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启示录之一】创业可怕的是对边界的无知:傲慢是生存的障碍
“我需要给自己补充水分,我需要克服艰险,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前行。”
INK(银客)集团 林恩民
这是【撒哈拉创业启示录】第01篇文章
在飞往撒哈拉的万米高空,望着机窗外深蓝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时差与心底的兴奋让我一时无法入睡,我回忆起此次决心穿越撒哈拉沙漠的那次“机缘”。
几个月前,我去拜访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宏,请教他关于创业路途中的建议,他说,希望我能更清楚自己的能量有多大。创业过程中,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边界在哪。
自我的边界
与陈宏总那次深入对谈,让我警醒。
特别是身处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我必须时刻清晰的知道团队的能力边界,公司权利的边界。就如大刘(刘慈欣)《三体》里那句经典名言“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在创业的“黑暗森林”中,最可怕的不是业务发展停滞,而是自我迷失,而这个对边界的迷失,往往来自创始人自身。
当一个人有成时,他会想要征服很多事情,甚至觉得自己是万能的——这是许多积累了一定财富和社会地位企业家们心里的魔鬼。
事实上,你我皆是凡人, 人的能量有是有限的,企业家如果不专注,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那他就会在“无人区”失去方向,失去判断力,我们都明白一艘船迷失在茫茫大海,一个人迷失在无垠沙漠的可怕,你储备的“物资”将会在徘回中消耗殆尽,最终只有走向死亡。
那次交流对我启发很大,所以当我从朋友那儿得知有一个企业家穿越撒哈拉沙漠无人区的活动时,我第一反应是:我必须去!花多少时间、吃多少苦我都得去!
当企业到达一定阶段,创始人的判断,对自我的认知往往会出现偏差。纵观中国商业史,从德隆系、爱多DVD到现在的O2O倒闭风潮,历史往复,皆是一个个创始人内心对边界的迷失。我需要警醒,去撒哈拉触碰自己的边界。
因为创立INK(银客)集团,加于我的财富(现在更多是纸面富贵)和社会地位,在撒哈拉无人区的环境下,将会完全被抛弃荒野。在那个脚底只有沙漠、头顶只有天空的广阔世界,我将成为最真实的“林恩民”,我需要给自己补充水分,我需要克服艰险,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前行。
我们常说“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感觉很酷,但事实上自然界有很多规律、商业有很多规律,创业者需要在精神力量与现实世界中找到平衡点。在商业上,我们不能因为阶段性的成功就觉得自己可以违背商业规律,在沙漠中,人类也将触碰自然规律,遇见最真实的渺小与伟大——我们的潜能究竟多大?我们在极端环境下的应急反应是什么?我们的边界在哪儿?
长时间埋头前行,我需要这样的时间、空间和纬度,用旅途去认真丈量自己的内心。
同行企业家打趣的说我们这是“回老家”,因为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我很庆幸有机会能去探索人类的起源、思考人类的发展历程。很多时候没有亲身经历永远无法感知自然的力量,有幸能踏上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征服它,穿越它,相信会丰富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加广阔。
“回老家”还有一层意思是,撒哈拉的残酷与我们的创业环境相同——如果说这世上还有比中国商业竞争更残酷的环境,撒哈拉一定是其中之一。
文明的边界
在进入沙漠之前,我们到北非重要枢纽,摩洛哥王国补充物资。
到达摩洛哥的前夜,我特意上网看了著名电影《卡萨布兰卡》,虽是阿拉伯国家,但摩洛哥有着深远的多元文化碰撞历史,二战时期大量的欧洲人逃离了自己的国家躲避纳粹的铁蹄,而邻滨北大西洋的摩洛哥北部的城市卡萨布兰卡,成为从欧洲到美国的重要中转站。各种文化的碰撞,让卡萨布兰卡显得即传统,又与时俱进。
在经济方面可以看出,摩洛哥作为相对开放的阿拉伯国家,也很重视经济发展,但永远无法绕过宗教上的制约,这也是宗教超越自己边界,对经济与社会的“侵蚀”。
以前我被很多专家洗脑,认为中国是个没信仰的国家,是很可怕的。但在这里,我的认知有了反转。
宗教是一种文化,任何文化都是时代的产物,只要是时代的产物就总有过时的一天,因此,最好的文化环境是就是没有文化,最好的信仰环境是没有信仰。也许就是老子所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在卡萨布兰卡,我与同行的企业家游览了世界上最高的宗教建筑——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在清真寺外面,是卡萨布兰卡最热闹的主干道。
伊斯兰教每天要做五次朝拜,那条主干道上挤满了车和朝圣的人群,杂乱无章但也显得欣欣向荣,在卡萨布兰卡的大巴扎(市集),我们能见到各色人种,以及各国商品,街道上年轻的妇女大多数已经不包头巾,多种宗教共存,在宗教没有超越自身边界的多元文化衔接地,让这个阿拉伯国家没有走向极端。
(位于北非的卡萨布兰卡)
今天世界主流文化来自历史“短浅”的美国,今天宗教坚实的国度总是充斥着极端组织和战乱。无论是文化、历史还是宗教,这些文明不分高低贵贱,但如果突破自身的边界,反而要自食恶果。
我认为,只有让老百姓吃得起饭,养得了家,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能有尊严有追求的生活,才是好的文明。如果中国能像放下宗教信仰一样,再放下历史,那么创造和引领世界的文明一定是可期的。
这恰恰也是我们做企业的使命,让同胞们能更好地过生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做事的边界
在摩洛哥,我们遇见了两个中国企业,华为与OPPO,因为相对开放的环境,华为非洲总部就设在卡萨布兰卡。在摩洛哥王国的另外一个城市马拉喀什,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核心区满街都是OPPO手机店,旁边只有一家三星。
在线上众手机品牌霸占市场的时候,OPPO用线下渠道与全球化破局成功,我下意识地在心里想,创业者总在绝境中寻找生机,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有OPPO的地方也应该有我们银客,让北非人民也增加收入,提升幸福感。
摩洛哥有着传统宗教国家常见的贫富差距,当地人告诉我,马拉喀什的人口有150万,优质房产高达3000美金一平米,但是这个国家的GDP还不足北京的三分之一,每年GDP增长不足5%,人均GDP为3000美金,这种经济状态下却还保持了这样的房价,让我心生感慨:如果说北上广深的地产是泡沫,那全世界都在洗泡泡浴。
在路上我们遇到了许多贫苦的孩子,我们试着赠予他们食物和零钱,但却被同行的法国领队Jimmy制止。他说“这会让他们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我想,这就是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磨练的“本能反应”,做事的边界。
我们需要从更长远的为全局考虑问题,好坏的边界往往并不从眼前考虑,例如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银客必须做到“克己”,疯狂补贴短期让流水增长诱惑了许多同行,但我明白这只会让公司更快失控,而练好内力,在风控做到极致,才能走得更远,你需要把事物看得更深远。
摩洛哥的经济文化与中国有巨大的差别,我在这里见识到了迥异的风情和生活状态,他们也反哺了我对世界和事物的认知。
旅程的刚刚开始,异域的环境与文化对我们已造成了心理和身体上极大的冲击。初见北非之后,我们将踏入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