的质量和体验买单,尤其在技术升级、产品迭代后创造出了更多的新需求。所以相比药品,医疗器械领域有着更好的发展机会。而且在进口替代以及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从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产品结构看,影像诊断设备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体外诊断,占据14%的市场份额;低值耗材占据13%的市场份额;剩余的市场份额被心血管、骨科及其他类器械所占据。创新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长,2019-2021年,在医疗器械市场需求飞速增长的助推下,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现了从1.6万家到2.5万家的飞跃。

而且随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全国已形成了几个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和制造业发展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及京津环渤海湾3大区域成为国内的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据不完全统计,3大区域医疗器械的总产值和总销售额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因为各区域所具有的条件不同,这3大产业集聚区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

从市场里看,中国人医疗器械的使用比例只有美国人的1/4,所以如果整个产业往前发展会增长很快。一些很细分的领域,将来都可能是会增长十倍以上的市场空间,所以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从去年上市医疗企业看,市值排名前三的都属于创新医疗器械公司,包括联影医疗、华大智造、乐普医疗,而市值超百亿的企业,医疗器械类占比高达33%。

李飞表示,“医疗器械板块有非常高的成长性,而且公司经过积累形成专利护城河和市场占有率,一旦龙头地位确立就很难被突破,更容易取得长期优势地位。比起每家创新药企业first in class的机会,医疗器械创新更能满足投资人的回报预期。但是难点在于如何判别,因为每个领域都很细分,今天可能研究的是某一类器械,之后要再看另一类器械时基本上就需要从头再来,对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

“现在医疗投资越来越专业,门槛越来越高。毫不夸张的说市场上90%的基金投资人都很不专业。”即使了做了十多年医疗投资的李飞,现在也会时不时碰到搞不懂吃不准的项目。

另外,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仍主要集聚在低附加值的中低端领域,企业规模呈小而散的形态,研发投入能力较弱。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医疗器械领域的投资人、创业者很多都是“GPS”(GE、西门子、飞利浦)出来的人,这些人都是自成体系,圈子味道很浓,所以如果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有好项目其实你根本就投不进去。”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投入占比确实是在逐年上升,行业创新意识正在觉醒。此前对于新创公司由于未盈利,资本对这类公司并未表现出多大热情。而在去年上交所发布上市审核规则,科创板对未盈利医疗器械企业正式开放,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创新、追赶国际企业带来可能,相信这势必也给投资人带来了更多出手的底气。

文章评价
科兴布局人工心脏,A轮拿了1亿美元 匿名用户
发布
发布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