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一路向北,寓意何为?
这几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人传天猫总部要迁往北京了,第一反映是这怎么可能,几千名员工难道都举家北迁?再冷静想一下这还是有可能的,君不见之前总部在广州的网易,就把重点业务逐步搬到了杭州和北京,形成『三中心』的局面。腾讯之前也被传言说要北迁,三一重工总部迁往北京更是震惊商界。我向阿里内部员工打听了一下,这事儿可能并不是这么简单,神秘地说等官方通知,9月24日,阿里终于回应了:启动『杭州+北京』双主场战略,天猫是否迁往北京只字未提。阿里为什么要『一路向北』?
历史原因:北京已成为事实上的主场
阿里启动所谓的『双主场』战略,自然不是忽然之举,而是之前自有业务的积累和各种战术层面的布局,已经在北京乃至北方有很深的根基了。
自有业务,阿里很早就在北京设立了分部,尤其是市场和公关等部门——几乎所有大公司都会考虑在北京设点。作为中国的文化、政治、媒体诸多中心,北京的地域优势不需要过多解释。
阿里公告中显示,其有约三分之一的重要业务已经在北京,3万多名员工中,有将近 1 万人在北京。其中不少来自于收购,包括UC浏览器、高德地图为主,由俞永福掌舵的阿里移动部门,阿里影业,阿里健康这两个新业务的总部也在北京。
投资业务,阿里在这几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有人说马云恨不能买下整个中国互联网,而这些被投资业务很多总部就在北京,比如优酷土豆、新浪微博…代表马云线下实体投资的苏宁和银泰,在北京也有多年深耕。
可见,北京早已是阿里的业务要塞,通过多年类的业务积累和规模性的投资布局,阿里巴巴在北京已经扎根,1万名员工已经是一个巨头公司级别了,北京是阿里巴巴事实上的主场之一。现在通过『双主场』战略把这个事情明确,可以更好地指引未来发展方向,而且可以带来切实的公司利益。
实际利益:把对手的主场变成自己的
在阿里宣布双主场战略之前,很多人会认为北京是京东的主场,阿里是客场。许多人可能根本想不到阿里在北京竟然有这么多业务、这么多员工。这对于产业链,尤其是合作伙伴,可能还是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家过去第一反映是要去杭州找阿里。说白了是产业链的影响能力,以及市场的辐射能力,这两点又会影响到北方用户的最终体验。
阿里在宣布『双主场战略』的同时,搞了一个庆祝活动,天猫电器城掀起最大规模让利活动,给北京地区用户发100元红包,规模高达10亿。在双十一到来之前,这算是一个热身,但自然也会收获对北方市场的影响力。这一活动天猫强调是跟苏宁易购深度合作,苏宁易购已在天猫开了旗舰店,同时期线下物流和服务体系与阿里也打通了。
在阿里283亿投资苏宁易购时就已经让人看到『杀气』了,这明显是奔着京东而去。京东通过烧钱砸出了线下物流体系,进而很大程度提升购物体验,同时京东最擅长品类是3C+家电。而天猫电器城+苏宁易购,得到的同样是更优质的物流和更完善的售后,说白了,京东花钱砸出来的物流能力,阿里花钱买到了。在阿里宣布将北京作为主场之后,自然会让人联想两家更加激烈的竞争——不说别的,至少挖人,就更容易了。
长期布局:互联网时代地方依然关键
大家都知道有一本书叫做《世界是平的》,主要是在说一个地球村概念,互联网的力量让地域问题不是那么重要了,再加上越来越发达的航空、高铁和高速交通网络。基于此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创业其实在哪里都差不多,实则不然。
北京互联网企业相对集中、上海成为互联网『荒漠』、深圳成智能硬件扎堆地……都说明地方的重要性,地方背后是人才、产业、资源、政策等等因素。而且经常出差的人应该对于『地球是平的』不认同,再发达的交通,出差多了还是非常疲劳的,对于公司而言则是可观的支出。
而且我们还要看到一点:互联网正在『实体化』,O2O、互联网+,其实都反映了这一点。阿里巴巴投资苏宁、银泰,也有这样的考虑。电商所依仗的物流体系更是实体化的事物,是『原子世界』而不是『比特世界』的东西。而实体化就意味着,线下愈发重要,地域非常重要。
所以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双主场』战略,还有一个长期的辐射效应,对中国北方,超过4亿用户的大市场的服务能力,包括物流体系、服务体系、营销体系等等。现在阿里巴巴在电商零售业务上已经在北京出动重兵开干了,未来阿里巴巴要拿下的是整个商业世界,比如口碑所承载的O2O业务,其实都是需要在北方去攻城略地的,北京这个主场将来在北方发挥的作用可想而知。
如果这样看,身处杭州的阿里巴巴,未来再『一路向南』,甚至『一路向西』,我想都是有可能的,随着这些市场阿里巴巴业务的积累壮大,这些区域未来都可能成为阿里的下一个主场。所以阿里未来再宣布一个『三主场』『七星拱月』这些战略,可不要奇怪,这是后话了。这样来看,其实天猫总部要不要迁到北京,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可以确定的是,北京是阿里未来的主场,肯定会投入更多的资源,人力财力物力,北方市场的人才、市场、产业之争,会进入白热化。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罗超,微博@互联网阿超。文章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i黑马 观点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