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盛宴还是陷阱?熔断时代下电影类证券化价值在何处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导读 : 电影证券化的发展还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中,行业的发展势头再强,也摆脱不了风险事件及问题平台的如影随形。

昨日A股开盘仅半个小时,沪深300指数即暴跌7%,触发二档熔断机制,全天停止交易。沪指狂泻7.32%,接连失守3300点、3200点,所有板块均出现下跌,银行板块领跌。超2600只股票下跌,仅35只个股飘红。盛衰无常的股市,有些股民还在坚守,有些走上天台,也有的转向新的投资领域——电影投资。

与略显寡淡的2014年比起来,中国电影产业在2015年迎来了新高潮:年度票房总收入累计已突破400亿大关,相对于2014年的297亿元,票房涨幅高达74%。电影票房大热的背后,带来的也是各路资本与概念的纷纷登场,电影类证券化的投融理念甚嚣尘上。

进入2015年之后,电影证券化操作模式带来的成效十分抢眼。以徐峥的囧系列为例,在2013年拍摄《泰囧》时,徐峥走的传统电影融资的老路子,在票房12.4亿元、分账收入4.65亿元情况下,徐峥获得的只是光线传媒10%利润分成+导演费共约4000万元的收入。

到2015年的《港囧》,徐峥摇身一变成为资本高手,不仅仅是拍了一部电影,还展开了资本界和影视界的股权深度合作。他以《港囧》估值来作为未来票房净收入作金融杠杆,在《港囧》上映前,把自己的票房占比卖给了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不仅现金获利1.5亿元,更成为这家公司第二大股东,徐峥持股19%。也就是徐峥在《港囧》上映前就获得了1.5亿,同时还因为成为上市公司股东继续享有票房的分红!这样的资本化运作,让徐峥团队将获得接近13亿元的收入。

同样的案例,《大圣归来》证券化运作吸引了89位投资人的780万元资本,电影下档后投资人共获得本息约3000万元的回报。这说明什么呢?电影证券化交易迎来了结硕果的时代。有硕果可摘的大树,背后自然会有一群准备采摘硕果的人群。那么问题来了,证券化交易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普通投资人究竟如何参与到电影投资?

众所周知,影视作品的出品人背后多是一个“圈子”的金主。作为普通投资人,与影片之间仍隔着一道鸿沟。目前电影证券化要走进大众视野,需要思考如何规范投资人的参与方式、投资门槛、收益模式和退出设置等诸多问题。

知识经济年代,电影产业模式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止,电影类证券化的运作模式一直在改进,电影投资的参与方式、收益模式一直都在优化。现如今的电影证券化,大体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电影项目立项之后,发行方以电影版权所蕴含未来的预期收益为基础保证,由数字产权交易平台进行收益权份额转让,从而募集到电影拍摄、制作、宣传所需的资金的一个过程。通过证券化操作,打通了电影发行方和投资人、粉丝之间的资金融通。这样一来,产权交易平台便有了“造血”功能,一方面是为发行方的融到资,提前回笼部分票房收益,降低了他们的资金获取成本,一方面为投资者们提供了新的理财方向,让一般公众以电影投资人姿态参与到看好的影视作品中去。

通俗的讲,电影证券化就是电影可以跟企业上市一样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让“股票”可以公开买卖。不同的是,一般含义的股票比较难以捉摸,而电影票房可以根据题材(受众群范围)、卡司阵容(粉丝群范围)、影片质量(口碑效应)、档期(同行竞争)、 宣传力度(主动传播)等因素做一个风险预估,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相对来说代表的就是风险较低、收益可期的投资项目。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越来越多的股民转向电影投资领域也就不足为奇。

客观来看,电影证券化的发展还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中,行业的发展势头再强,也摆脱不了风险事件及问题平台的如影随形,如轰轰烈烈的鸿篇巨制《一步之遥》总票房不到5.2亿,与姜文预估的9亿有一倍的差距,投资方究竟收效几何也只有冷暖自知了。

由于社会基础不完善及监管条例的缺失,电影证券化的发展如履薄冰,时不时还深陷信任泥潭,促成这一环节的良性运作,不仅要在票房预估上有金融杠杆的提前参与,要由公正权威的数字产权交易平台监督运作,更需要投资人理性的对待高回报高收益的电影项目。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