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驰创投陈维广:我不相信风口这回事
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受访者供图
文丨石慧
11月初,蓝驰创投中国宣布,已募集到新一期美元基金和新一期人民币基金,总额超过5亿美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双币早期基金。此次新基金募集完成后,蓝驰创投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的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的总规模超过20亿美金。
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告诉 创业家 & i黑马 ,随着新基金募集完成,蓝驰会加大对被投企业的支持力度。 蓝驰关注的方向,一是互联网与几大行业的结合,二是人工智能(AI)应用到传统行业。 在这两大方向下,蓝驰重点关注医疗、金融等行业。
目前,蓝驰已投出春雨医生、杏树林、汇医慧影等医疗项目,以及趣分期(趣店集团)、钱升钱、淘当铺等金融项目。
此外,蓝驰目前重点关注企业级服务,陈维广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企业服务的春天到了。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接近完成,另一方面,企业主的观念也正在转变,市场需求正在扩大。
而对于整体市场环境,陈维广认为,到明年年中,市场环境可能会好转。“现在的问题不是没钱,基金要先把前面投出的项目处理好,这可能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所以我的判断是2017年年中可能会好转。”
以下为陈维广口述,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
移动医疗傍上人工智能
最近炒得比较热的是人工智能(AI)。我觉得这只是技术手段,最终还是要运用到医疗、金融、零售和服务这些传统行业中去。不过,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结合的亮点还是聚焦在医疗和金融领域。
在医疗领域,我们投了一个在影像方面应用人工智能的项目。医生做诊断时,需要读取患者的影像信息,比如X光片或者MI,来判断患者是不是得了某种病症。大城市医院的医生专业技能高,能够帮助病人判断病症,但是很多二三线城市和一些体检机构的医生就不一定有这个能力,但是他可以通过AI的方式去诊断。这个项目在相对来说比较短的周期内就能看到成果。
在医疗行业,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在大数据领域。医院里有庞大的医疗数据,可以通过AI寻找规律。以前医疗领域很多都是用传统的VI(Visual identity)做分析,但是分析比较固定,而运用AI进行分析,可以在分散的信息里面寻找规律。
无论是医疗还是金融,只要能找到数据源,怎么都能结合,难的就是找到数据源,或者找到了数据源,还要判断数据源是否需要结合其他的数据源,来创造更有价值的数据,这个拼的就是创始团队整合资源的能力。其次就要拼创始团队的技术能力,能找到数据的也不会只有一个团队,可能是两三个团队,因此谁有更好的技术也至关重要。
相对来说,医疗的时间周期会比较长,不像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力强,但是一旦积累了足够的数据,足够的患者和医生,它的未来价值也是有挺大的。这与国家的整体趋势也有关,老龄化、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又提升了人的健康意识。消费者在医疗服务方面的消费是趋势,但是它的属性跟传统的消费类的服务又不一样,相对来说会有比较长的沉淀期。
在医疗领域,我们在西医和中医都有布局。在中医方向,我们投了大家中医,主要针对中医师,为其提供了一套软件,可以管理个人工作室,实现自动化。大家中医一开始是做结构化的中医数据库。
中医师看病,经常要查古书,加上中医派系比较多,治疗方式各有不同,查起来比较麻烦。大家中医把几千年的古书、信息都结构化了,帮中医师做诊断,能解决他们大部分的日常需求。他的临床数据也可以和老医术整合起来,更精准地做诊断、治疗。做完治疗之后,还有工具帮他和患者保持沟通,调整药方。同时,药可以快递上门。大家中医做的是整个链条。
西医方向我们也投了一些项目,如春雨医生、杏树林,杏树林主要针对医生的需求,春雨医生主要针对患者的需求。
现在移动医疗面临一些困境,我觉得正常。医疗行业的阻力会比其他行业大,在探索盈利模式时,一定会面临更多问题。但我坚信,只要你能给用户、医生创造价值,你一定会有回报,只是时间问题。总有人会把这条路趟出来,可能是春雨,也可能是别人。
企业服务的春天到了
我们现在比较多在看企业服务。相比2C的服务,企业服务比较慢,这几年我们主要投的是基础设施。
像国外,SaaS要起来,一定是要先构件好IT基础设施,国内也是一样, 底层的云计算足够成熟了,SaaS才能起来 。我们在2012年投了很多底层的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像青云、EasyStack易捷思达,也投了一些SaaS服务。
三四年前大家就在说投企业服务,我们觉得企业服务的春天可能明年会来。
企业服务有很多分类,最关键是解决企业的沟通问题、效率问题。我喜欢用发电机做比喻。英国人发明发电机之后,每家每户都有发电机。后来爱迪生建立了电厂,作为用户,用电可以通过电厂,点一下开关就行,不需要维护发电机。
云计算也是如此。大部分企业有自己的服务器,而有了云计算,作为单一用户的企业就不需要有服务器了,也不需要有一个团队专门去管理服务器,只要知道需要多少CPU,多少存储,多少路由,在网上点一点,云计算立刻就能提供给企业,而且这个资源是有伸缩性的,一旦企业的业务有所增长,云计算还能自动帮企业扩容。这就颠覆了传统的IT架构,能提高企业的效率。
虽然企业也能建立私有云,但是一是不一定有能力管理,二是要确保备份,对技术要求很高。所以,很多企业觉得,与其忙活这个,不如把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逐渐地大家都去找第三方了。而且,现在公有云已经很稳定了,基础设施建设得也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中大企业也已经意识到,他们一定要互联网化。之前的系统是定制化的,只能一个部门用。现在有了云计算,互联网化很简单,每个员工都能用,只是权限不同。
在SaaS的细分领域中,我们比较看好帮助企业管理线下、线上业务的公司。现在企业已经不单在线上了,连小米都开线下店了,王健林也在做线上的。所以通过一个比较高效的系统去管理线上和线下的业务,把线上线下整合起来,确保数据流通,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需求,我们会投一些专门做这个的企业。
比如一个企业有门店、有电商,也有自己的公众号,客户接触它有多个触点。有些客户在线下买,有些客户在线上读公众号的文章或者去它的网站去下单。那商家如何更好地和用户保持联系,提升复购率,是要有不同的系统去管理的。
这些都是机会。投资人总是希望看得更远,当然我们也比较爱发白日梦。
投风口不如投难题
我不相信风口这回事,我感觉只要创业公司能解决问题,就有机会,反而是风口这个事,太多人在看,机会反而不大。
去年大家都说O2O是风口,但是O2O企业活下来的其实很少。我觉得还是要关注市场有哪些问题,你是不是能把问题给解决了。互联网金融也有一拨做P2P的,大家也都说是风口,我们也投了很多互联网金融的项目,可是我还是比较重视行业的问题在哪里,创业企业是不是能解决一些比较核心的问题。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我们投了很多跟资产端有关的,如做消费分期的趣分期。为什么投它?我觉得你要找到好资产,比如说你要找到合适的人群去借这笔钱,或者去消费这笔钱,这个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如果在做投资判断时,就要找出主要问题是什么,所投的企业是否是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P2P热就投P2P,医疗热就投医疗。大家都说是风口,关键还是能否解决问题。比如大家中医就真正的解决了一个难题。
很多中医师是个体户,不像在大医院的医生,有一个团队或者一个系统。有了大家中医之后,他现在再做诊断时,就能够把几千年的大数据都整合起来了,还能把临床数据和老医术整合起来,更精准地帮助病人去做诊断、治疗。做完治疗之后,还有工具可以帮他跟患者建立起沟通渠道。这个听起来好像也不是一个大风口,可是我们觉得是一个好生意。这个解决了患者的问题和医生的问题。
明年年中市场回暖
我已经走过很多市场周期了,从2001年加入蓝驰创投,开始在硅谷做投资,2007年回到国内,已经快17年了。在2001年那个周期,整个硅谷都很悲观,但到了2003年,PayPal第一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场又火了。所以我觉得现在还好。
明年年中,市场环境应该会好转。其实,2015年很多早期项目拿到的钱和估值都已经超出正常范围了,现在的问题不是没钱,老基金兜里可能有30%-40%的钱,但之前投的项目需要处理,这大概需要一年半时间,所以我的判断是2017年年中可能会好转。
同时,企业经过下行周期的洗礼,也变强大了,知道省着用钱了。一定有一些企业的利润、收入比较稳了,这些企业会比一年前更坚挺,更有特色。到那时,投资人一定会出手,市场也会恢复常态。我还是比较乐观。
我们采取的是以研究做主导和驱动的投资方式。一旦投了,就坚定地相信判断是对的,好东西需要时间,在这过程中一定会有人置疑你。再说了,看得太清楚的事儿是挣不到钱的。
2009年我投赶集网的时候,好多人说我傻,每年给他们几百万美元,没有收入,网站又挺丑的,还有好多骗子。可我当时觉得有两个趋势,一是城市化,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需要找工作,租房,买二手的东西。二是他们不会上PC,也不可能去采集太丰富的数据、信息,最好的方式就是有一个功能手机,简单的分类信息网站,虽然很丑,但是简单。
这一拨农民工每年都有几个亿,就算我们只拿到10%也够了,商家一定愿意付费。所以基本面是对的,需求很旺盛,虽然过程有点坎坷。
杨浩涌做的瓜子二手车,我也投了。我看好他个人,也看好瓜子二手车的业务,两方面都要对。很多时候失败了是因为业务或者方向错了,人还是比较渺小的,很难抗拒大趋势。瓜子二手车的方向是对的,因为买家和卖家都有直接交易的诉求,不想通过第三方。这个诉求是很单纯的,你只要确保整个服务流程畅通。
另外,它的盈利模式不是黄牛收取交易佣金,而是金融。交易做完之后,需要贷款、保险等,我是看好这个。再加上他的团队比较成熟,能支撑住这个业务。其实这个业务不简单,因为交易频率比较低,买车三年、五年才有一次,所以要覆盖很大的人群,还需要确保整个交易过程畅通,对团队要求很高。我们也是观察了一段时间,才跟红杉资本一起合投的。
到现在为止,要说投的项目里最得意的一个,我觉得有很多,比如赶集、趣店、青云、唱吧,包括春雨医生。其他的也挺满意,只是他们可能需要时间,也可能成为下一个明星。因为这个市场每一波都有新变化,新变化就是新机会,所以我们的生意是永远可以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