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化工创业者眼中的天津爆炸事件
天津“8·12”爆炸事故发生已经七天。我们在沉痛悼念亡者的同时,更应深刻思考?为何会发生如此惨痛的事故?究竟该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灾难?化塑汇创始人智建鹏站在行业角度阐述了他的观点:电商会让行业更公开、更透明,也有望成为解决行业顽疾的利器。
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已经过去7天了。作为民间传统意义上的头七,是要写一个文章来总结一下了。虽然灾难发生背后的原因还在逐步显露,但是此次事件绝非天灾,实为人祸,这个定性应该是不会错的。马后炮的总结并不能慰藉那些在灾难中过早失去生命的年轻消防战士和无辜群众;唯愿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让更多世人关注化工、关注安全。
讳疾忌医、因噎废食是不对的。相关数据显示,化工行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4万亿,占GDP超过10%,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味盲目排斥化工是不可取,也是不现实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来看看在人口非常密集的新加坡,化工行业是怎么做的?
新加坡是怎么做的?
作为全球最大的炼油中心之一,新加坡化工行业集中布局在西南部的裕廊岛,其中包括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等世界级石化巨头。我们来看看新加坡在规划化工项目、管理危险化学品,以及预防事故的一些主要措施。
规划:必须远离人们的居住区。新加坡对化工项目布局有整体规划化,炼化设施大多集中在距主岛不足两公里的裕廊岛以及附近一些岛屿。
监管:“细心保护”危险化学品。在具体的危险品存放上,新加坡规定,企业必须为所有有害的化学用品或者易燃易爆品建立合适的系统存放,要综合考虑到化学物质的属性是否相容、存储数量以及操作守则。
预防:消防局平均每年演练多次。为预防事故发生,裕廊岛消防局将裕廊岛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一家较大的公司牵头组织制定应急互助预案,组织制定了工业伙伴应急预案、资源互助预案、灾难应变预案和企业内部应急准则;要求各企业将生产危险性、灾害特点和处置措施等,用文字、图表和计划书的形式提供给消防局和有关单位。消防局每2个月与企业进行 1 次演练,全年共6次;每年2次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演练;2年1次大型联合演练;在岛内力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有其他民防部队力量和社会力量支援的预案。
化工企业经营需要人才沉淀和尊重科学
化工生产、运输、仓储经营企业,需要有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国家对于企业安全的要求也比较严厉,为什么今年以来依然会出现很多化工厂事故?我这里先不讲灾难案例,而是想讲一个近期了解到的负责任的公司:晋煤集团。在前几年煤炭行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晋煤集团发现下游的化肥产业非常不景气。化肥农资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化肥行业的优秀人才如果流失也非常可惜,因为国家培养这些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晋煤集团决定收购部分化肥企业。这在当时是非常有风险的事情,但是正由于这一系列的收购,不仅保留了大量优质的化肥资产,也留下了非常宝贵的人才。在近两年煤炭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煤化工产品一路高歌,反而大大地支撑了晋煤集团的业绩。
这样有远见的化工和化工相关行业企业,其实在中国也是非常多的。行业起起伏伏,人才难能宝贵。反观天津港火灾、或者其他类似的化工灾难事件,如果有足够多的技术人员、科学有效的管理,很多灾难其实完全是可以避免的。非常难过的是,不尊重人才、不尊重科学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之大。
随着媒体对天津港重大火灾事件报道的不断深入。我们又看到很多“中国式灾难”的必要因素。在媒体曝光的文章中:“在4万平米的占地空间上做出了对手中化滨海13万平米的业绩”这段话令我非常恐惧。化工产品的仓租,不是一味可以追求高业绩的。没有科学支撑的容积比,本身就是巨大问题。而如此高级别的危险品仓库,居然离人员聚集区那么近,更是巨大隐患。
天津港有经营危险品仓储资质的近有三家:中化天津物流事业部所属滨海物流公司、中化和天津港合资的津港中化物流公司以及瑞海国际。为什么不能正规地引入民营企业竞争,从而把经营水平和风险控制都做好?有“额外付出”的牌照,必定有为了攫取超级利润而带来大巨大隐患!
随着习李新政的推行,企业如何尽快从“经商必走红顶路线”的怪圈中寻找到新的平衡,这是考验企业经营者智慧和勇气的重大课题。从国家发展上来看,把经营更多地推向市场,管该管的事情也是发展趋势。只有一家中化物流的天津港,在我们看来依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B2B电商可以帮助重资源行业减少库存,尽量防御隐患。
本文作者:智建鹏,化塑汇创始人。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i黑马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