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财长盖特纳:金融危机的肇事者,救还是不救?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金融系统都是建立在信念之上的,这就是为什么“信贷”这个词源于拉丁文“相信”,为什么如果我们相信某件事是真的就可以信赖它(Bank On),为什么金融机构往往自称“信托”。想想一个传统银行是如何运行的,存款者相信银行,将钱存入银行,并且对其还本付息有信心,银行再把钱以更高的利息借出,同时确信不会存在所有人同时要求取回本金的情况。但是如果人们对银行失去了信心—有时出于对贷款质量和管理能力的理性分析,有时不然—他们就会同时挤兑。结果就是大家都奔向银行,就像电影《美好人生》(It’s a Wonderful Life)中的场景,储户涌向大萧条时代的储蓄机构。信心是易逝品,当它开始蒸发,就会瞬间消失,而且一旦失去就很难找回。

金融危机就是显而易见的银行挤兑,是对整个金融系统的挤兑。人们对资金安全失去信心—无论是股东还是债券持有者,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鳏寡孤独—他们从金融系统中暴走挤兑,使体系中的钱更加不安全,也使每个人进一步失去信心。这在历史长河中呈现过多次,无论是富国还是穷国,无论是复杂体系还是简单体系。人类惯于恐慌,正如我们惯于的某种非理性信念(对于房地产、股票或者是17 世纪的荷兰郁金香),造成了泡沫与恐慌交替。而一旦骚动群起,对于个体而言,跟着行动以免被踩踏就是理性的行为,尽管对于社会整体而言,他们的集体行动是非理性的。这些恐慌几乎总是会带来残酷的结果—不仅仅是对投资者和银行,对教师和建筑工人也是如此—决策者几乎总是把他们的境遇搞得更糟。

2009 年年初,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危机中政府应该如何恢复信心?部分答案很简单,尽管令人不快。政府可以支持那些问题公司,消除那些可能把恐惧变成恐慌的因素。为了安慰储户,围城中的银行过去常常把现金堆在橱窗里展示,使储户认为没有必要去挤兑。当政府投入足够的“橱窗里的钱”,就可以减少银行挤兑的危险。典型的例子是存款保险,富兰克林· 德拉诺· 罗斯福用它来应对大萧条时期的银行挤兑。自1934 年以来,政府对银行存款提供担保,所以即使储户担心他们的银行有问题,也不用到银行挤兑而使问题恶化。

当然,罗斯福时代的银行系统没有“抵押债务”、“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或21世纪的其他复杂金融工具。在2008 年的恐慌中,被保险的银行存款并没有任何挤兑迹象,但其他各种受到惊吓的资金却夺路狂奔—在数字化时代,挤兑不需要蜂拥到银行门口,只需一个电话或点击鼠标即可实现。2009 年年初,政府已通过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和其他紧急措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展示在橱窗中。我们已经增援了价值数万亿美元的金融负债,但金融系统仍然瘫痪着。市场能看到5 枚炸弹,而我们的危机应对措施却显得那么松散,许多政策相互矛盾,投资者和债权人不确信我们是否有能力和意愿来完成这项工作。而不确定性也是所有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没有政府承担风险,金融危机不会消失,私人投资者不会承担那些灾难性的后果。

最明显的反对政府帮助陷入困境公司的理由是,这种做法奖励了纵火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关于正义道德的说法,即我所谓的“旧约观点”,腐败分子应该受到处罚。缺乏社会责任感者不应该被救助;另一种是关于激励的经济学论证,基于“道德风险”的批判,即如果你今天保护冒险者的损失,他们明天会冒更大的风险,从而在未来制造新的危机。如果你救助纵火狂,最终将遭受更大的火灾。

这些都是有道理的,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而言,这的确是明智的行动指南。对于一次典型的经济衰退,甚至是有限的危机,企业应该正视自己的错误造成的后果,借给他们钱的投资者也应如此。但是,试图在一次真正的系统性危机中惩治肇事者—通过让大多数公司破产或迫使老年储户接受存款缩水—无异于火上浇油。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银行破产和存款缩水,意味着鼓励储户挤兑。它可以使强者和弱者都处于危险境地,因为在踩踏事件中,羊群都是漫无目的的;这基本上就是金融危机的定义。旧约复仇主义要求迎合当下民粹主义的愤怒,但真正道德的做法是尽快扑灭金融危机中的地狱之火。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保护无辜的人,即使有些纵火犯会蒙混过关。

我们的做法的确有一些道德风险,批评家,即我所谓的“道德风险原教旨主义者”往往夸大我们对失败冒险者的慷慨。但5 枚炸弹的股东已经承担了巨大的损失;房利美、房地美和美国国际集团的领导人已经出局;雷曼已经不复存在。但更重要的一点,正如奥巴马总统后来所说的,你不应该为了突出在床上吸烟的危险而阻止消防车到失火的邻居家里救火。总统告诉我要专注于灭火。2 月9 日,总统在印第安纳州埃尔克哈特定调了他的财政刺激法案,那里的失业率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从5.2%飙升至19.1%。但是那天晚上,他在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经济刺激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信贷须重新流动,金融系统的信心须重建。

注:本文内容来自中信出版社《压力测试》一书。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